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的版畫通行證和反正偽軍通行護照

山東沂蒙山抗日根據區的版畫是中國革命特定環境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當年成為抗日宣傳的有力武器。郭沫若曾說:“木刻家們在中國人民解放的鬥爭中確確實實是走在最前頭了”。抗日根據區的版畫除了應用於常規宣傳品,還走進戰時鋤奸保衛工作中,下面,讓我們欣賞公安文物中的奇葩——版畫通行證。

山東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的版畫通行證和反正偽軍通行護照

上面是沂蒙抗日根據地沂南縣公安局簽發的的《通行證》,以紫色印油加蓋於土黃色草紙上,圖案四周帶邊框,上面兩端各有一顆五角星,上邊框內印“通行證”3字,左邊框內是“機關”2字,右邊框內有“給陳洪亮執”字樣,下邊框內為“沂南公安局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內容。正中是一幅木刻版畫:田間地頭的大樹下倚放著一把鋤頭,一名肩挎長槍、頭戴斗笠的執勤人員正伸手去接路人遞過的《通行證》。通過這拙樸而簡潔的版畫圖案,讓我們領會到了戰爭年代公安工作的隱蔽性:執勤人員平時以便裝幹農活為掩護,當發現可疑人員時,則放下鋤頭扛起槍進行盤查。據史料記載,解放區公安部門在各主要路口、集鎮、村頭皆設崗哨,民眾因事外出,需到各級民主政府辦理通行證,以備沿途崗哨查驗。通行證制度的普遍實施,有效防範敵特破壞並保證了群眾正常交通往來。

山東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的版畫通行證和反正偽軍通行護照

兵書有云: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我們通過這枚八路軍簽發的《反正偽軍通行護照》,窺視一下戰時鋤奸保衛工作中的“攻心戰術”吧。該證用新聞紙紅色石印,採用對摺設計,比現在的出國護照略大。正面紅框內“通行護照”四個醒目的美術字,上方書有“反正偽軍”四個略小的字,體現了它的特殊用途。下面的豎書文字是:“凡我軍民對於持此通行護照反正來歸之偽軍兄弟, 務須善為優待,確保其生命財產之安全,並須沿途護送至本軍政治機關是要。” 背面是一幅生動形象的木刻版畫,圖案為打著“反正”旗子、手提步槍和舉手投誠的偽軍,圖下方標註有“我們正在熱烈地歡迎著諸君反正!”的宣傳口號,圖案造型生動、雕刻刀工嫻熟。護照的內頁還印有“八路軍優待偽軍俘虜及歡迎偽軍弟兄反正”的七條具體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