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000米之上的綠色“嘗試”

海拔4000米之上的綠色“嘗試”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掀起又一年國土綠化行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嘗試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種樹,誰也無法預見栽種的樹苗是否能一直延續常青的生命,但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大膽革新理念,年復一年植綠護綠愛綠,在極地江源創造出閃耀著生命之光和勃勃生機的綠色奇蹟。

在前不久我省表彰的青海省國土綠化先進集體名單中,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位列其中,從最初的試驗性種樹到如今成為探索高海拔地區種樹的典型,對於生活在瀾滄江源園區的幹部群眾,榮譽當之無愧,這是對江源兒女用實際行動守護江源,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充分肯定。

沿著瀾滄江流淌的一脈清流向上,瀾滄江源園區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治理,至今草地生態退化輕微好轉面積834.93平方公里,明顯好轉69.82平方公里;草地覆蓋輕微好轉面積142.97平方公里,明顯好轉61.3平方公里,且天然草地平均蓋度由80.7%達到83.35%,草群體高度由5.6釐米達到7.6釐米。

在不斷向好的生態指標中細數過往,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生態保護站副站長才仁久美娓娓道來,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深入推進,保護生態環境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生活在此的人們既要保護好大自然的饋贈,還想依靠勤勞的雙手種下綠色之樹,於是大家就開始嘗試在高海拔地區種樹。時至今日,曾經種下的一顆顆象徵生命的小樹已經成為了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周邊亮麗的風景,在海拔極高的三江源腹地嘗試種樹成功了。

這個嘗試實屬不易,瀾滄江源園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自然條件惡劣,在這個高寒缺氧的地方多走上幾步路都要靠體力和耐力,更何況是一株株需要被極度關懷的樹苗。

才仁久美告訴記者,雜多縣地處山谷且緯度偏南,2012年當他們看到縣城周邊生長著的圓柏時,就想到“挑戰”氣候限制,在縣城及周邊植樹。說幹就幹,他們就近選購適宜種植的優質樹苗,最先發放給學校和社區,學校師生和社區居民也應該是雜多縣最早的國土綠化行動踐行者。

以前從未在雜多種過樹,成活率究竟能達到多少,才仁久美心中有過疑慮。還好,人努力,天幫忙,第二年春天在精心管護下栽種的樹木發芽了,這讓才仁久美的心裡有了底氣。於是,一年又一年,雜多縣綠化造林的力度逐年加大,今年就投入600萬元植樹造林,是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

從最初的學生、老師和群眾到如今廣泛動員幹部職工義務植樹,隨著一年又一年的綠化行動,瀾滄江源園區已成功探索出高海拔地區的種樹經驗,改變了人們對高海拔地區不長樹的固有思維。

隨著楊樹、雲杉、柳樹等喬灌木樹種的紮根,瀾滄江源的居民們一點點感覺到,縣城周邊的風沙似乎比以前小了很多,蔥蘢的樹木讓夏天多了一份綠茵,也成為了扮靚縣城的亮麗風景。

據介紹,在如今瀾滄江源園區內,先後投資5700萬元實施黑土灘綜合治理人工種草共2.4萬公頃,完成封山育林4000公頃、溼地保護6667公頃、荒山造林12公頃,完成城區、縣城道路兩側和庭院綠化種樹21萬株,持續向好的生態正一點點惠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