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先從混凝土施工開始

01

什麼是水工混凝土?

為了達到防洪、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目的,通常需要修建不同類型的建築物,用來擋水、洩洪、輸水、排沙等,這些建築物稱為水工建築物。


水利施工,先從混凝土施工開始

這些建築物所用的混凝土,稱為水工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常用於水上、水下和水位變動區等部位。
根據水工構築物的大小,可分為大體積混凝土(如大壩混凝土)和一般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又分為內部混凝土和外部混凝土。
水工混凝土因其用途不同,技術要求也不同:常與環境水相接觸時,一般要求具有較好的抗滲性;在寒冷地區、特別是在水位變動區應用時,要求具有較高的抗凍性;與侵蝕性的水相接觸時,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在大體積構築物中應用時,為防止溫度裂縫的出現,要求具有抵熱性和低收縮性;在受高速水流沖刷的部位使用時,要求具有抗沖刷、耐磨及抗氣蝕性等。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築材料。

02

水工混凝土有哪些類型?

水工混凝土根據其工作條件可以分為下列幾類:
1.按建築物與水位的關係分類
經常位於水中的稱為水下混凝土;處於水位變動區域的稱為水位變動區混凝土;水位變動區域以上的稱為水上}昆凝土。


2.按體積大小與位置分類
根據混凝土建築物體積的大小及其在大體積建築物中的位置,可分為大體積內部混凝土(斷面最小尺寸在2. 5m以上)、大體積外部}昆凝土和非大體積混凝土三類。所謂大體積混凝土,是指任何體積大的現澆混凝土,即指尺寸大到必須採取措施妥善處理所產生的熱量及隨後出現的體積變化,並要求減小裂縫到最小程度的混凝土。
3.按是否承受水壓分類
按承受水壓的情況可分為受水壓混凝土和不受水壓混凝土兩類。

03

水工混凝土和建工混凝土的區別

水利工程的構、建築物,如大壩、水運碼頭等,因必需承擔水壓力,體積龐大,少則數萬立方米,多則數十萬乃至數千萬立方米,所用混凝土大部分是大體積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溫升和防止溫度應力裂縫是施工成敗的關鍵。因此,配製時需要努力降低水泥用量,以減少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而建工混凝土,即普通混凝土結構的體積相對小,配筋密,因主要採用泵送施工,要求混凝土的流動度要求高( 一般為 100~220 mm)。此外,普通混凝土結構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範圍要大很多,C30至C50都很常用,高的可能到C70、C80。


04

水工混凝土施工特點

水工混凝土因其用途不同,其技術及質量要求與一般工業民用建築混凝土不同,除了強度要求外,還根據所處部位和工作條件,分別滿足抗滲、抗裂、抗凍、抗拉、抗衝耐磨、抗風化和抗侵蝕等設計要求。
水工混凝土施工,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工程量大、工期長: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混凝土用量通常都是幾十萬到幾百萬立方米,從澆注混凝土開始到工程基本建成蓄水,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必須採用綜合機械化施工手段,選擇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  
(2)施工季節性強: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往往由於氣溫、降水、施工導流和攔洪度汛以及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因素的制約,不能連續均衡施工。  
(3)溫度控制要求嚴格:水工混凝土中多數大體積混凝土或大面積混凝土,通常需要採用分縫分塊進行澆注。為了防止混凝土(特別是基礎約束部位的混凝土)溫度裂縫、表面凍害(特別是大面積薄型混凝土),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必須根據當地的氣溫條件,對混凝土採取嚴格的溫度控制、表面保護和接縫灌漿。  


(4)施工技術複雜:水工建築物因其用途和工作條件的不同,一般體型複雜多樣,常採用多種等級的混凝土。另外,混凝土澆注又常與地基開挖、處理及一部分安裝工程發生交叉作業,且由於工種工序繁多,相互干擾,矛盾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