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激勵我前進

我小時候上初中時,家裡沒有鐘錶,但家家戶戶家裡院子裡都安裝了一個有線廣播。每天早上,只要小廣播一響,我就起床上學了。後來考上了高中,我在家等待入學通知時,也幫家裡幹一些農活,偶兒放鬆一下自己,就在家門前的有線小廣播下,悠閒地聽起廣播。廣播裡的新聞、戲曲文藝等節目深深地吸引著我,心裡一直想:如果我有一個機會,我也要當一回播音員,瞭解天下事,知曉身邊聞。高中畢業後,回鄉任本村小學教師,義不容辭地當上了大隊廣播室編輯、撰稿人和播音員。

記得,我撰寫的第一篇稿子是《有存賣豬》,內容是寫了我們侯家大隊第一生產小隊社員侯有存,將一頭肥豬沒有高價賣給黑市個人,而是低價交給國家的事蹟。第二篇是快板《婚事新辦》,我記得這篇稿子的前兩句是:“打竹板,響連天,我婚事新辦談一談……”大致意思是:婚事提倡脫俗,簡辦,勤儉節約。

有一次,我去縣城開會,走在教坊村的坡下,發現人們有的提桶、有的端盆子、撲滅了停在公路旁的一輛貨運大卡車上的火災。我走近詢問了參與者,他們說:“清晨,一輛大卡車拉運了一車布匹,由東向西行駛,走在教坊村坡下的公路上,卡車的右後面濃煙滾滾,走在卡車後面的一個人看到後,立即召喚司機停下車,司機下車後失手無策。這時,公路兩旁的教坊村村民看到此情此景,紛紛從家裡拿來撲火工具,立即投入到投火現場,他們有的用桶提水,有的用盆子端水,不一會兒火就被撲滅。”

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就及時寫下題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稿子,送到眉縣廣播站,編輯曹宏斌看到此稿件,連聲說:“好稿件!好稿件!”,於是立即編輯,當天播出,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應。

常教公路從我村穿過,有一段時間,15天之內連續發生四次交通事故,我立即寫了《珍愛生命,提高交通意識》的稿件,眉縣廣播站播出後,縣交通局及時在村邊公路旁樹立了交通標誌牌,警示和提高了人們的交通意識,減少了交通事故。

從那以後,在我工作之餘,我從身邊做起,將自己觀察到的好人好事,有價值的新聞趣事寫成稿件,及時投給眉縣廣播站。每當我聽到廣播裡播音員播出自己的稿件時,心裡感到無比地欣慰,這樣也不斷激勵著自己更加投入到新聞廣播工作之中。


廣播激勵我前進

作者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寶雞人民廣播電臺原總編輯、副臺長雷明德在一起

後來,我的優秀廣播稿件推薦到寶雞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又被聘請為寶雞市人民廣播電臺通訊員,那時我心裡真的比喝蜜更甜。後來在鳳翔師範寶雞教學點聆聽了寶雞市人民廣播電臺總編以及業務臺長雷明德老師的講座後,我每月的稿件數量超額完成,稿件質量一次比一次高。記得我撰寫的《用師德感染學生》一文,由寶雞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在全市教育系統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並載入《寶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史志》。

隨著社會的發展,眉縣廣播站升級為眉縣人民廣播電臺後,播出的內容豐富了。我一有空就收聽節目,撰寫稿件。廣播使我的思想得到洗滌,使我文學素養得到提高,激勵我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前進。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的寫作水平,堅定了我傳播紅色文化的信念。

有一年,眉縣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趙菊萍、楊敏專門採訪了我,她們撰寫了通訊稿《一位老師的紅色情結》在電臺播出後,更加激發了我傳承紅色基因的信心,使我堅持了32年,完成了200萬字的扶眉戰役系列紅色文化叢書,填補了那段軍史、戰史、黨史以及扶眉戰役紀念館的空白。

近幾年,隨著我編著的扶眉戰役系列紅色文化叢書的出版,中國西部電影集團公司總經理趙文濤,對扶眉戰役系列叢書給予了極高地評價:“扶眉戰役系列叢書為拍攝扶眉戰役紀錄片和故事片提供了詳實的史料依據,並填補了那段黨史、軍史、戰史的空白,國家給作者獎勵200萬、300萬,甚至一幢別墅也不多。32年來,作者始終堅守紅色文化陣地,真不容易。”

軍事專家李玉泰,閱讀扶眉戰役系列叢書後,說:“扶眉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戰場上的紅色印記,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第一野戰軍戰史中一份珍貴的瑰寶,我從內心感激省彥同志。因為他為第一野戰軍戰史編纂工作提供了一份彌足珍貴、比較系統的史料。解放戰爭時期記錄各大戰役的書籍、史料不少,但像扶眉戰役系列叢書這樣全面具體系統紀實戰役全過程的書籍並不多見。我為省彥同志32年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一是鼓掌,二是喝彩,三是點贊!”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員丁衛華,認為這是一項巨大的紅色文化工程,應該由政府部門組建一個團隊,劃撥一定經費去完成。但32年來,作者一個人堅守在扶眉戰役這塊紅色文化的大地上,任勞任怨,默默無聞,自費完成了這項巨大的紅色文化工程,難能可貴。這套叢書非常珍貴,對研究黨史有極高的價值。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溫瑞茂,閱讀扶眉戰役系列叢書後感慨地說:“侯省彥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幾十年一以貫之,苦苦追求,為研究扶眉戰役打下堅實基礎,為全國第一人,殊堪不易!”

2002年,我被眉縣人民政府從教育崗位上借調到眉縣民政局,參加了新落成的扶眉戰役紀念館的布展工作,無償地捐贈了自己蒐集整理的扶眉戰役圖片和文史資料。在新型扶眉戰役紀念館落成揭幕式上,與原參戰部隊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第10師師長、蘭州空軍司令員、少將劉懋功等 8名老首長合影留念。

2009年,我又參加了扶眉戰役紀念館的布展工作,同時無償地捐贈了蒐集整理的扶眉戰役圖片和文史資料。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陝西省關工委主任李天文,閱讀了《紅色故事》書稿後,親筆寫下:“在眉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扶眉戰役烈士陵園管理處的支持下,侯省彥同志以革命歷史資源為依託,積極發掘當地革命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精心收集了扶眉戰役中近一百個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結集成《紅色故事》一書,很有意義,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扶眉戰役的重要史料,也是一種用革命歷史故事教育青少年的好方式、好教材。我相信,《紅色故事》的出版,必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的開展以及青少年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8年5月,我再次參加了在新型扶眉戰役紀念館陳展大綱的具體內容的撰寫工作,又無償地捐贈了蒐集整理的扶眉戰役的文物、圖片和文史資料,得到了陝西籍扶眉戰役親歷者、人民功臣、共和國創立者侯學禮,山西籍扶眉戰役親歷者、人民功臣、戰鬥英雄、共和國創立者劉恩明之子劉福平,甘肅籍扶眉戰役親歷者、甲等功臣、戰鬥英雄、共和國創立者趙先滿之子趙振江,陝西籍扶眉戰役時任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第11師第33團副團長高增嶽烈士子女高錫林,陝西籍革命後代李西岐,有識之士佟肖、孫小玲等大德之人的支持。特別是山西籍呂梁市革命後代、山西省晉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呂梁市晉綏邊區文物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平的鼎力相助,出版了扶眉戰役系列叢書:《鏖戰扶眉》《永遠銘記》《紅色英模》《紅色故事》《不朽豐碑》《軍魂永存》一套六本。

《鏖戰扶眉》全面記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經典的扶眉戰役。全文內容詳實得當,重點突出,語言準確,具有較高的史料研究價值。扶眉戰役親歷者、共和國上將傅全有為此書作序。

《永遠銘記》蒐集整理了扶眉戰役親歷者回憶錄。包括解放軍各級指揮員、戰士以及國民黨高級指揮官,全方位反映了戰役真實情況,是《鏖戰扶眉》的佐證史料。扶眉戰役親歷者、共和國少將白錫純為此書作序。

《紅色英模》記錄了扶眉戰役中,從英雄團、營、連、排、班、戰鬥小組到戰士的英雄事蹟,以及支前模範、人民功臣、游擊隊員的革命事蹟。扶眉戰役親歷者、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司令部騎兵偵察營營長孟飛為此書作序。

《紅色故事》記錄了扶眉戰役中100多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動真切,催人淚下,是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讀本。扶眉戰役親歷者、共和國少將劉懋功為此書作序。

《不朽豐碑》按全國各地區轄屬的省份,介紹了扶眉戰役中犧牲的數千名烈士生平簡介和英雄事蹟等,說明戰鬥之激烈。扶眉戰役時任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第11師第33團副團長高增嶽烈士子女高錫林、高平、高利為此書作序。

《軍魂永存》收錄了共和國創立者、扶眉戰役親歷者的英雄事蹟和回憶文章,通過軍功章、勳章、獎章、紀念章、獎狀、獲獎證書、圖片、實物資料等,再現了人民軍隊的偉大軍魂。第一野戰軍戰史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李玉泰為此書作序。

許多人曾經詢問我:“32年來,你自費走訪扶眉戰役的親歷者、革命後代、烈士家屬,徵集扶眉戰役史料、圖片、回憶錄,尋找烈士的犧牲地,撰寫和出版扶眉戰役系列紅色文化叢書,是一般常人無法做到的事,你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把這件很有意義的事堅持了下來?”,我自豪地回答道:“廣播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勇氣和力量!”。

當我在傳播紅色文化最困難的時候,有不理解的人埋怨我,有家裡人些許的責怪我,有同事熱嘲冷諷我,有嫉妒者故意刁難我,同時,還有家庭經濟的拮据困擾著我。一次次的挫折,一樁樁的磨難,一回回的傷痛,使我競忍不住仰天大哭。在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刻,眉縣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本臺記者趙菊萍、楊敏採寫的通訊《一位老教師的紅色情結》,寶雞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音樂廣播室主任言玲採寫的通訊《寶雞人講寶雞故事.樹起心中的豐碑》,爾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播和重播,使我感到眼前一片光明,長長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 “終於得到從地方到中央黨的各級媒體關注,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

這些採訪通訊稿內容生動,富有宣染力,加上播音員圓潤的聲音,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寓意深長又親切,句句暖人心,給予極大的鼓舞,便產生巨大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到現在,終於完成了一項巨大的紅色文化工程。

歲月如梭,人生如煙。廣播伴我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日月星晨,使我獲得了人生的慰藉,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面臨將要步入古稀之年,便更要不斷髮揮餘熱,時刻分享人民廣播電臺的電波所帶來的快樂,在人生幸福的大道上昂首闊步向前進,力爭活到一百歲。

附:寶雞人民廣播電臺通訊員證。

廣播激勵我前進

寶雞人民廣播電臺通訊員證


廣播激勵我前進

作者侯省彥

侯省彥,陝西省眉縣人。1953年10月出生,1974年2月參加工作,1978年11月入黨,鳳翔師範畢業,小學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首批“百姓學習之星”、 寶雞市中共黨史專家庫專家、寶雞市首批“百姓學習之星”、寶雞市“優秀講師”、 寶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功勳獎獲得者、眉縣宣傳思想文化先進工作者、眉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政協眉縣文史研究員、眉縣關工委講師團講師、其事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類媒體已報道,並載入寶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史志。

著有:《校園春光》《激情在校園燃燒》《任家城戰鬥》《扶眉戰役故事》《鏖戰扶眉》《永遠銘記》《紅色故事》《紅色英模》《不朽豐碑》《軍魂永存》扶眉戰役系列叢書等19本,300餘萬字。《校園春光》獲陝西省優秀論著一等獎, 《任家城戰鬥》被列入中共西安歷史教育基地叢書。微信、電話:135717291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