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书法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注、分享和留言。


文丨郭名高

程度书法,究竟写到了什么程度?

晚上,我将诸多问题抛给他。程度不善言谈,语速极慢,也不流畅。话题涉及书法家的生存现状、学习历程、以及由书法所衍生的个人修为等等。程度以憨笑应对记忆的缺失,断续之间洋溢的诚朴,我感受得极为真切。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程度


程度北漂二十载,其中艰难,他未透露半句。关注程度,是因为十届国展那张获奖作品。在《展览时代的隶书创作》一文中,我将其纳入“妍丽”一类。妍丽是展览时代最为普遍的风景,大体有两层含义:一是结体用笔,二是对形式、色彩、材质的运用。程度以秦汉简帛作外衣,摒弃习惯化符号或书写习惯,注重承传,在结字上,对纵横、大小、正敧和收放等元素颇多讲究。同时,对作品形式、色彩的感知也很敏锐。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正巧,我的手头有一册二届隶书展的作品集,这才留意,程度此前已获过专项展二等奖。从款识判断,两件作品相隔不足二年,风格也没多大变化。只因国展获奖作品给受众极为深刻的形式冲击,于是,“程氏符号”就在我的印象里持续了五六年,未曾动摇。及至再见他的近作,定格的记忆忽地被打碎。

程度为自己塑了一尊像,又极快地打破了重来。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程度说,他是在研习魏碑陷入困窘时,得他人点拨才涉猎篆隶的。这一转身,华彩纷呈。

就隶书资源论,汉碑、摩崖石刻、秦汉简帛皆可师法。而后者因材质、社会功用所囿,字径极小,重在记事、载文前提下的美观,胜在自然、灵动,不足处在于符号化过于突出、书写惯性较强以及空间分割的不甚讲究。简帛一路若放大些许,就会显得羸弱无势。对此,程度心里明白,毅然决然由简帛书转习汉碑,以期完善隶书正大气象和谨严的法度范式。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以当前作品视之,程度在隶书上注重整体感,结字因势赋形。他的隶书行列分明,结体注重纵横、正敧、大小诸多方面的变化。字距虽大,却因穿插、揖让、错落,使得节奏明快、字法活脱。以《项穆书法雅言》三条屏论,结体多左低右高,笔法由简帛书的圆转向方折转变。所谓方折,大概包含四层意思:

一是起收方多于圆;

二是线形的调整,使铺毫多于裹锋;

三是折多于转,直线多于弧线;

四是空间留白,方多于圆。

程度小字隶书用笔轻松,虚实相生,又非简单的字与字间模式化关照。他将简帛书的书写性较好地转化于汉碑骨架和空间分割的法度中,从而实现了个人的审美追求。这在师法汉碑,一味求骨力、重外表的隶书创作群体中,是难能可贵的。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或因铺毫的频繁使用,程度隶书线条尙嫌直白,挺不起来。尤其是大字,线条中段似排笔刷过,乏力而无弹性。若强弩之末或身处泥淖,总不能得心应手。窃以为,此弊缘于用笔,盖因刷字求快,不注意行笔时发力点的经营所导致。

程度隶书有几处标志性符号或称之为缺陷:

一是竖尽侧锋撇出,若竖起的笤帚,刚柔成了片段性黏贴,极不自然;

二是转折时,转笔之后,侧锋甚是拖沓,柔弱乏力;

三、在全包围的偏旁部首中,常有虚实不明、四边封实的现象,因此显得僵死;

四、捺画趋于雷同,似由魏碑而来。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程度隶书重势,结体多左低右高,一行之内,极少破坏这种书写倾向,显得习气重了些。

程度追随张继多年,不受张氏审美左右,师心而不求迹似,在当今书坛,还是不容易的。

话题转到曾巩的《扄事帖》。

曾巩此作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以2.07亿元人民币成交。有书友赞叹:“一平尺多一点,就这个价,太振奋人心了!不聊啦,我要去临帖!”见此言,我忽地笑了。若论艺术,曾巩书法岂会享受此等厚待?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扄事帖》确系曾氏仅存的墨迹,其文献与历史价值远非艺术本身可以度量。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因此,想和程度聊些“书因人传”的话题,想知道他在此做了哪些努力。在当今书坛重技法的大环境下,我的提法多少有些唐突,程度一时措手不及。

如果说,书法乃技法前提下的文化诉求,我们又该以何种姿态去延续它的哲学核心价值?

【隶书中坚批评榜】程度的隶书是个性突出还是习气太重


程度在书坛有了些名气,头脑依然清晰。他的隶书面目不断调整、完善,这得益于他积极吸纳新的艺术养分。若能于此之外,对先贤书论多些关注,留意文史哲对书法的滋养和拓展,他的路会走得更加广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