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居然有個“花果山”,漂亮!

吳根越角


江南,是什麼樣子?白牆黑瓦、綠柳掩映,流水淙淙、小船搖曳。無外如是。


對金澤鎮沙港村的最初印象,始於一張集合了所有江南元素的照片,而對村子的好奇,則是從“花果山”的名字開始的。


聽說沙港村有個別名叫“花果山”,想來必定是個有花、有果、有山的地方。“我們這裡沒有花、沒有果、沒有山。”來自“花果山”的陳之光今年已經86歲,身體健朗的他笑著說,“這是以前大家的笑稱,說的是我們這裡的人頭腦靈活,像花果山的猴子。”過往略有些“貶義”的形容,幾十年後再說起,早已雲淡風輕,平添幾分趣味。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居然有個“花果山”,漂亮!

春天是沙港村風景最美的時光。李銘珅 攝(下同)


事實也是如此。被稱為“花果山”的長北自然村是沙港村三個自然村的其中一個,以往很多人跑運輸、做生意,以倒賣舊貨為生。但要說到真正的生計,卻要從一片黑瓦說起。


“我爺爺輩就開始燒黑瓦,據說是從西塘官窯傳出來的手藝。”87歲的黃運平坐在藍印花布鋪的八仙桌旁,桌上擺放的是村裡人吃阿婆茶時常用的糕點、小食,許阿婆不時拎著被火焰燻得烏漆墨黑的水壺往杯子裡添水,“以前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小作坊做瓦坯,沿著河道密密麻麻的,做好的瓦坯走水路送到土窯燒製,就是大家房頂上用的黑瓦了。”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居然有個“花果山”,漂亮!

阿婆茶是沙港村的特色之一。李銘珅 攝


村支書方新是土生土長的沙港村人,對於制胚燒瓦的過往,仍記憶猶新。“燒黑瓦在我們這裡已經有上百年曆史了,手藝究竟是哪裡傳下來的也無從考證。剛開始是自己造房子用,後來周莊、錦溪、汾湖周邊造房子用的黑瓦也都是從我們這裡買,一時間供不應求。看到我們生意這麼紅火,隔壁的周莊開始建大土窯,他們現在有土窯文化,反倒是我們自己沒留下來。”


北臨長白蕩,西有則同港的沙港村,和古鎮周莊、錦溪為鄰,周莊更是一水之隔,難怪當地人說起周莊,慣用“隔壁”一詞。以往,誰家的女婿、誰家婆婆是周莊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如今,誰家的孩子在周莊工業區上班也實屬常事。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居然有個“花果山”,漂亮!

明豔的花朵裝飾著村民的窗戶。


因為常年挖泥製坯,沙港村的地勢比隔壁村低了一米有餘,為了保護土地資源,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村裡的小作坊被全部叫停,而為了保護水資源,所有工廠也搬出了村落。藉由發展美麗鄉村的契機,“新江南田園”項目正在全面施工。道路整改、河道治理,岸邊的植被重新規劃。“明年這個時候再來,河邊的欒樹和紅柚就開花了,會比現在好看很多。”


離開的時候,許阿婆支在河邊的小火爐裡,豆萁噼啪作響,爐上的水壺“咕嘟咕嘟”冒著往日的生活氣息。或許正是這個不那麼起眼的小村子多年前大量運出的黑瓦,在周邊造出了連片的江南景緻。而現在,這裡正慢慢描摹出新的風景。至於哪些東西會留下?方新說,桌上的麥芽塔餅會在舌尖傳承,而老人們手工納的千層底布鞋,或許會帶大家“走”出一條鄉村發展的新路。


新民眼工作室 毛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