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永靖“高原百合”遠銷國內外 成農戶脫貧“靠山”

甘肅永靖“高原百合”遠銷國內外 成農戶脫貧“靠山”

4月中下旬,甘肅臨夏州永靖縣東山片區百合種植基地。 魏建軍 攝

中新網蘭州4月24日電 (魏建軍 艾慶龍)“有了合作社,擺脫了對市場的依賴,再也不用曲折輾轉去城裡賣百合了。”甘肅臨夏州永靖縣陳井鎮東風村村民霍玉花說,現在家門口就有合作社收購,當然也有很多商販前往地頭“等貨”。

永靖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庫的重點移民縣。同時,該縣也是甘肅百合主產地之一,尤其在海拔1500至2500米東山片區,土壤肥沃,氣候溫潤,百合種植面積已達6萬畝,其中,1萬畝為有機百合。

甘肃永靖“高原百合”远销国内外 成农户脱贫“靠山”

圖為當地種植的百合。 魏建軍 攝

霍玉花生活的改變,與永靖縣百合產業扶貧分不開。在以前,商販收購“說幾元就幾元”,自己賣就得通過三輪車,繞幾小時山路,去城裡“打游擊”。她說,如遇雨天,賣不掉的百合就只能就地“賤賣”了。

而如今,“這種看天行事、看市場‘臉色’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了。”霍玉花告訴記者,她不僅在自家擴大種植了10畝百合,而且在農閒時,去當地合作社打工,每天能賺120元。一年下來,五六萬元有保障,即便價格最低時,也能有三四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永靖縣把百合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東部山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通過基地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打造成區域特色、優勢突出、效益顯著的百合產業帶。高原百合已經成為當地民眾脫貧增收的“靠山”,也促使該縣在2020年2月28日,實現脫貧摘帽。

甘肃永靖“高原百合”远销国内外 成农户脱贫“靠山”

圖為剝皮分揀後的鮮百合。 魏建軍 攝

“在精準脫貧、精準扶貧過程中,能感覺到最核心問題就是老百姓的收入,而收入就是要有產業。”永靖縣委書記尹寶山表示,把百合產業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飯碗”,通過實施六輪產業到戶扶持項目,建立有機百合種植示範基地,提升品質,實現持續增收。

尹寶山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發生後,百合價格持續走低,曾一度達到每斤三元。就在種植戶一籌莫展的時候,政府通過當地農業集團以每斤十元的保底價進行了收購,不但沒有影響農民種植的信心,反而增加種植的人越來越多。

他舉例說,按一斤百合增加一元算,一畝地可增收4000元。以前個別年份,傳統農業受市場影響風險較大,農戶形象地說“把百合賣成洋芋價”,現在有了政府兜底收購,加上合作社“錯峰”銷售以及電商平臺的推廣,“種、產、銷”都不用愁了。

據永靖縣千合合作社理事長瞿學寶介紹,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共有社員285戶(貧困戶157戶),併為90名殘疾人每人配股500元,285戶民眾獲得分紅收益,最高分紅達4760元。2019年底共收購鮮百合101噸,除了滿足國內市場,其百合乾等延伸品經過再加工,遠銷日本及臺灣地區。

“原來都是土牆土房子,現在都是磚瓦房和洋樓。”談及近些年種植百合的改變,永靖縣陳井鎮連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唐玉良深有感觸,原來種植小麥、土豆、洋芋等,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種植百合後收入至少翻五六倍,現在幾乎家家門口停小車,在城裡買房的人也越來越多。(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