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龙山往桑植方向,沿s305省道前行,山道蜿蜒,青山逶迤,绵延不绝。路旁的行道树高大茂盛,交织成拱。我们一行八人便穿行在这绿色中。过水田坝,穿文家沟,爬上一涯口,便见崇山峻岭里点缀着憧憧特色民居,仿若生活乐章里跳跃的音符�,简洁明快,柔美祥和。这里是龙山的东大门,再往前,越过分水岭便是张家界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车行至中湾某处,折而右拐,沿河而下,约莫三四里处,便进入了枫坪村界,刚修好的村部很漂亮,五星红旗在广场的上空迎风飘扬,民房沿河依山而建,有装修精美的别墅,更多的是年代久远的木房瓦舍,大多整整齐齐的。背靠的青山郁郁葱葱,门前的小河清澈透明,汩汩流淌,数公里后汇入茨岩塘的切坨河。河里绝无污染,鱼虾成群,几个大姐手执捞兜儿在河里忙着捞虾捕鱼,这些原生态的野味在市场上很值钱,大姐大妈们运气好的话顺季节里每月可以卖个两千多块钱的鱼虾!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村部前一三岔路口,往左是蔡家湾,我们过一石拱桥向右沿河而上,路还没硬化,坑坑洼洼地,车颠簸着,感觉可以松筋动骨了。十多分钟后,到了一寨口,十来户人家,村口一粗壮的麻柳斜趴在小河上,枝繁叶茂,估计四人牵手可以围住,树上挂着一块禁伐牌子,想看看树龄,太远看不清,问一当地老者,他也不清楚,估计最少也有三四百年了吧,模糊的回答,多多少少让人失落!但看那树,旁逸斜出遒劲阳刚,数百年来,藏在深山,甘于寂寞,早已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小河从高山上泻下,叮叮咚咚,曲曲折折,河上几座石拱桥,河边几处吊脚楼,翘角飞檐。好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楼道转角处,一老大妈凭栏眺望,望着远方,思念着在外打工拼搏的儿女,可怎么也望不穿大山!泪眼朦胧里满是期待和想念!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沿溪行,满目青翠,不知名的野花怒放着,顺着一竹篱笆,来到一老房子前,青石板铺就的坪坝干干净净,石板缝隙中长出一些青草,大门紧锁着,好像很久无人居住了。我退出来,一座歪歪斜斜的朝门,年久失修,用几根木头随意的支撑着,若狂风暴雨来了,随时有垮掉的可能,在这大山深处,朝门本来就稀奇,更让人惊叹的是朝门上方的匾额,上书“吉星高照”四个大字,镂空浮雕,字体大方圆润,遒劲有力,恰到好处的与村口那歪脖子麻柳呼应着。它应该是上个世纪某一高手的作品,想来现在已成价值不菲的文物,可就这样暴露天光,日晒雨淋,实在是有辱斯文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寨子呈阶梯状,坡度有些陡,溪水越来越清澈,一群散养的家鸡在水边觅食,扑腾着,偶尔从水里叼起一条小鱼,鸡群便会骚动起来,追逐着。黑狗慵懒的卧在屋檐下,舌头吐的老长,陌生人来了,随意的叫几声,大概是给主人报警亦或是欢迎客人吧,不得而知!自来水敞开流着,大山里有取之不尽的山泉水!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路越来越乱,坡度很陡,前方几户人家,还得爬老长的一段盘山公路,这时一老者告诉我,山顶上人家出行太不方便,去年已经搬迁,住进了政府在镇上修建的安置房里。人去楼空,整得堂堂正正的木房子也即将撤去,那将是一道不再的风景!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站在高处看村庄,黑黑的瓦,窄窄的路,高大的树,低矮的房,清澈的溪水,无奈的守望!我兴之所至,唱了一曲“大山深处是故乡”,拍成视频,发在网上,留言很多,有说是世外桃源,美景如画的,更多的是心怀忧伤,一声叹息!

山外青山楼外楼,乡愁恰似一溪春水向东流——走进水田坝风坪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