西安市鄠邑区饮水灌溉事略


西安市鄠邑区饮水灌溉事略

西安市鄠邑区饮水灌溉事略

民国末年,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可灌溉农田8.67万亩。建国后各种灌溉工程特别是机井发展较快,至2005年底,全县有引水工程25处,可灌溉5.75万亩;水库5座,池塘37口,可灌溉4.36万亩;抽水站11处,可灌溉1.28万亩。

县域最早引水工程为周代的胡公泉,位于丈八寺一带,曾灌溉农田数千亩,至今仍可灌溉700余亩。重阳宫保存的元代《栖云真人开涝水记》碑载,栖云真人王志谨,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春率道徒千余人,从涝峪口开渠20余里,引涝河水至重阳宫,投入甘河,沿渠群众引水灌溉,“岁时丰登,无旱干之患”。明代县域引用河水、泉水种植水稻较多,仅民地(约占全县耕地一半)种水稻15 285亩。万历年间,知县吕仲信引潭峪河及阿姑泉水至县城东关,绕城向西入涝河,世称吕公河。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春知县白应辉督工疏通吕公河,并开一新河,引栗峪、直峪河水到县城南关入吕公河,世称白公河。崇祯年间知县张宗孟率众由白云山引涝水一支,经天和、罗什等村至县城南关,入白公河及城壕,沿河群众引水灌溉。县北乡中原里、渭曲里、兴仁里地肥而无水利。知县张宗孟率众于涝店南开凿宽2丈,深8尺渠道,引涝河水至龙台坊入渭。因利在三里,故名三里河。清康熙中知县徐云捷于县东兆丰桥毗连二十余村,疏凿水渠深五尺,宽一丈,直达于渭,二十村咸赖其利,称徐公渠。

清康熙年间知县康如琏、乾隆年间知县李文翰、光绪年间知县吴复元、民国年间县长强云程都曾对白公河进行过修浚。民国二十年(1931)全县共有水田15 045亩,说明地表水减少。

民国三十二至民国三十六年(1943~1947)陕西省政府筹款修建涝惠渠。建国前夕,全县有引水渠26处,可灌溉数百顷农田。至2005年保留有四处,可灌溉农田34 480亩。

建国后鄠县修建引水工程59处,干、支渠95条,长147.5公里,最多时可灌溉农田82 978亩。因地下水位以及河水流量变化等原因,2005年尚有21处,可灌溉农田3.01万亩。

县域山前洪积扇边缘地区,由于河水和雨水渗渍,先后出现泉水28眼。有名的古泉有暴峪口的阿姑泉,丈八寺的胡公泉、渼泉,割耳庄西北的白沙泉,炉丹村的金鸡泉、梳头泉、药王泉,禹王庙的禹泉等。明清及民国时期群众普遍引泉水灌田。据涝惠渠档案,民国三十四年(1945)丈八寺、伦公、斑竹园、陂头等十一村引胡公泉、白沙泉水灌稻田2950亩。1952年掏泉修渠,全县共灌溉农田1.7万亩。60年代以后,由于降雨量减少及河道水流变化,不少泉陆续干涸。2005年尚存17眼,可灌溉农田1500多亩。

1958年大跃进中,鄠县人民委员会派员安徽参观学习,拟把甘、涝二河设闸联通成河网,进行灌溉和水运。同年冬动员1万多人开渠两条,一条由祖庵甘水坊起经甘河公社西滩到玉蝉公社宁羌北入涝河,长约7公里。一条由甘河公社东岩村起,经丁村、东西侯村、朱王村,在晏平寨村南入涝河,长约6公里。

1959年冬又动员两万多人,沿西安至宝鸡公路挖渠。公路北侧从涝店镇起,向西到白马河东500米处,公路南侧从涝店镇向东到渭丰公社真守村东边。两侧渠各长6公里左右。以上四条河底宽均为10米,深5至6米,共动土200多万立方米。由于生搬南方经验,终因无水可引,诸渠皆废弃。后被生产队逐年平整种地,今仅留遗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