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希音遠流,乃眷東顧。

欣風慕道,仰規玄度。

——慧遠大師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護法菩薩


《論語.先進篇》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值此暮春時節,百花齊放,草長鶯飛。2020年4月8日,春風和煦,晴空萬里。在東林寺方丈上大下安大和尚暨東林淨土學院導師的帶領下,研究生班幾位導師及學員進行了一次登廬山的行腳活動。

在行腳的過程中,雖然沿途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美景,但是諸位師父們卻並沒有將心思放在遊覽上,反而是緊緊跟隨在大和尚的身邊,恭敬的聆聽法師的慈悲教導。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法師們沿著慧遠路迤邐而行,大和尚與諸位師父們邊走邊聊,並給大家講解了“叩符玄音”、“因心果覺的感應道交”等微妙的法義。


中途坐下來小憩時,大和尚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慧遠精神的核心是什麼?”


師父們依據各自的修學做出了回答:


有的說“功高易近,唸佛為先。”;

有的說“持戒唸佛”;

有的說“感應之道”;

有的說“專修專弘淨土,但密護諸宗”;

有的說“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

有的說“結社唸佛,最有特色。”;

有的說“東方護法菩薩”;

有的說“般若、禪定的唸佛觀”;

有的說“佛教中國化”

……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聽完諸位師父們的回答,大和尚首先肯定了大家從各個方面說得都比較正確,“橫看成嶺側成峰”,就像是廬山的面面觀。但是大和尚再次問了大家“最核心的是什麼?”師父們聞此都陷入了沉思。


大和尚接下來給大家做了回答:慧遠精神有很多的面,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護法。鳩摩羅什大師稱慧遠大師是“東方護法菩薩”。


在與慧遠大師的書信中,鳩摩羅什大師指出了護法菩薩要具備的五個素養:福、戒、博聞、辯才、深智。這五者全都具備,則道法容易,如果缺一種、兩種,就會疑滯,道就很難推廣。並道出慧遠大師完全具足這五種素養。


大和尚接下來為大家解釋道:智者大師曾經有一個觀點,早期的佛法來到中國,得益於三位大德高僧,一個是佛圖澄,一個是道安,一個是慧遠。


佛法自西天傳入東土之後,需要一個對接,而慧遠大師就是直接跟鳩摩羅什大師對接的一位祖師。在當時的農業社會,慧遠大師生活在南方的廬山,而鳩摩羅什大師則生活在北方的長安。慧遠大師為什麼會關注另外一個國家?那是北朝的姚秦。而且一直在關注,鳩摩羅什大師一到長安就修書過去。還有一個細節,鳩摩羅什大師曾經有過想回國的打算,因為在長安,他的精神層面太孤單了,他那些般若思想,沒有幾個人能理解,他感覺自己找不到知音。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鳩摩羅什大師在後涼被囚禁了17年,受盡了各種磨難,都沒想要回國,只為將大乘佛法傳入東土,為何會在來到長安一年多之後卻想回國了呢?


慧遠大師聽聞此消息竟然憂心忡忡,又趕緊寫信挽留。提出十八個問題,向鳩摩羅什大師請教。其實這些問題是慧遠大師留住鳩摩羅什大師的善巧方便,藉此因緣。慧遠大師知道鳩摩羅什大師沒有知音,就說我有些問題,希望你給我解答,是這麼一個因緣。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慧遠大師這種護持大乘佛法的心是如何的深廣和細膩。


大和尚接下來又告訴大家:《十誦律》如果沒有慧遠大師鍥而不捨的護持,是很難翻譯完成的。除此之外,晉譯《華嚴經》梵本也是慧遠大師派弟子支法領到西域蔥嶺一帶求過來的。大乘佛法能夠在江左一帶(長江流域)盛行,跟慧遠大師有著極大的關係,也跟覺賢尊者來南方有直接關係。雖然這部晉譯《華嚴經》後來是在金陵的道場寺翻譯的,但是覺賢尊者來南方就是以這部晉譯《華嚴經》作為標誌的。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佛陀跋陀羅尊者(覺賢尊者)在東林寺只住了一年多的時間就離開了。《阿毗曇心論經》是一位叫僧伽提婆的法師在東林寺譯經臺翻譯的,這是屬於一切有部的禪法。由此可見慧遠大師護法是全面的,他沒有門戶之見。慧遠大師雖專修專弘淨土,但對般若系也非常精通,所以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大智度論》時,當地的大德們都不敢寫序,最後讓姚興寫信恭請慧遠大師來做《大智度論》的序。


慧遠大師建立白蓮社實際上也是從護法的角度,使社會的知識分子來護持大乘佛法,乃至於跟政界人物的交往,像殷仲堪、桓玄,以及以後的劉裕,還有農民起義的盧循等。這些人都是外圍的,慧遠大師與之交往也是為了讓佛教有一個健康成長的外圍環境。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與社會各界的人士都打好交道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是慧遠大師是全才,無論是老莊思想,還是儒家六經都很精通。古琴也彈得很好,所以他就能攝受像桓伊這樣的人。


除了在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之外,慧遠大師在中國文化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慧遠大師之所以能對中國的一些學者、知識分子有很深的吸引力,就是因為他很全面。這種全面就是護法的一個素養,沒有這個全面的素養,他是很難護持的。所以慧遠大師的恩師道安大師曾預言:法在東土,道在遠乎!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諸位師父們聽了大和尚如此詳細的講解,對遠公的高德加深了了解,並加重了對遠公的恭敬感恩崇仰之心。


印祖曾在《遠公大師像贊》中寫道:


護法菩薩,表自大覺。

羅什舉經,深加讚歎。

西僧景仰,心香輒獻。

千餘年來,不聞圓音。

幸有遺教,尚可遵循。


末後,大和尚殷勤叮囑了幾位學僧們要深入研究學習慧遠大師,並勉勵大家:你們要發大心,遠公的文章雖然不好讀,但是讀進去了還是很有味道的。


聽完大和尚的講解,師父們個個法喜充滿,氣力充盈,繼續登山。大和尚邊走邊講佛法中各種深妙的道理。眾人邊走邊聽,根本沒有感覺到疲勞。在大家還聽得意猶未盡之時,發現竟然已經登到了山頂。兩個多小時的高強度登山,似乎是一眨眼的工夫。有師父感言:這種邊登山邊聽法的效果還真有點不可思議!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貓與老鼠


很快到了午齋時候,師父們和樂融融地繞著大和尚圍成一個大圓桌。趁著還沒有開飯,有學僧請大和尚開示春節期間題寫的“靈明”字幅中的禪機。大和尚先是反問大家參得如何,師父們都答道:有點參不透。


於是大和尚通過對話討論的方式,先請師父們談談各自的理解,然後向大家開示道:


“老鼠唧唧”是一則公案,是一個參禪的王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幹部)和蓮池大師的一段對話。王侍郎問,昨天晚上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經》。能說出這個話,可見王侍郎的境界也是很高的。這個“說盡一部《華嚴經》”指的是回到自性本體,每個眾生都有佛性。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本具佛性,就用《大方廣佛華嚴經》來表達。蓮池大師問一句,貓兒突出時如何,就是貓忽然跑出來怎麼辦?貓是要抓老鼠的,那老鼠肯定很驚慌。王侍郎回答不上來,蓮池大師代為回答“走卻法師,留下講案。”這個法師就代表那個老鼠,他不是在那裡說《華嚴經》嘛,他一看貓出來了,他就跑了。在法上可進一步引申,那個貓就代表一念無明。真如佛性,不覺一動,動有動相,一動,一驚嚇,就像無明。一念無明,覺與不覺一融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凡夫的阿賴耶識了,於是這個能講經說法的法師就消失了。雖然我們還是阿賴耶識不覺之義的眾生,但是那本覺的《華嚴經》,還在我們心內並沒有失去,本覺也沒有減少一點。


大和尚接下來解釋道之所以寫“靈明”,是因為老鼠也具足十法界,也有靈明的佛性。正因為有靈明的佛性,所以它能說盡一部《華嚴經》。但是隨染緣,變成一個畜生道的眾生,它全體是無明不覺的狀態。雖然是無明不覺的狀態,但是本覺的《華嚴經》還在。大家可以從這方面去把握。“走卻法師,留下講案。”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老鼠也亦復如是。我等眾生也有德相,但是我們現在都不能講經說法,我們也是“走卻法師”,跟老鼠的狀態有量上的區別,本質上沒有區別。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聽到這裡有師父提出:貓和老鼠都是一心所作,所以老鼠不應該怕貓,因為它都是華嚴境界了。


大和尚回答道:圓融和分別是辯證的。從本體上說,貓和老鼠是一家,但是從緣起的業緣因果來說,它會害怕。它有這個業緣,貓就是要抓老鼠的,老鼠就是怕貓的,所以一看貓它就要跑的。


但是那個貓的出現,也不是心外的東西,是他心內的一種障礙。當他當下的心念是一個無明烏雲來的時候,光亮就被遮蔽了。這個遮蔽就類似於跑了。佛教的種種比喻你不能把它當作實法去理解,這叫死在句下。對很深刻的道理,說起來很形而上,很玄,眾生不能理解,所以需要用比喻。就是用一個淺的東西,你比較熟悉的東西,來幫你理解你不熟悉的東西,比較深的東西。


我估計大部分人是不瞭解這一點的,所以希望大家去參嘛。若是沒有一點大乘圓教的理論基礎,也是很難理解這個公案的。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聽完大和尚的講解,師父們紛紛加深了對這則公案的理解。行腳回來後還有一位師父分享了他的心得:


行腳回來後,我一遍遍的回味著大和尚的開示。一個關於護法的啟示“靈明”的顯現了。我們的自心本具華嚴境界無盡的莊嚴,但卻被無明所統治著,使內心一直處於疫情黑暗的恐懼之中。那麼我們要如何開發自身本具的正能量,讓自心迴歸到本具的無盡莊嚴的華嚴境界?首先要善護其心。防止無明邪氣的入侵,我們內心的正氣才會慢慢顯發出來。一心念佛就是培養正氣最好的方法。一心念佛,自然無緣於邪氣。一心念佛,就是顯發自心無量光壽的性德。


發心與利益


接下來又有師父問道:《彌陀要解》裡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本師在菩提樹下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是比喻的說法,還是真實的說法?


大和尚是這樣回答的:應該是真實的說法,不是比喻。你首先要對這句阿彌陀佛有深刻的認知。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是法界體性。這句佛號的利益,就看你能唸的心是什麼:你能唸的心是大海,你就得到大海的利益;能唸的心是江河,就得到江河的利益;能唸的心是蒼蠅蚊子,就得到蒼蠅蚊子的利益。這個等覺後心,他在唸阿彌陀佛時,就接納了無量光壽全體法界的性德。所以他全心即佛,全佛即心。當下的心全體都是無量光壽的話,他當然能所都有突破,他就成佛了。他就從無明大夢中醒過來,不是比喻說法,真實就是這樣的。


內心的護欄


午齋後,大和尚與諸位師父們來到了廬山久負盛名的景區如琴湖。春風吹拂的如琴湖更是秀美如畫,隨行的導遊提醒大家:這如琴湖的湖邊路是沒有護欄的,請大家注意安全。同時導遊又補充道:雖然這湖邊路沒有護欄,但也奇怪,從來沒有人從這裡掉到水裡。大和尚聽到這,便解釋道:真正的護欄是在自已的內心。只有自已的內心生起一種保護的警覺,才能獲得安全。沒有了護欄,行人走到這裡,自然就會生起自我保護的警覺。說完大和尚就輕聲地念起了佛號。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隨行的眾人此時正被如琴湖怡人的景色所吸引,沉浸在秀麗的美景中。大和尚唸佛的音聲雖不大卻極具穿透力,彷彿在告訴大家:要用佛號來警覺自已,唯有這句萬德洪名才是真正的護欄。一心稱念這句名號,我們才不會溺落在三界的苦海里。


至此,一場獨具一格飽含著法乳洗禮的行腳活動就圓滿結束了,師父們個個滿心歡喜,滿載而歸!


東林寺暮春行腳記:這次跟大安師父一起登廬山


最後,給大眾分享一位此次參與行腳的學僧的心得,與大眾共勉:


猛然,我更加感覺到大和尚就像慧遠大師一樣在守護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道心。並一直在竭盡全力地做引領我們迴歸極樂故園的導師!祈願諸位仁者都能緊跟導師的腳步,堅固信願,老實唸佛,同生極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