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张湾乡大湖村公共空间治理让“家底”殷实起来

东海县张湾乡大湖村公共空间治理让“家底”殷实起来

中国江苏网5月4日连云港讯 “这些闹心房终于拆了,你看,它们建在村中心十字路口,正好挡住南来北往人的视线,非常不安全。过去被村民占用,现在拆了多通畅,通过治理,该拆的拆,该收回的收回,可以给村集体增加收入80多万元。”谈起公共空间治理的好处,张湾乡大湖村的党总支书记朱国讲高兴地说。

4月26日,在东海县张湾乡大湖村,村内海沭线和张大线两侧机械轰鸣,人声鼎沸,该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127间“闹心的临建房”被一一拆除。身边的这些变化,在场的群众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大家纷纷拍手“叫好”。

今年以来,大湖村全面打响公共空间治理攻坚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摸实底、丈量地、拆除闹心房,整治环境……全村上下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理顺了干群众关心,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样。

东海县张湾乡大湖村公共空间治理让“家底”殷实起来

“你先拆别人家的,他家拆我就拆……”推进公共空间治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沟渠路道、房前屋后等被占资源时间久远、问题复杂,每一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前期,更遭到了不少人抵制。

为了啃下公共空间治理这块“硬骨头”,大湖村多次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利用广播、公示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组织村组干部入户征求群众意见,迈开大脚板深入田间地头丈量土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示好范。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还要看党员干部。在公共空间治理中,该村适时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党员干部挺纪在前,亮承诺、晒家底,接受群众监督。

4月25日早上,离任村干部胡兴松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虽说我们家建这房子花了点块钱,可咱是党员,就得带这个头!”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他带头拆掉原本是公共土地的房子……

听民意,入户家访一个都不能少。随着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实施,该村把它当作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突破口。面对各种困难,村组党员干部迈开大脚板,入户宣传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引导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舆论导向更加理智,避免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

“公共空间治理是为了大家伙,不能让村干部再登门‘拜访’了。”老红军胡宝国悄悄地拆除自家侵占公共空间建起的小房子。

聚合力,找到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群众利益无小事。”虽然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而且没有现成办法可以套用,但是只要最大程度地考虑不同利益群众的诉求,找到平衡点,就能实现与群众的同频共振。像胡兴松一样,“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带头退出私占资源”已成为检验党员党性的“试金石”。在公共空间治理中,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宣传政策,算清公共空间治理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笔账”。一把尺子量到底,理顺了百姓心气,提升了党员干部士气,厚实了村发展底气。

张湾乡党委书记刘静认为,“现在农村留不住人,主要就是农村环境‘脏乱差’,做好‘公共空间治理’,顺了民心,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容村貌好了,人自然就来了。”

大湖村有两个自然庄,面积大、人口多,村内环境复杂,多年来,村庄内公共空间被肆意侵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圈地种菜、影响行人安全的道路种植等现象。公共空间治理启动以来,村两委迅速行动,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大湖村海沭线与张大线平交处两侧的临时建筑物入手,动员一切力量,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日前,大湖已拆除公共空间上的临时建筑48户、127间。收归村集体海沭线大湖段1.2km两侧及村内两条南北小路边800米,种植绿化苗木2700余株,小河清淤1km、退水渠清淤疏浚1.5km,田间堆田公开发包25件,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2万元。(彭献根 刘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