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這一點

丘成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這一點

難住北大學霸的

一道小學題

撒貝寧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在各大綜藝節目中都是“智慧擔當”,可是在有一期的《開講啦》節目中,他卻栽了一個大跟頭。

因為做客的嘉賓是世界級的數學大師丘成桐,所以現場觀眾提出了不少數學疑問。

雖然是法學院的畢業生,但是一般的數學題對於撒貝寧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兒,更何況還有數學家在一旁掠陣。

但是,撒貝寧卻被一道小學生的加減法難住了。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塊錢,向媽媽借了500塊錢,然後他去買了一雙鞋,花了970塊錢。

剩下30塊錢,他還了10塊錢給爸爸,還了10塊錢給媽媽,自己留下了10塊錢。

這麼算來,他欠爸爸490塊錢,欠媽媽490塊錢,再加上自己手裡的10塊錢,等於990塊錢,可他明明借了1000塊錢,這是為什麼?”

撒貝寧抓耳撓腮想了半天沒弄明白,直到有觀眾揭示了謎底,原來這是一道數學思維陷阱,我們只要將花的970元和剩下的30元相加就可以了,無需考慮所有的欠款和剩餘的欠款。

是不是特簡單?

其實並非我們不會加減乘除,而是我們缺乏一種數學思維。

什麼是數學思維?初高中數學課標中就明確指出:

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合乎邏輯地、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數學思維是我們認識和改造這個世界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

數學告訴我們一件事,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數學思維。

刷爆朋友圈的

數學思維

前段時間,有一則“幼升小”的數學題刷爆了朋友圈。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1111=0 3388=4

1289=3 9090=4

2256=1 1868=?

要求根據規律找出答案。

有家長吐槽,連他博士生的同學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道題並沒有想象中那般深不可測,它考察的是一個六七歲小朋友的觀察、歸納以及推理的數學思維能力,並不是簡單的計算。

如果告訴你只要找出每個數字本身的共同特徵,比如找圓圈,你是否會恍然大悟。

第一排的數字沒有圓圈自然是“0”,其餘幾排數字當中都有各自不同數量的圓。

或許你會覺得非常坑爹,但是測試本身就是為了考察孩子數學思維的啟蒙教育。

數學思維方式的啟蒙,可以培養思考的邏輯性,包括寫作、閱讀的清晰思路,行為習慣的條理,以及設計審美的簡潔明朗等綜合素質。

在《開講啦》節目演講的一開始,丘成桐教授說:

每回他回國,都有很多家長詢問他怎麼去教孩子數學。

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去解釋,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去提高卷面成績,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認識世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這才是他能夠成為一名數學大師,獲得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的原因。

數學不是試卷上的分數,而是探索生活的工具。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數學不好是一種

怎麼樣的體驗

有人在知乎提問:“數學不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網友的高贊留言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故事:

一日他和朋友去披薩店裡吃披薩,想要一個12寸披薩,結果卻被服務員告知,12寸的披薩已經賣完了,問能不能換兩個六寸的披薩。

他想,一個12寸的披薩是60元,一個6寸的披薩是30元,那麼買兩個6寸的披薩不也是花60元嗎?

想到這裡,他正準備說好。

但是一旁的朋友卻氣道:圓的面積是S=πr²,而一個12寸的披薩,應該等於四個六寸的披薩,服務員和他當場就愣住了。

服務員讓他們稍等片刻,她去把經理請來。

可直到經理給他們上來4份6寸的披薩,這位自嘲“數學白痴”的網友也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拿出手機翻查資料重新惡補了一回初中數學,這才弄清楚圓面積的求解方式。

最後他無比懊悔地感嘆道:“原來披薩還可以那麼算?我以前都點6寸,現在感覺虧大了。”

數學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學力:一種將知識運用於生活的能力。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數學思維之於世界的重要性

一個孩子問爸爸:“爸爸,我為什麼要學數學啊,那麼枯燥,難道去菜市場買菜需要二次方程、開根號嘛?”

這個爸爸給出了我認為最生動的答案:

“你看過職業足球運動員在賽場上舉槓鈴或者在交通錐之間穿梭前行麼?沒有見過是不是?

但是,我們肯定會看到他們在賽場上應用力量、速度和柔韌性,而要提高這些能力,他們必須常年接受枯燥乏味的訓練。”

當你把知識消化,剩下的就是能力。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學習數學,就是學習生活。

我有一位數學專業畢業的朋友,當大家出去玩的時候,她總能在網上整理出一大堆大數據,去哪裡住宿最便宜,到哪兒路線最便捷,什麼時間出發什麼時間趕往下個地點,她都能給你列出一個最優路線圖。

她美其名曰,學以致用。在我們眼中非常麻煩的事情,到她手中只不過是統計學中的一堆有條不紊的數據。

尤其是在付款時,當其他人還在掏手機,她早就心算好,即便是AA制的賬單也分毫不差,簡直就是人形計算機。

只不過她不像計算機是簡單的數字堆疊,而是超強的數學思維潛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她的血液中。

羅巴切夫斯基說過:“不管數學的任一分支是多麼抽象,總有一天會應用在這實際世界上。”

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思維找到最佳的解決途徑。

而擁有數學思維的人,也更容易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為他們有條理、有邏輯、有方法。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免費資料

公眾號首頁回覆【數學】領取1-6年級數學電子課本

公眾號首頁回覆【概念】領取小學數學概念及公式大全

公眾號首頁回覆【思想】領取小學數學中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

公眾號首頁回覆【教學】領取精品教學課件PPT

公眾號首頁回覆【習題】領取1-6年級習題課件PPT

公眾號首頁回覆【課時練】領取1-6年級教材同步課時練(排版規整可打印)

丘成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