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漫步於北外灘東長治路,基本上都是閃耀的幕牆高樓大廈,在深秋午後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冷峻的光澤。

本地人都知道,這一帶是上海的國際客運中心碼頭,但這裡已經沒有了我兒時的影子。道路被拓寬,南側僅剩的原來的老式弄堂的弄口被移除,留下直接裸露的側牆,用磚紅色的建築塗料重新刷過,咋一看蠻新的,走近一看所有電纜電線都架在牆外,用裝飾板圍住。內裡一列就雜亂無章了。北側的建築則留存得多些,但不少已經人去樓空,要等待未來新的歸宿。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正前方有尖頂的舊紅磚小樓為曾經的海員俱樂部。星絮攝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左側紅牆為紙片樓。星絮攝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北外灘的新與舊。星絮攝

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然而,沒有舊的延綿,便失去了百年文化脈絡的延續。還好,往東漫步時,在新樓成片的綠樹掩映中,看到熟悉的灰褐色厚實的石牆。它就是民國時期上海著名的雷士德工學院。

雖然一眼望去,這個建築已顯陳舊而孤寂,但並不破落,反而因為有了歲月的積澱而彰顯其獨特。當聽了帶隊吳老師的講解後,瞭解了與這幢舊樓相關的歷史,不禁肅然起敬。

最早知道這棟舊樓是多年以前的一次體檢,我來到這裡——上海海員醫院。當時外圍的道路已經在進行部分拓寬的工程了,進到裡面撲面的是一種安靜和有條不紊的感受,地板和門窗是獨特的美,大廳裡有舊式光滑的彩色地磚。這大約是八十多年前上海建築的基本配置,後來知道它屬於哥特式和裝飾主義風格,但細節之處更有各自的特色。我很想去看看那些窗戶玻璃外鐵藝製作的圖案,都是圓規、三角尺、橋樑、天平、望遠鏡等,以前未曾留意到的。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工學院內部細節。網圖

如今這棟舊樓空關著,門衛大叔婉拒了我們入內的請求。追溯這棟樓的前身,就是雷士德工學院。它始建於1934年,是由彼時的英國領事館牽頭,德和洋行(成立於1913年)設計,全部以雷士德基金會出資建造,於1936年竣工完成,即時開學。而這時距離亨利•雷士德先生去世已過了整整十年。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工學院。星絮攝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工學院。星絮攝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工學院實驗室。網圖

雷士德工學院是滬上第一所以土木工程設計等理工專業為主的學院,其影響力與當時的滬江大學和聖約翰大學相當,但不同的是,學院主要招收的學員都是華人的平民百姓子弟。據說有一香港學生看到報紙招募學生,十分心動,抱著試一試的心情給學院發信,說自己熱切想投考,但絕無能力負擔往返滬港的路費。結果工學院的老師親自帶著火漆蠟封的試卷飛抵香港,並當場拆封監考。後該考生以優秀成績被錄取,一時成為佳話。

為此,在理工科學和建築設計極其落後的時代,這樣的學院無疑對於中華的振興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於戰亂,1944年,教學大樓被日本海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此建築又被國民黨政府扣押,幾經交涉,復學無望,被迫關停。雖說雷士德工學院只短暫地存在過九年,卻也為苦難的中國培養了一批實用人才。

這幢大樓後被吳淞商船學校使用,解放初期成為港務局職工醫院,到1955年正式更名為上海海員醫院,直到近年市政工程才關停。1994年它被市政府列為優秀歷史建築。同樣是雷士德基金會出資建造的,在上海還有仁濟醫院(曾經被稱為雷士德醫院)、雷士德醫學研究院(現北京西路的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上海聾啞學校等。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原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舊圖。網圖

這就必然會要了解一下亨利•雷士德先生的生平。他是一位英格蘭人,1840年(道光年間)出生於南安普頓,1867年(同治年間)來到上海,在工部局任職。在他人生餘下的近六十年,都在上海度過。為此,他認為中國的上海,才是他真正的永久居留處。1926年他在上海去世,安葬於靜安公墓(地址是如今的靜安公園)。雷士德先生去世前留下了長長的遺囑,他一生沒有娶妻,並無子嗣,他要將他數量驚人的財富委託基金會理管,並全部用於上海的醫療和教育。吳老師講起這些舊事,令人動容。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雷士德先生。網圖

離開英國時,雷士德先生已經獲取了建築師學位證書。來到上海,又逢太平天國運動剛剛結束,江浙一帶等發達地區的大批逃難民眾逃到上海,其中不乏富庶大戶。客觀上刺激了上海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雷士德先生正趕上了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他很快成為出色的地產商。至他的德和洋行(建築設計事務所)成立時,他的財富已經與一家較大規模的銀行總資產相當了。德和洋行設計的建築有先施百貨大樓(1917年)、字林西報大樓(1923年)、臺灣銀行(1911年,日資)等,這些保留下來的全部是優秀歷史建築。

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雷士德先生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出街常坐電車或是黃包車,從而瞭解了廣大底層勞動群眾的艱辛生活。也許是本著神愛眾人的精神,他更加知道愛不是口中的宣傳,而是落到實處的幫助。

他出資給上海車伕福音會,捐助虹口黃包車伕會,旨在讓辛勞貧苦的車伕也有食物、住宿、醫療和教育,為他們建一座禮拜堂。雷士德先生不僅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慈善家,他真正奉行財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去世後,基金會依照他的遺囑,捐款給仁濟醫院建造新樓。醫院的英文名稱便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除此之外,基金會還撥款給中國盲人院、董家渡窮苦姊妹會、南市窮苦精神病院等機構。解放後,雷士德基金會遷回倫敦,至今仍然資助給國內品學兼優申請去英國讀研讀博深造,並立志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學子們。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仁濟醫院資料,英文雷士德中國醫院。網圖

對這些過往的上海歷史多一分了解,也就對曾經為上海作出貢獻的西方人多一些客觀認識。在落後的清朝封建社會第一個將現代西醫引入中國的英國人,像雷士德先生這樣的基督徒,他們並不只是為己,更多的是參與促進社會發展,幫助貧苦民眾。或許今天的我們已經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現代大都市的一切物質便利,但遙想一百多年前,當第一條電話線開通(1875年招商局引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技術開通成功),第一盞路燈亮起(1879年工部局),第一家自來水廠(1883年英商自來水廠)放水,第一輛電車誕生(1905年英商電車公司),人民是多麼歡喜。西方的先進技術客觀上幫助我們推進了向現代城市文明發展的腳步。

我向西返回的時候,夕陽開始偏斜。就在我走走看看,緬懷上海歷史的當下,想起上個世紀八零年代我的中學就在不遠的南潯路。這裡的變化太大了,我感慨萬千。一路走去,對面教堂還在,校舍已經全部重建過。雖然門衛大叔也婉拒了我進入的要求,我從塘沽路回望,看到新的教學樓上,山牆正中的大鐘還在。它是一百多年前還是聖芳濟學院(我就讀的中學的前身)的時候就有的標誌。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原聖芳濟學院。星絮攝

雷士德工學院——城市記錄(四)

教學樓上的鐘依然還在。星絮攝

一個世紀在時代的長河中總有很多記錄下來的輝煌和光芒。除了文字,最直觀的就是馬路、小巷,還有那些靜默的建築。它們承載著歷史的滄桑、時代與人物的變遷,傳遞著一代代人的信息。透出鮮明的文化脈絡,告訴我們,有一個叫傳承的使命,讓下一代不該過早遺忘。因為,它是城市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