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文化去向何方?

文化和地鐵文化的概念

我們有時候經常對文化這個概念是含糊不清楚的,以為只是一種藝術,或者是一個美的象徵或載體,其實我對文化的理解就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且這個習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和活動載體!百度的解釋比較類似“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那麼地鐵文化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一個乘坐地鐵空間讓你能夠體驗感受參與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感受到香港是一個乾淨整潔購物便利文明的地鐵空間;也可以感受到新加坡頗獨具現代文化生活的立體交通空間;更能感受到斯德哥爾摩那種富有浪漫藝術氣息的地鐵空間;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俄羅斯那種恢宏大氣,猶如宮殿式的地鐵空間。而這種獨特的文化,就是我們能夠感受的到的,還有我們無法在短時間感受到的購物環境,享受到的便民服務,還有乘客之間相互的互相禮讓的乘車習慣等等。所以我們如何把地鐵塑造成一個能夠讓市民體驗到的一種獨特的感受,讓他們舒適,愉悅,便利,乘坐地鐵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那就是我們想要的地鐵文化。

地鐵文化去向何方?

(圖為:莫斯科地鐵)


地鐵文化去向何方?

(圖為:斯德哥爾摩地鐵)


2

城市的地鐵文化如何把握

做地鐵設計諮詢這麼多年,每個城市對地鐵文化的理解都不一樣,有些城市認為地鐵就只是一個交通工具,有些城市認為地鐵是一個具有現代感的交通工具,還有些城市認為地鐵是一個城市文化的載體,可以賦予城市更豐富的內涵,更有些城市認為地鐵就是一張城市的名片。其實這都沒有錯,但哪種定位更適合不同的城市那就需要深入研究了!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發現,政府決策者領導或者建設者注重前期的科學的研究,委託專業公司進行大量的分析和調研的工作方式總能取得良好的結果,也就是做好一個城市地鐵文化的系統建設後,再進行一條線一條線的建設就更有成效。我也經常看到很多地鐵,建完之後很多市民,提出了很多的建議,覺得太單調,或者覺得太沒有人情味,或者過於複雜或投入成本太大,其實這些都是忽略了前期的調研論證,我們認為一個地鐵文化的得出應該經過科學的論證,既要考慮到城市市民的需求,又要考慮到這個城市本身所存在的生活習慣,其中有乘客的需求,有投資者的需求,還有建設者的需求和運營者的需求,還有一些參與地鐵經營者,宣傳者,包括政府宣傳的需求。在這個需求之上,城市的文化決定了最重要的地鐵文化的走向,也就說城市文化和地鐵文化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往往就會走偏,我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構建了城市的網絡,當我們的老百姓感受到地鐵比城市空間還差的時候,他們作為納稅人的聲音就會出來,心中更多的就是失望,接著就是對我們建設水平的不滿。也許我們當時花了很多的力氣,考察全國所有的城市,我們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和審美決定了它的走向,但往往卻無法得到認同,這就是找到正確的工作方法,尊重有經驗的專業公司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3

城市的地鐵文化將走向何方?

這個問題,讓我們更有種使命感,應該去探討清楚,分享給大家。我們的工作,只是希望我們地鐵的建設者們能少走些彎路,我們做的工作更能夠讓我們的市民喜歡,更能夠走進我們市民的生活,變成一種文化習慣,而且更具有長遠眼光,多年之後市民都會為我們的決策讚歎,為我們的努力感到自豪。


記得十年前跟一個非常智慧的建委主任聊天,他說地鐵文化是城市一個部分,一個城市的文化是非常多樣的,能體現城市文化的地方也是非常多的,有一個城市的公園,有大山大河,有歷史遺蹟,但都是代表一個點,無法代表了一個面,而地鐵文化就不一樣了,它是一張網,而這張網又連接了這些點,它就會變成一個面。地鐵才是一個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地鐵網不去承載和銜接好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實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他希望我們把城市文化和地鐵的文化能夠好好的研究一下,如果我們能把這個故事做好,那是對這個城市非常有價值的事情。之後,我們花了一年時間研究了城市的文化的類型,以及城市文化評價的標準,尤其是地鐵文化的評價標準,並且成為建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研課題成果。這之後對我們公司在地鐵文化研究和設計的提升非常大。從最早地鐵的文化的認識到對地鐵文化的評價標準,到地鐵文化的系統構建,確實提升了我們的理論,又讓我們更加富有激情的去付出去實踐,達到我們自己指定的評價標準。


地鐵文化去向何方?

(圖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


隨著我們公司的業務從地鐵網到城際網,再從城際網到高鐵網,從我們開始研究一些重要車站,到一條線的文化,到一個城市的網絡的文化,城際網的文化,高鐵網路的文化,我們越來越多的感受到地鐵的文化極聚魅力的一個文化形態,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跟每個城市的博物館,文化館,建築院和規劃院的這些同仁們一起深入的進行交流,我們深知每個城市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種文化,一直深藏在城市的深處,而我們的老百姓,很難去體會到它們的魅力,也沒有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更有價值的創造,更重要的是能夠成為一種城市的文明和精神載體,迴歸到文化的本源。我們就是希望通過地鐵文化再現城市的靈魂,支起城市的精神,而這就是我們要真正用我們的心要去創造的未來,這就是地鐵文化應該承載的未來。

我們應該將這種文化進行挖掘,變成現代的生活方式,呈現現代的形式,讓我們的城市市民感受到,體驗到,觸動到,參與到,買得到,用得到,讓我們真正的體會到城市的文化和精神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這就是地鐵文化的方向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