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鎮寺絕學心意把是什麼?為何說最毒心意把?


百家拳系列 | 少林寺鎮寺絕學心意把是什麼?為何說最毒心意把?

京武功夫如是說:

古語有云:太極奸,八卦滑,最毒心意把!!!

又說:練拳不練把,等於瞎胡打;寧教十趟拳,不教一個把。

心意把到底是何武術,為什麼如此神秘,它究竟有什麼高招絕學,被譽為少林寺鎮寺絕學,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心意把的世界。

簡介

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是禪拳合一,即是無上禪功“心意把”;心意把又名“鋤钁頭”,千百年來,一直是少林寺秘不外傳的鎮寺絕技。

武術界素有“太極奸、八卦滑,最狠最毒心意把”之說,被武術各大門派譽為“萬拳之王”。心意把歷史悠久,宋代傳承隱於民間。

百家拳系列 | 少林寺鎮寺絕學心意把是什麼?為何說最毒心意把?

心意把雖然只有一個動作,但是變化莫測又可應萬變,是練心、練意、練氣、練力、練法的無上妙法。一個動作又可以演變出十二種變化,達到動顯於外,點化千鈞;靜顯於內,祛病健身的作用。無論是擂臺搏擊還是街頭格鬥,都可以達到攻無不克、防而不漏,無拳不心意,舉手都是把的境界。練到最高境界,即可達到忘我、無念、了生死的無上禪境,無敵無我,無堅不摧。

歷史由來

建於明末的少林寺毗盧殿,也叫千佛殿,原為儲存藏經和佛像的場所,從雍正開始,這裡變成了少林寺的秘密夜間練功房。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西來堂志善碑》所載的“夜演武略”就是寺僧變換練功形式的真實寫照。

清席書錦於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編撰的《嵩嶽遊記》記述了寺僧在千佛殿習武留下印記的情況:“今後殿壁,繪羅漢手搏像。屋地下陷,深數寸,傳為習武場。”由於寺僧長期不斷地在千佛殿內練功,殿內地上被腳踩出了四十八個深深的腳坑。

據前任方丈德禪、行正講,這些腳坑是清代少林武僧演練內功心意把留下的。從腳坑的深度看,它不僅表示練功時間較長,而且表明清代少林功法也是流傳內功的。

百家拳系列 | 少林寺鎮寺絕學心意把是什麼?為何說最毒心意把?

乾隆五十五年,少林寺出家僧人湛舉先後得到如鏡大師、海參大師真傳,遍訪全國高手,學藝十三城,功夫集百家,被少林寺一代武學大師海法大師評為少林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武僧第一傑”,擔任少林寺禪武醫絕學掌門人和少林寺武僧總教頭,

被各派尊為“藝老鉅公”。湛舉大師禪學修為很高,堪稱少林寺禪宗歷史上一代大禪師。

相傳,湛舉大和尚傳於弟子寂袍、寂勤(吳古輪)。

百家拳系列 | 少林寺鎮寺絕學心意把是什麼?為何說最毒心意把?

道光年間,滿清大員、河南巡撫麟慶慕名到少林寺觀武。寺院無奈,只得選派幾個武僧為其演練。但是官方明令禁止練武。少林寺唯恐麟慶以私自習武、欺君罔上之罪加害於少林寺,時任武僧總教頭的湛舉大和尚

為了保護少林根桓,特命真傳弟子寂袍、寂勤分別逃(打)出少林,還俗而去,以確保衣缽傳承。

寂袍傳於俗家弟子、賣豆腐的林鶴良,寂勤傳於二子吳山林(吳三林)。林鶴良和吳山林單傳給一個弟子,即少林寺內部公認為“單支苗襲”的沈之江,法號釋德江。沈之江單傳於弟子李奇龍,法號釋德強。

自清代道光年間至今,少林寺禪武醫單傳絕學經歷了近300年的風雨飄搖,終於在寂袍和寂勤(吳古輪)和尚、林鶴良和吳山林、沈之江(釋德江)、李奇龍(釋德強)四代傳人誓死保護少林根桓不斷絕的努力下,艱難保存了下來。

心意把武學思想

少林武術被稱為禪武如一,倘若不以佛學為基,以禪為本,則練武之時,必定自傷其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如果所練的只不過是拳打腳踢兵刃暗器的外門功夫,對自身的危害無非是受些暗傷、硬傷,筋骨受苦而已,只要身子強壯,尚可抵禦得住。

但如練的是少林上乘功夫,若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容易戾氣深入內腑,越陷越深,導致走火入魔,比這任何外毒入侵都要厲害百倍。

少林上乘功夫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心意把亦是如此,所以必須有佛法和禪心為這化解。只有佛學禪宗修為越深,對少林功夫的領悟才能越多。

心意把就是禪拳,首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別人。而且少林寺禪武醫是相畏相成的,少林武功,功夫練好了才可以熟悉經絡,精通醫理,醫理精通了又可以陶冶禪心武德,這正是禪通武達醫理明,三者不可偏廢,是統一體。明末至今,少林寺出了上百位名醫,都是文武雙全、內外兼修的高僧,如淳全等

心意把實則是練氣練柔勁,旨在行氣入膜,充實肌體,達到動顯於外,點化千鈞;靜斂於內,祛病健身。又名鋤钁頭,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來自耕自種,自食其力,在田間勞動時受鋤地、掘土、搖轆轤等動作的啟發,悟出的一門上乘功法。

心意把僅一大式和幾個側式。只要練好一個側式,領悟其中奧妙,就可以變化無窮,發展成一個武術流派。

練心意把重在心意,並非流於形式架子,而是講求實用,不尚花架,足練心意,氣力的無上法門。正如秘譜中雲:“心意把,勢法單,它系少林內功拳。拐起毛籃掌宜吐,起落身法隨意變。起如舉鼎提口氣,發‘嗯’聲落如分磚。運氣宜順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靜練式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澗。”心意把練到高深境界,即達到了忘我、無念、了生死的無上境界。其要訣在於空,應達到三空,即心空、身空、目空。心空則氣閒神定,無所思慮,無所畏懼;身空則騰挪輾轉自如;目空則一切不在眼裡,達到無我無敵的境界,即所謂無慮也。

道本無相,弘之在人。練心意把時要明三節、四梢、陰陽、五行、六合,先將氣調順,排除七情六慾,演練要來回一線,不受場地限制,做到拳打臥牛之地。主練心、意、氣、兼練下盤、輕功和身法、步法。如快步,即一起前腳帶後腳,平飛而去,原地翻身,起如舉鼎,落如分磚,移閃騰挪,進退疾緩隨身變。心意把雖然僅一個大式和幾個側式,但變化莫測,,身隨意轉,可應萬變。發勁以粘滾為主,起落反側都要渾身百節連貫,滾身而起。如起把的練法,束滾身而起,搖膀,擰腰,橫身,肘不離肋,七扭八圪了(圪了音ge liu ,嵩山地區方言,即彎轉扭曲之意),旋著轉;內提外隨,內外合一,束身劈打,如龍騰虎奔之勢。心意把練到高深境界,已不宜再與人動手爭勝了,因它使的都是內力,傷人於無形之中,所以

武德不佳之人,不能練心意把,否則傷人傷已,大違佛門慈悲之心。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