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到底有沒有營養?

母乳沒營養?大錯特錯!

前段時間看一檔綜藝節目:“張歆藝準備給自己八個月的寶寶斷奶,她的老公袁弘當時為了給她解圍,就對大家解釋說:母乳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人持有這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六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開始喝奶粉啦,但其實不應該理解為“沒有營養了”,而是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需求,母乳的營養成分不能完全滿足寶寶,需要通過添加輔食來保證寶寶的營養需求;而奶粉只是在母親沒有辦法哺乳的情況下,暫時替代母乳的一種解決方式,奶粉是極力模仿母乳成分,但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模仿母乳中的成分。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奶粉製作小貼士

奶粉通常是利用牛奶、大豆等製品進行加工,參照母乳成分調整營養素含量,添加多種微量營養素(如礦物質和維生素)。但是與母乳相比,奶粉中的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差別無法改變,奶粉中還缺乏母乳中存在的天然抗感染因子和生物活性因子。

我們來看下面一張圖,就能瞭解到奶粉和母乳到底有多大差別:(左側是母乳的成分,右側是奶粉的成分)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的優點

有研究,對不同泌乳期的母乳營養成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隨著泌乳時間延長,母乳中蛋白質、礦物質、乳糖、密度的含量逐漸減少;而脂肪、能量的含量在初乳中最低,過渡乳中達到高峰,最後在成熟乳、晚乳中維持恆定,母乳成分的變化有利於嬰兒健康生長。所以,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會根據寶寶的成長需要隨時變化。

母乳的營養成分最適合嬰兒需要,消化吸收利用率高;母乳的蛋白質含量雖然低於牛奶,但吸收利用率高,容易被嬰兒吸收,母乳中必需氨基酸比例適當,脂肪顆粒小,含有乳脂酶,脂肪更易被消化吸收,且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和鞘磷脂等,有利於智力發育,母乳中富含乳糖,不僅促進乳酸桿菌生長,還有效抑制大腸埃希氏菌的生長,並且有助於鐵、鈣、鋅等的吸收,母乳中的礦物質含量明顯低於牛乳,可保護尚未發育完善的腎功能,鈣磷比例適宜,改的吸收率高,母乳貼和鋅的生物利用率都高於牛乳。

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質,有助於增強嬰兒抗感染的能力,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IgD,其中IgA佔總量的90%,多為分泌型IgA,具有抗腸道微生物和異物的作用,乳鐵蛋白又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代謝和繁殖,母乳中溶菌酶的含量比牛如高300倍,可以通過溶解易感菌,起到殺菌抗炎的作用,雙歧桿菌因子能促進雙歧桿菌生長,抑制腐敗黴菌生長。母乳中的多種免疫物質在嬰兒體內,構成了有效的防禦系統,保護嬰兒免受感染,而這些都是奶粉模仿不出來的。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分為三期

1、產後第一週,分泌的乳汁為初乳,呈淡黃色,質地粘稠,富含免疫蛋白,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乳鐵蛋白等;

2、產後第二週,分泌的乳汁為過渡乳,其中乳糖和脂肪含量逐漸增多;

3、產後第二週以後,分泌的乳汁為成熟乳,呈乳白色,富含蛋白質、乳糖和脂肪等多種營養素。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奶粉代替母乳的原則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說奶粉就一無是處,由於嬰兒患有某些代謝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傳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無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母乳餵養嬰兒時,建議首選適合該年齡段的配方奶粉進行餵養,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餵養嬰兒。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母乳餵養原則

目前,我國建議6月齡內的嬰兒應給予純母乳餵養,按需餵奶,每天6-8次或更多;配方奶粉是不能純母乳餵養的無奈選擇。對於7-24月齡的嬰幼兒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7-9月齡嬰兒每天的母乳量應不低於600ml,每天保證母乳餵養不少於4次;10-12月齡嬰兒每天的母乳量約600ml,每天應母乳餵養4次;13-24月齡幼兒每天母乳量約500ml;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開始添加輔食。以滿足寶寶生長髮育對營養的需要。

母乳沒有營養?大錯特錯

最後,再友情提醒一下新手奶爸、奶媽袁弘和張歆藝,給寶寶最好、最簡單的愛,就是母乳哦~

參考數據:1、《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第八版》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3、《0-3歲嬰幼兒餵養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