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有座“後花園” 後花園中有座“花果山”

地處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自然分界線、七峰山省級森林公園腹地的方城縣楊集鎮,是一片神奇之地。擁有兩個4A級景區的楊集鎮,是方城縣規劃的縣城“後花園”,而楊集鎮尹莊村張山溝則是閃爍在“後花園”中的一顆明珠。

地處七峰山南麓的尹莊村張山溝,是方城“母親河”潘河的發源地,也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裕丹參”的原產地。山頂上的丹陽寺,雖鐘聲已逝,煙火遠去,但舊址尚存,其優美傳說薪火不絕,延續著一方文脈,也彰顯著其歷史厚度。

方城有座“后花园” 后花园中有座“花果山”

古地名和古村落是歷史的活化石,古韻悠長的尹莊村張山溝是這樣,離尹莊村幾公里遠的陳府莊村亦是如此。鮮為人知的是,陳府莊是康熙帝師陳廷敬偏房和其七弟陳廷弼的直系子孫所居之地,“陳府莊”因此得名。幾座古墳、幾塊墓碑、幾處地名,揭秘了一段陳廷敬與方城割捨不下的淵源。楊集這方水土,就此人文厚重,草木風華。收回視線,平靜情緒,重回楊集鎮尹莊村張山溝。

五一期間,方城籍在鄭老鄉——河南省科技廳下屬戰略研究院喬國棟博士、鄭州方城商會秘書長權兆龍、媒體人殷曉章,在方城縣政協副主席包明彥等人的陪同下,踏訪張山溝。一路行走,所見所聞,讓他們眼界大開,臨走時戀戀不捨。

這個昔日荒蕪偏僻的窮山溝,為何有如此魔力?張山溝的嬗變,給當地的“鄉村振興”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這是上述幾人慕名造訪張山溝的初衷。張山溝的山不是太高,谷不是太深,但是山體厚重,山峰聳立,山間有清水流淌,谷中有古樹蒼然矗立,山中遍佈木屋別墅和小橋亭閣,再加上少女明眸般碧波盈盈的水庫,這裡就有了與眾不同的靈氣和韻味。置身此地,塵間的慾望浮躁、繁華喧囂,都歸於心如止水般的沉靜和淡然。沿著平整的盤山水泥路或石階,穿過參天大樹,走過林海綠浪,欣賞著豔麗的月季花,登上丹陽寺山主峰。站在丹陽寺舊址,俯視山下,是茫茫林海,這是張山溝的魂魄和風骨。滿山遍野的石榴樹、桃樹、核桃樹,樹下遍植的2000畝裕丹參等中藥材,在花草的點綴下,使張山溝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方城有座“后花园” 后花园中有座“花果山”

初夏時節,石榴花灼灼綻放,漫山紅遍,花姿豔麗,搖曳生輝,一看一聞,心醉了。難怪唐代詩人杜牧寫道:“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豔中閒。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花果山”的主人,是土生土長在尹莊村的楊運中和孫建華夫婦,他們也是尹莊村運中林果專業合作社的當家人。楊運中的另一個身份是2017年“南陽市第二屆回創之星”。

楊運中曾在鄭州、新疆等地打拼,2010年回鄉創業。經過考察,他決定在家鄉的荒山上栽種和河南滎陽河陰石榴一個品種的突尼斯軟籽石榴。雖然創業的艱辛刻在他憨厚的臉龐上,但2000畝軟籽石榴已見效益。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生態環境,清澈純淨的水質,再加上無公害種植,使這裡成為種植軟籽石榴的極佳原生態種植地:口感特殊,營養多汁。如今,張山溝軟籽石榴已經成為方城縣無公害農產品的一張響亮名片。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鄉村振興擘畫的美好藍圖。歷經10年打拼,5800多萬元的投資,使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張山溝發生了蝶變。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百鳥鳴叫,野兔成群,甚至出現了3000多隻野生狐狸現身山頂的場景。其專業合作社也帶動了附近6個行政村的150多個貧苦戶就業。振興鄉村需要壯大“匠心農人”隊伍,而楊運中夫婦已經成為當地的領頭雁。

楊運中是南陽市勞模、方城縣首屆勞模,而孫建華是河南省“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巾幗致富帶頭人,前段時間她參加了河南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坐在丹陽寺山主峰清褐色巨石上,折枝荊條,聞著草香,眺望遠方。視線所及之處,滿眼翠綠,這裡有山巒起伏林海茫茫的群山,有深情相擁波光盈盈的水庫,有阡陌縱橫田野漠漠,有村莊靜臥屋舍森森。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楊運中的心勁更大了。未來5年,他計劃投資2億元,使“花果山”的版圖由現在5000多畝擴大到2萬畝,且涵蓋了山腳下的三個小型水庫,那是未來版圖的點睛之筆。

5年之後,再來張山溝!(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李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