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失眠障碍

别名:急性失眠、适应性失眠。


(一)诊断标准


必须满足标准A-E:


A.患者主诉或由患者家长或照护者发现,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


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困难。

3.比期望的时间早醒。

4.在适当的作息时间拒绝就寝。

5.无父母或照护者干预时,入睡困难。


B.患者主诉或由家长或照护者发现,以下一项或多项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症状:

1.疲劳/不适。

2.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受损。

3.社会、家庭、职业功能受损或学业表现下降。

4.情绪不稳/易激惹。

5.白天嗜睡。

6.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攻击性性行为)。

7.积极性、精力或动力不足。

8.发生错误/事故的倾向增加。

9. 对睡眠关注或不满意。

C. 睡眠/觉醒主诉不能单纯以睡眠机会不充足


(如分配了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睡眠环境不


佳(如环境安全、黑暗、安静、舒适)解释。

D.睡眠紊乱和相关日间症状出现少于3个月。

E.睡眠/觉醒困难不能被另一种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注释:


1. 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睡眠起始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在适宜作息时间抗拒上床睡眠和在没有家长或照护者干预下难以独自入睡的情况多见于儿童和由于严重功能受损需他人照护的老年人(如痴呆患者)。

2. 某些短期失眠障碍患者尽管可能主诉平均每周出现睡眠/觉醒障碍的次数少于3次,但对此症状伴明显临床意义的担忧和关心。

3.许多情况都能导致睡眠不佳,如丧恸、急性疼痛或其他急性应激事件。当以上情况是引起睡眠困难的唯一原因,可能不适用失眠的诊断。诊断为短期失眠障碍或适应性失眠的主要依据是这种睡眠紊乱是否会引起个体关注和(或) 独立的临床关注。

短期失眠障碍

(二) 基本特征

短期失眠障碍的基本特征是短期内的睡眠起始或维持困难,导致患者对睡眠不满。除睡眠问题的主诉外,还伴随因睡眠不佳导致日间苦恼和(或)引起家庭、社会、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受损。尽管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机会和适宜环境去睡眠,患者仍出现睡眠紊乱及相关清醒状态时的症状。短期失眠障碍可单独出现,也可与精神障碍、内科疾病或物质使用等情况并存。一般,由某种具体因素导致短期失眠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有时,失眠也可间断性发作,此类常常与白天应激事件的发生有关。

正如慢性失眠障碍一样,短期失眠障碍的睡眠主诉包括睡眠起始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后者可表现为夜间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或者在期望起床时间之前提早醒来。短期失眠障碍患者可以仅有睡眠起始困难,或仅有睡眠维持困难,不过更常见的是二者同时存在。在某些情况,个体可能主诉某些晚上睡眠起始困难而另一些晚上睡眠维持困难,反之亦然。与睡眠起始和睡眠维持困难伴随的其他症状还包括睡眠质量差、醒后缺乏清爽感和非恢复性睡眠,但如果只存在这些伴随症状,而无失眠症状,则不能诊断失眠障碍。

短期失眠障碍

(三) 相关特征

短期失眠障碍的基本特征是睡眠紊乱,但同慢性失眠障碍一样,它也伴随着清醒状态时的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疲乏,注意力、专注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易激惹,对睡眠不佳感到苦恼和担忧。当失眠是由应激事件引起时,如爱人离世,重大疾病,或离婚,则相应的特征还可能包括与特定应激相关的焦虑、担忧、沉思、伤心或抑郁。如使用酒精、毒品或私自用药,也可表现出与之相关的附加症状。

短期失眠障碍

(四) 人口学特征

任何年龄段都可出现短期失眠障碍。然而在婴幼儿期诊断短期失眠障碍很难,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很难将应激事件与睡眠紊乱联系起来。目前关于短期失眠障碍的确切患病率还不清楚。然而,在成年人短期失眠障碍一年的患病率(one-year prevalence) 在15%~20%左右。和慢性失眠障碍一样,短期失眠障碍更常见于女性和年长者。

短期失眠障碍

(五) 易感和诱发因素

睡眠较浅或易因应激事件而出现睡眠困难者,出现睡眠浅或睡眠困难的倾向可能终生存在。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和焦虑或抑郁障碍病史者,有发展为短期失眠障碍的倾向。在儿童,如果父母失眠,或者父母没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睡眠/觉醒作息规律,也是易感因素。

一些急性的、明确的应激事件或应激源常常诱发此类失眠。常见的诱发事件包括人际关系的改变或纠纷、职业压力、个人损失、居丧、某种新疾病的发作或确诊,到访或搬移新的地方或平时睡眠环境或作息时间改变。正性情绪的改变或应激也可成为诱因。对于儿童或不能自理的成人,这类失眠也可以由于照护者突然改变日常睡眠习惯或作息时间引起。同慢性失眠障碍一样,环境因素如孩子与父母或其他亲属共住一间房,数代同堂的大家庭或他人到访以及居住环境拥挤等可能会促进儿童的负性睡眠启动联想或限制不佳。

短期失眠障碍

(六)家族形式

相对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的家族形式的研究较少。尽管如此,在慢性失眠障碍中发现的家族聚集性也同样存在于那些经历更短时间的失眠患者中。在应对应激源时,有数据显示某些个体之间有心理生理性觉醒的遗传因素证据。换句话说,这类人天生存在短期或适应性失眠的易感性。

短期失眠障碍

(七) 起病、病程和并发症

在一段时间内,短期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可缓解,当诱导事件消失或应激事件过去后睡眠恢复正常。但是一部分经历过短期失眠的人可能发展成为更长形式的失眠,随后发展成为慢性失眠障碍。这类患者的病程和并发症已经在慢性失眠障碍章节介绍。

(八) 年龄特点

短期失眠障碍

同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适用于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人,是由机体应对压力的反应倾向引起的,常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年轻成人,睡眠起始困难最为常见,而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症状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相对年轻人,客观的白天嗜睡症状也常见于短期失眠障碍的老年人。工作的调动和家庭压力因素导致青年或中年成人出现间断性的短期失眠问题。相比之下,年老、退休的成人发生短期失眠障碍通常与合并的慢性病急性加重或丧偶相关。

短期失眠障碍

(九)鉴别诊断

短期失眠障碍需与慢性失眠障碍鉴别。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短期失眠障碍不满足慢性失眠障碍诊断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标准。短期失眠障碍同样也需要与轮班或时差导致的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相鉴别。后者的睡眠紊乱是由于睡眠-清醒作息时间的改变引起,是内源性昼夜节律与睡眠-清醒作息时间不匹配的结果,例如不得不在白天睡觉,而非夜间。短期失眠障碍的患者,不存在与内源性睡眠-清醒昼夜节律不匹配,无论怎样均出现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

注:本文主要借鉴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

短期失眠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