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春:必須站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戰略高度謀劃復產復工

本文要點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表現了許多新的特點:第一,所有主要經濟體都成為了疫情重災區;第二,日常交往和經濟活動按下了暫停鍵;第三,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遇癱瘓;第四,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不可能原樣恢復。因此,疫後必然會出現一個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過程,而這對每個經濟體、每個企業而言都是機會。中國應在率先取得抗疫階段性勝利的條件下,積極組織復工復產,進一步鞏固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在考慮復工復產的時候,必須站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戰略高度進行謀劃,在重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重構我國自身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具體而言,需注意以下七方面關鍵措施:

- 實質性地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當前的生存危機。

- 鼓勵和支持民營物流企業應用新興科技,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 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 瞄準各國抗疫不同階段的需求,有計劃地積極支持相關行業、企業的復工復產,同時重構我國的產業結構,鞏固世界工廠地位,強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參與能力和競爭能力。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加大對融資方的開放力度,為產業鏈與供應鏈重構、“一帶一路”建設、各國復工復產提供金融支持。

- 在幫助華人華僑抗擊疫情和支持華人華僑復工復產的同時,發揮華人華僑紐帶作用。

——劉曉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長

在產業鏈重構中展現大國擔當

文 | 劉曉春

刘晓春:必须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战略高度谋划复产复工

劉曉春 資料圖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對經濟的影響具有新特點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表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以至於很難用歷史上的大瘟疫或大蕭條事件進行簡單類比。

第一這次疫情幾乎蔓延到了所有國家,並且所有主要經濟體都成了重災區。這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

第二日常交往和經濟活動按下了暫停鍵。

由於沒有特效藥和疫苗,不同國家在最初抵抗之後無法達到防疫和經濟兩不誤的情況下,無奈採取不同程度的封城甚至封國的措施,經濟活動瞬間停頓。

這與歷史上因需求萎縮而造成的經濟危機完全不同,是經濟活動突然停頓造成的供應與需求的突然消失。因為經濟活動的停頓,其對刺激手段沒有反應,傳統刺激經濟的手段暫時失效。

第三,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遇癱瘓。

全球化發展之下產業鏈和供應鏈全球分佈,只要一個主要經濟體停頓,全球的供應和需求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一個經濟體內的影響更是全方位的。現在疫情蔓延全球,這樣的衝擊也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

第四,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不可能原樣恢復。

一個原因是,各個經濟體疫情蔓延的時間有先後,經濟活動暫停有先後,經濟活動重新恢復的時間也會有先後。無論在疫情蔓延過程中還是恢復後,產業鏈和供應鏈已經打亂,先恢復的不可能等待後恢復的一起按下重啟鍵。

另一個原因是,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一些企業,沒有撐過暫停期,疫情過後鏈條已然斷裂。因此,疫情過去後,復工復產的過程將是非常艱難的。復工復產過程也是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過程。

站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

的戰略高度謀劃復產復工

我們必須充分評估產業鏈和供應鏈癱瘓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但也不要過分悲觀,要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變化。

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負面衝擊,對所有經濟體都有影響,雖然在不同領域衝擊的程度不同。疫後必然面臨一個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過程,這對每個經濟體、每個企業都是一個機會。

現在一些國家和一些人士將疫情政治化,明裡暗裡指責中國,除了要為他們浪費中國為他們提供的兩個月的時間甩鍋,更重要的恐怕是擔心和企圖阻止中國在疫後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中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在考慮復工復產的時候,必須站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戰略高度進行謀劃,在重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重構我國自身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本身是一個競爭的過程。既然是競爭,就不用講什麼溫良恭儉讓。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在幫助其他國家抗疫和經濟恢復中展現大國擔當。我們必須明白,只有自身強大,才能有所擔當。在國際關係中,意氣用事的吵架固然無用,一味的忍讓與退讓,更是無益。唯有在自身強大的基礎上更深的融入世界,我們才有力量更好的推動全球化,為各國人民造福。

當前有一些輿論鼓吹去全球化、逆全球化,鼓吹所謂脫鉤,這其中有政治炒作和政治考慮。脫鉤的危害是互相的,不會那麼美妙地只害一邊。不過,也必須冷靜地看到,經過上一階段的全球化,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面臨審視這一輪全球化中得與失的需要。審視的結果,必然會有政策和戰略的調整。產業鏈、供應鏈佈局的調整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所以,當前一些民粹主義、反全球化的逆流,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新一輪全球化的前奏。因此,我們應當在我國率先取得抗疫階段性勝利的條件下,積極組織復工復產,進一步鞏固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在重構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爭取主動,進而去幫助其他國家戰勝疫情,重建產業鏈和供應鏈,為恢復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七大關鍵措施贏得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競爭的主動權

實質性地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當前的生存危機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取得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各地逐步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但大量中小企業面對的依然是因為經濟停頓的生產危機,還不是經營中的週轉困難。明確企業的困難性質很重要,有助於對症下藥。中小企業的生存,不僅關乎微觀企業自身,也關乎穩定就業的大局,企業和就業的穩定,更是復工復產的前提。

目前採取一些措施刺激消費,對個別行業的復甦有作用,但對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並沒有直接的幫助作用。同樣,宏觀刺激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生存也沒有直接的幫助作用。

一些稅費的緩繳起到了緩衝作用,並沒有真正為企業減負;銀行不抽貸、不押貸,降低貸款利率,能起到緩衝和一定的減負作用;銀行增加給這些企業的貸款,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但不能起到減負的作用,甚至是增加企業的負擔。因為這個時候,企業還沒有經營能力,貸款只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從宏觀層面看,這一方面會埋下今後銀行不良資產大量增加的隱患,另一方面會擠壓接下來銀行支持經濟復甦的有效資源。

因此,當前需要對中小企業實施直接財政補貼的政策,

比如按企業月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直接補貼,按月補貼,總共三到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可以穩住企業,穩住就業,穩住復工復產的基礎,同時也穩住消費。

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讓銀行等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

這次疫情過去後,經濟結構,包括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都會發生很大變化。除了要繼續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核心科技,許多具體行業、產業的發展需要尊重市場的選擇。

各級政府在指導和安排復工復產中要公平對待各類行業和產業,不要分別產業的高端低端,關鍵是要守住環保底線,其他放手讓市場去決定,讓商業銀行自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從這些年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內部矛盾看,一個經濟體內部結構單純高端化、金融化或單純以服務業為主,有利於資本的盈利,但不利於整個經濟體的安全和穩定。這和一個企業單純強調輕資產道理是一樣的。

這次疫情的衝擊更加說明這個問題。因此,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還是要強調產業的多元化,為不同層次的人群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這也應該是今後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要讓銀行等金融機構發揮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首先需要放開要素市場價格,在推進利率兩軌並一軌改革中真正實現利率市場化;其次,讓銀行依據市場原則選擇客戶,尤其要防止地方政府借抗疫的名義干預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營決策。

鼓勵和支持民營物流企業應用新興科技,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成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需要完善的物流業進行強有力的支撐。我們要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競爭中取得主動,就必須擁有可以有效觸達全球任何地域企業端和個人端的完善高效的物流體系。無論是線上經濟還是線下經濟,沒有有效的物流業的支撐,都是難以壯大的。國家需要出臺有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我國有能力的民營物流企業走向國際,做強做大。

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這有兩個方面的視角:一是某個產品的市場份額;二是某個產品的生產環節。除了市場份額,我們更要利用這個機遇,進入一些原來進入不了的生產環節。

在新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競爭中,我們不能侷限於國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建設,而是要在全球範圍內競爭與佈局,在競爭中幫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實現共贏,體現大國擔當。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佈局產業鏈、供應鏈,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切入點。這需要在項目立項審批、稅收、外匯管理等方面制訂特別的優惠政策。

瞄準各國抗疫不同階段的需求,有計劃地積極支持相關行業、企業的復工復產,同時重構我國的產業結構,鞏固世界工廠地位,強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參與能力和競爭能力。

這段時間不斷有企業外貿訂單被取消,造成了一些企業復工不能復產的困境。應該看到,這是由於各國疫情發展階段不同,經濟按下暫停鍵的時間和方式不同造成的正常現象,也是原有產業鏈和供應鏈癱瘓、斷裂的具體表現。

從取消訂單的具體行業看,主要是服裝、鞋帽等生活中可多可少的物品。各個國家在疫情的不同階段,需求會不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研究疫情蔓延國家的經濟狀況和可能的需求,不同商品需求高潮出現的先後,科學地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一般的估計,應該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洗滌用品等首先出現短缺,也容易引起民眾的恐慌。其次是醫療用品,然後是其他。對暫時被取消訂單、暫時沒有訂單的企業,依然要積極支持他們復工復產,不能等到有了訂單再復工復產。

從產業鏈、供應鏈競爭的角度考慮,當疫情過去後,生產需求、生活需求恢復時,誰能及時供應,誰就佔據了主動權。所以,即使暫時沒有訂單的企業,至少要保證復工,隨時可以復產。這也是前面說要保證中小企業生存的根本原因。

因此,地方政府應該考慮對生產這些物品的出口企業,在暫時沒有訂單時給予補貼,甚至對企業存貨給予補貼。財稅部門需要即時清理歷年拖欠的出口退稅,並即時退至企業。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加大對融資方的開放力度,為產業鏈與供應鏈重構、“一帶一路”建設、各國復工復產提供金融支持。

參與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競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幫助其他國家復工復產,是需要國際性的金融支持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正可以在為這一目標服務中實現自身的目標。

目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規模上說已經進入全球前列。從開放的角度看,目前的政策對金融機構的進入已經足夠開放,但在融資方、投資方的開放方面相對不足,特別是對融資方的開放幾乎沒有。因此總體上說,其還是一個國內市場。

一個金融市場實際上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融資方、投資方和為它們服務的金融機構。所以,在引進國際金融機構的同時,要考慮引進國際融資人和投資人。

可以考慮在豐富完善上海自貿區賬戶功能的基礎上,新設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金融資產及衍生品交易平臺,制訂相應的政策,為國際融資人、投資人的進入打開通道。融資人或融資項目主要是“一帶一路”項目、全球物流企業項目、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項目。項目背景可以是國企,也可以是民企;可以是中資,也可以是外資或合資。投融資幣種可以是外幣,也可以是人民幣,主要是人民幣。

有了融資人和融資項目,只要有吸引力,投資人和投資資金自然就會到來,金融機構也就有業務可做。可以對境外項目投資,自然會帶動對境內項目的投資。這樣,也可以形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區別於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的特色。

在幫助華人華僑抗擊疫情和支持華人華僑復工復產的同時,發揮華人華僑紐帶作用。

在這次疫情爆發的初期,廣大華人華僑為祖國做了很大貢獻。近期因為所在國疫情蔓延,許多華人華僑暫時回到祖國。無論是回國的華人華僑,還是依然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國家也給予儘可能的幫助和支持。

接下來,華人華僑同樣有復工復產的需求和困難。建議相關部門與各級僑辦、僑聯合作,加強與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聯繫,瞭解各國抗擊疫情期間和疫後復工復產需求,為華人華僑和國內企業牽線搭橋,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在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搭建牢固而龐大的華人華僑產業鏈、供應鏈網絡,也為華人華僑服務所在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本文源自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