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返乡大学生“变身”抗“疫”一线“生力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的蔓延趋势,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返乡过年的大学生们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放弃假期,勇当“逆行者”,参加各村(社区)的青年志愿抗疫服务队,用阳光激情冲散疫情的阴霾,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使命,为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贡献了青春力量,彰显了当代大学生们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最佳守门员”铁面无私不放行

安徽砀山:返乡大学生“变身”抗“疫”一线“生力军”

砀山县砀城镇侯楼社区的杜燕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她在春节前刚成为预备党员。1月23日,关于疫情的新闻铺天盖地袭来,当得知侯楼小区门口值守需要人员时,她决定投身联防联控一线,做病毒侵袭小区的“守关者”。每天早上7点之前,她就来到小区门口,和工作人员一起为每位进出小区的人登记、消毒、测量体温,一直到晚上8点,社区工作者来接夜班,她才回家吃饭。

杜燕深知联防联控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是阻止疫情进入小区的“保护伞”,因此她严格排查每一个进出人员。有一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虎来侯楼小区了解武汉返砀人员信息,刚靠近门口就被杜燕拦下了:“你不是我们这个小区的人,不能进去。”接着又向他解释不能进小区的原因。李虎书记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她给李虎书记登记、消毒、测量体温后,才让其进入小区。事后,李虎书记对杜燕的行为高度赞扬:“咱们砀山就需要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人民群众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党员。”

“爱心代购员”村头值守劝返忙

“大叔,这是给你家买的青菜和馒头,你看一下。”“经常麻烦你帮助买东西,太谢谢你了。还是大学生的水平高!”上午,唐寨镇油坊村的青年志愿者代风雷给隔离户送去代购的物品后,又匆匆赶到村头参加值守工作。

安徽砀山:返乡大学生“变身”抗“疫”一线“生力军”

代风雷是吉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向村干部申请:“随着疫情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学校已下发延迟开学的通知。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应该为村集体防疫工作出一份力。”经过村干部统筹,代风雷被安排在油坊村荒庄疫情防控劝返点值守,她每天协助村干部及医护人员做好疫情宣传、测量体温、及时劝返等工作,为村民健康安全守好第一道关卡。同样,在山寨村吴庄卡点处,大学生志愿者李品、赵景、李若情等人也忙前忙后,成为疫情防控的“生力军”。

村庄实行封闭严格管理后,为解决村民基本的生活需求,代风雷和大学生、共青团员高佳、慧雷娟等人主动当起“代购员”。根据村民的需求,她们每天在超市代购生活用品并及时送到村民家中。“受疫情影响,我一直在家隔离,经常有志愿者送来代购物品,我足不出户也吃喝不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也谢谢年轻志愿者给我的帮助!”从武汉返乡自我隔离的村民闫安感激地说。

“最美小姐弟”毅然捐出“压岁钱”

“这么冷的天,在村头值守,你们辛苦了!”2月4日,在砀城镇林屯村联防联控第一监测点,黄一凡、黄奕飞姐弟俩把方便面、火腿肠和口罩等物品送给值守人员。值守人员非常感动,纷纷翘起大拇指,夸赞他俩是富有爱心的“小姐弟”。

安徽砀山:返乡大学生“变身”抗“疫”一线“生力军”

据悉,黄一凡、黄奕飞是林屯村村民,姐姐黄一凡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弟弟黄奕飞是砀山五中的学生。今年春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姐弟俩响应上级号召,没有出门走亲戚,全部通过手机给长辈网上拜年。长辈们对明白事理的小姐弟非常赞赏,就通过微信发给他们“压岁钱”,加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共有1000多元。看到值守人员日夜在卡点非常辛苦,姐姐黄一凡就动员弟弟把“压岁钱”捐出来,买来物品慰问值守人员。两人买来方便面、火腿肠和口罩等物品,分别送给全村6个卡点的值守人员,为疫情防控“加油出力”。姐弟俩自发献爱心的事迹迅速传遍全村,全村人都称他们为“最美小姐弟”。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全村人争相献爱心,为村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目前林屯村村民已自发捐款捐物达5万余元,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梨都”砀山县的返乡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地位,积极主动,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疫情“宣战”,用爱心和毅力守护全村人的生命安全,向青春岁月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李艳龙 王珏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