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唑類藥劑”作用大彙總!真菌性病害“剋星”——

最近,作為針對真菌性病害的三唑類藥劑,在作物上使用很多很多!

因為作物上真菌性病害發生比較多,比如白粉病、鏽病、紋枯病、葉斑病、梨黑星病等等。

全!“三唑類藥劑”作用大彙總!真菌性病害“剋星”——

三唑類殺菌劑作為有機雜環類化合物,具有藥效高、持效期長、殺菌譜廣等特點,同時還具有保護、治療、剷除和燻蒸作用。跟其它防治真菌性藥劑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唑類殺菌劑針對真菌性病害(除卵菌真菌),防治效果比較好!

下面,每天農資帶各位貓友來具體地瞭解下三唑類殺菌劑各自的特性、可混配藥劑,以及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這3大方面!

常用三唑類殺菌劑

三唑類殺菌劑有很多種類,現在我們國內推廣使用的就有20多種。它們的防治作用很不錯,主要表現在這5點:

1.殺菌廣譜

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的許多種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對卵菌類沒效果。

2.高效

因為藥效高,在使用時會比其它類型的殺菌劑用藥量少。

3.持效期長

葉面噴施三唑類藥劑後持效期可達15-20天;用三唑類藥劑處理種子,持效期可達80天左右;用三唑類藥劑處理土壤,持效期可達100天。

4.內吸性好

三唑類藥劑內吸輸導性較好,藥劑被作物吸收速度快。

5.具有預防保護、治療、燻蒸、剷除作用

三唑類藥劑有很強的預防保護作用,較好的治療(在病菌已侵染作物後,施藥抑制病菌生長,讓作物病害停止或使病株恢復健康)、燻蒸(藥劑的氣體破壞病菌的正常生理機能)和剷除作用(殺死病菌,保護作物不受病菌侵染)。

針對當下發生比較多的病害,有8種三唑類藥劑使用比較多,分別是三唑酮、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烯唑醇、腈菌唑、丙環唑、氟硅唑、氟環唑。

它們雖然都屬於三唑類殺菌劑,但具體作用特點和防治病害稍有不同:

全!“三唑類藥劑”作用大彙總!真菌性病害“剋星”——

大家在使用三唑類藥劑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具體病害,以及發病嚴重程度進行選擇,比如梨黑星病嚴重,可以使用氟硅唑進行防治,但用戊唑醇效果可能就不是很好。

切忌亂用,避免達不到好的治病效果!

復配藥劑

不同三唑類殺菌劑防病對象不全一樣,把2種三唑類殺菌劑,或者和其它殺菌機制的殺菌劑復配使用,效果會更好!

比如,三唑類藥劑復配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防治的病害種類會更多,防治效果也會更好。

全!“三唑類藥劑”作用大彙總!真菌性病害“剋星”——

關於三唑類殺菌劑的復配藥劑,大家可以根據具體病害進行選擇!

注意事項

三唑類殺菌劑雖然目前使用很多,但如果沒用對時期、防治對象等,可能就沒效果,甚至影響作物的生長。有3點使用注意:

1.選對使用對象

三唑類殺菌劑是針對真菌性病害的藥劑,細菌、病毒以及卵菌真菌病害(疫病、霜黴病等)等病原菌造成的病害無效,大家切忌不要亂用。

全!“三唑類藥劑”作用大彙總!真菌性病害“剋星”——

2.用對濃度、用對時期

有些種植戶覺得,三唑類殺菌劑有抑制作用,不能隨隨便便使用,但這個“抑制作用”僅僅會發生在我們不按照正常的劑量用藥,或者是沒有在作物合適的生育期施用時。

比如在禾本科作物分櫱之前,或闊葉作物花芽分化之前使用,會對作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如造成作物頂端生長緩慢,使作物植株的節間縮短等。

大家只要按照正常的用量,以及選擇合適的作物生育期(比如水稻拔節前或拔節初期),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嚴重抑制你家作物生長的現象。

3.用對次數

三唑類殺菌劑的安全間隔期是15-20天,大家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把握使用次數和使用濃度。比如,在果樹同一生長季節(果樹生長期),使用次數不能超過3次。

最後,想要提醒下大家,

正確認識三唑類藥劑,

瞭解它們各自的作用特點,

以及針對的防治病害,

才能高效治病!

趕緊,告訴你身邊的種植戶,

全面瞭解三唑類殺菌劑,

保護作物健康生長!


(每天農資整理,感謝賈路偉老師對本文的技術支持,轉載需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