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球囊顯威力,微創祛除頭痛頑疾

小云今年12歲,最近3年總是反覆頭痛頭暈,作為男孩子平時很喜歡運動,但是在運動後頭痛也會加劇,嚴重影響了平時生活,小云的學習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這可把小云的媽媽急壞了。經過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小云的腦子裡長了一個囊腫,但看過很多醫生都認為可以觀察,沒必要手術。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面對長期的頭痛折磨,難道沒有解決辦法嗎?

首先要確定這個囊腫是怎麼回事。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兒童做CT檢查發現有透明隔囊腫只是增寬沒有周邊壓迫, 病人並沒有症狀,這樣的囊腫屬於腦脊液開放型囊腫,腦脊液自由流動,不會造成頭疼,頭暈,肢體麻木症狀,當然無需治療。

但也有少部分病人,這個囊腔和外界是不完全溝通的,腦脊液流不出來,造成局部佔位,壓迫到周邊的丘腦結構,病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尤其在劇烈活動之後,嚴重者嘔吐,視物不清,甚至昏迷不醒。

這部分病人是需要手術治療的,由於以前設備技術的限制,手術風險遠大於囊腫本身,所以醫生選擇治療方法相對保守。

然而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發現手術的風險完全可控。

醫生們是如何規避風險的呢

首先,做這個手術需要非常微創,所謂開大刀的方式是不合適的。神經內鏡技術就是一個最佳選擇。神經內鏡只需要一個筷子大小的路徑就可以把手術做了。其次,單純內鏡還不夠,還需要導航設備,這個設備相當於黑夜裡給你照明的燈塔,進到腦內,什麼角度,什麼深度,都要靠這個高大上的設備。最後, 在囊腫壁上打洞,常規工具:如雙極電凝鑷已經失去意義,根本到達不了這麼深的部位。另外,電凝器可能把重要血管損傷了,造成不必要的術中出血和術後梗塞,而球囊具有大小深度可控,柔軟超滑特點,完全勝任這個造瘻任務。

所以,做這種手術醫生們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小云的媽媽從網上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可以開展這個手術,立馬坐飛機飛來到深圳。

經過嚴密的術前討論,手術安排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手術進行的很順利,術中麻醉師,器械護士,巡迴護士的配合也非常默契,王海東主任親自操刀,在劉玉飛博士的配合下,運用嫻熟的內鏡技術,在透明隔囊腫兩側做了兩個開窗,術後複查頭部CT:囊腫縮小了,和術前相比徹底憋了下來。

小小球囊顯威力,微創祛除頭痛頑疾

(手術進行中)

術後,小凌雲的頭痛症狀消失了,沒有任何併發症,只等頭部切口拆線後就可以出院了。

小小球囊顯威力,微創祛除頭痛頑疾

(術前術後對比圖)


王海東主任表示,兒童劇烈的頭暈頭痛家長一定不能忽視,如果有類似疾病的兒童,家長可以帶上頭部CT片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相信專業團隊和先進的設備一定會為手術的順利完成提供助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健康宣教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