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吓唬能解决的,给你1个“就事论事”的方法

有一种互动叫“恐吓式”教育。

近日一个事故现场,一位过路家长指着后座的小孩问交警,“小孩不乖你们要不要抓走?”让交警都看不下去了。

教育,不是吓唬能解决的,给你1个“就事论事”的方法


1.我们是被吓大的

动画片《大耳朵图图》适合孩子也适合家长看。一次,图图去买酱油遇到牛爷爷,牛爷爷本来要送图图回家,但图图却掉头就跑,并且跑丢了。原来,每当图图不听话,妈妈总用牛爷爷吓唬他。所以,图图最怕牛爷爷。

小时候只要晚上哭,妈妈准会说,“看,疯老头在大门口。”村里本有个疯老头,拿着棍子追孩子。后来上学住宿舍最怕疯老头追来,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印在脑海中。同学说她的妈妈老用鬼来吓唬他,一个男人至今都非常胆小,天黑怕黑,打雷怕雷。

“看大灰狼来了”,孩子长大没了胆量;

“再哭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收拾你”,孩子从此对老师印象不好,也不喜欢上幼儿园。

当教育无计可施时,家长总拿别人来吓唬孩子。不经过深思熟虑的教育招数就像止疼药,治标不治本,吃多了还会起反作用。谨慎为好!

教育,不是吓唬能解决的,给你1个“就事论事”的方法


2.教育还是就事论事

哭就哄,闹就疏通,不能只为求清净,长远的教育是“宜疏不宜堵”。

既然小孩坐在后座,说明已经4岁左右可以听进去话了。无论什么原因,就不必麻烦交警了。就像交警忠告,“这样骗小孩,有危险他们也不敢求助警察了”。不要信口开河,断了孩子的安全保障或遇见超人的机会。

如何就事论事?

例举:孩子闹着买东西

  • 讲道理,糖吃多牙疼,疼是难受的一件事情。这是推理结果。
  • 博同情,今天爸爸实在太累了,好想回去休息。让孩子学习共情和关心成人。
  • 回顾约定,我们说好的每周2次逛超市,明天才是购物日。认识购物要有节制。
  • 可以软硬皆施。

——没礼貌就严肃批评,并教给孩子有礼貌的方法,问候打招呼,道谢道歉等;

——打架就细致了解经过,陪孩子进行后面的道歉和反思。

就事论事,注重的是教育过程,陪孩子经历,伴孩子成长。

教育,不是吓唬能解决的,给你1个“就事论事”的方法

教育其实就是亲子间在长大和成熟过程中的较量。等孩子长大了,你变老了,这种机会也过去了。别总拿别人来吓唬孩子,重视教育先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就业需要资格证,做父母却是无证上岗,教育更需要深度学习。

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