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浙江篇)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浙江篇)——仙居县仙台示范园(一)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浙江篇)


仙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自2017年开展创建以来,各项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尤其是涉农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至2018年底,示范园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928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250万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130万元,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万元,种业销售收入达到1100万元,涉农二三产业收入已超过农业收入。目前,示范园已摆脱单一农业生产形态,形成种子种苗研发、有机农产品生产、高档花卉苗木种植、特色精品水果种植、名贵中药材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元发展格局。推进示范园创建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立足三个先行,筑牢美丽田园基础

规划先行。始终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在和县域总体规划、县域产业规划做好对接的基础上,立足仙居生态优势和农业特色,不断融合台湾、旅游、科技等元素,高起点编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确立“一心四片”农业创新创业中心、农业综合服务片、精品农业发展片、休闲旅游发展片、美丽乡村发展片为布局,切实提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品味。

政策先行。成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长直接挂帅任组长,成立正科级的浙江台州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园区的各项建设管理工作,出台了一套扶持示范园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采取“一个池子蓄水、多个龙头放水、一个口子出水”的措施,整合国家部委、省市县等各类经费扶持园区建设。至目前,共整合资金2.2亿元。

服务先行。县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以“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理念,确保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同时,建立园区驻企干部服务队,安排一对一服务专员;实行“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为其提供政策、技术、营销等服务;以“党员示范服务岗”为抓手,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不用跑”,以“妈妈式”的温暖服务留住企业。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0多个。

来源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整理。分文字,如有侵权即删。联系作者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注三农,服务城乡”,提供规划设计、产品定制、园区运营、数据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揽子、接地气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案例,请移步中国城乡规划网、美丽乡村规划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