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手法穴位——脾經

小兒推拿,其特點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為主,全身穴位為輔;手法靈巧獨特,操作規範簡便,且療效顯著。

小兒推拿手法穴位——脾經

脾經

位置:拇指末節螺紋面。亦稱脾土。

操作:旋推或將患兒拇指屈曲,循拇指橈側邊緣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在拇指正面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脾經。統稱推脾經。

作用:旋推向心推一一健脾和胃

向指尖直推一一清脾胃之火

小兒推拿手法穴位——脾經

適應症

1、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肌肉消瘦等。

2、溼熱燻蒸、皮膚髮黃、噁心嘔吐、腹瀉、痢疾等。

3、治療脾胃不和導致的飲食停滯、胃脘痞悶、吞酸納呆、嘔吐腹瀉等。

4、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可推補本穴。

臨床運用

補脾經 一一 健脾胃,補氣血,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清脾經 一一 清熱利溼,化痰止嘔。用於溼熱重蒸,皮膚髮黃,噁心嘔吐,腹瀉痢疾等症。

注意事項

1、小兒脾胃虛弱,不宜攻伐太甚。

2、在一般情況下,脾經穴多用補法,體裝邪甚者方可用清法。

3、孩子患病後經醫院檢查,根據情況需要而選擇治療方法。小兒推拿越早進行效果越好。孩子接受小兒推拿的同時,也可以吃藥,兩者不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