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们快看,苏轼也为湖北带货啦!

如果苏轼为湖北带货,他能带些什么呢?

据说苏轼一到黄州,就在自己的“商城”上架两个新品。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看题目就知道是苏轼刚到黄州时写的。其实苏轼真是跟我们挺像的,新到一个地方,马上就要问“有什么好吃的”。苏轼也是,马上就打听到了,长江有鱼、山上有笋,都是当地著名土特产,赶紧呼吁自己的粉丝们放入购物车。


粉丝们快看,苏轼也为湖北带货啦!

他不是说着玩玩的,很快就下手了。他自己说:“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堪称厨艺小能手。

至于笋,他不仅自己爱吃,还寄给朋友试吃,还怕别人不会做,特地附上菜单: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送笋芍药与公择》)

带货,苏轼是认真的。除了吃的,当然还要喝。


粉丝们快看,苏轼也为湖北带货啦!

今天提到苏轼,好像苏轼应该是能喝酒的,什么“夜饮东坡醒复醉”,好像战斗力超强,醉了醒醒了醉,可以连续赶场、威风八面。

其实不是的,他也是在各地吃吃喝喝练出来的,他说自己“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可见天生素质不是很好,全靠后天努力。

在黄州也是。他说自己“酸酒如虀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他倒是酸酒、甜酒都不挑,只不过都不好喝,跟喝水一样。黄州确实没什么特色酒,但是敬业的苏轼,没有特产也要强行制造特产。

他说在这黄州的这么多年里,“几思压茅柴……何从得此酒”,一直想喝一种叫“压茅柴”的酒,却没法喝到。

看上好像是啥名牌似的,其实就是民间私酿土酒,清人说“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苏轼给这种酒带货,也不怕翻车。

黄州茅柴可能确有特别之处,或者是苏轼的带货特别给力,这种小作坊酿酒竟然变成了名品。后来苏轼的朋友张耒(lei,三声)到黄州去,就公然说“去国一千里,齐安酒最醇”,直言黄州土酒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