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碰頭會”,戰“疫”很給力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為減少人員聚集,一般會議取消了,但浚縣交通運輸局黨組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上午的“碰頭會”一天卻沒落下,與會的同志都說“很給力”。

  這個“碰頭會”有這幾個特點,一是有防護措施。會議室每天消殺,門窗大開,與會者人人戴口罩,分開落坐,間隔一米以上距離。二是參會人員少。黨組成員加上指揮部核心成員共9個人參加,全是精兵強將。三是會議時間短。議程很簡單,通報指令,簡要彙報,問題研判,做出決策。突出重點,開門見山,有話即長,無事即短,短小精悍,高效快捷。四是會議天天開。為掌控局勢,快速反應,“碰頭會”每天一上班便開,天天如此,形成常態。

冒著風險的“碰頭會”,究竟為何召開,有何作用?

一是統一號令扛責任。面對戰“疫”的複雜形勢,全局300多名幹部職工,承擔不同的防疫任務,沒有統一高效指揮,沒有統一號令,沒有統籌安排是不行的,沒有高效的“前敵指揮部”也是缺少擔當的。大敵當前,不能打亂仗。如何傳達指令,如何排兵佈陣,如何戰時動員,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如何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如何應對困難和挑戰,“碰頭會”使全局上下形成“一盤棋”。

二是落實指令達上情。會議首先通報上級指令,使大家瞭解形勢,吃透精神,提高站位,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調兵遣將,研究落實措施。每項指令都要快速貫徹傳達到一線,指令接傳不過夜。落實指令不走樣,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指令,及時傳達落實。不只一次查人員信息、查車輛軌跡,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

三是督導落實掌下情。每次“碰頭會”承擔任務的內設機構負責人都要簡要彙報每天工作狀況,指令落實情況,人員安排、後勤保障、督導檢查情況。局黨組抽查檢查,清楚瞭解各崗位工作情況,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快速跟進,根據人員表現提出表揚,還專題研究處分一人,約談三人。

四是問題研判解難題。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專題研判,快速制定應對措施。針對口罩短缺的問題,安排黨組成員在生產企業“盯守”,確保一線人員口罩不間斷。針對兩名卡點執勤人員發病情況,立即安排將急救藥箱送到執勤一線;針對卡口人員不足,執勤時間過長問題,及時增加執勤人員,減少執勤時長;針對個別人員出現“厭戰”情緒,出臺了嚴肅工作紀律的規定,主管黨組成員牽頭,多層級督導檢查,還使用了酒精測試儀。公路保通、出租車運行、清洗消殺、“三馬車”管理權限的矛盾、緊急行動十五小時查處停靠外地客車,防疫復運兩不誤,多少矛盾難題就這樣務實得到了解決。

五是輿論宣傳揚正氣。“碰頭會”還是新聞線索的來源處,工作中很多生動鮮活的事例被挖掘出來,先進個人、英雄群體、特寫鏡頭、新聞小記等。一個月時間,19篇原創稿件在省市報刊、網站媒體發表,不少作品還被多方轉載,及時報道了特殊時期交通系統的戰“疫”狀況,傳播正能量,唱響正氣歌,在幹部職工中發揮了積極影響,在社會上也引起了良好反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