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春天来了,阴霾正一点点消退。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学校没有如期开学,而是采用网上授课的方式上课。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这时利用疫情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手段也纷纷袭来。市反诈中心提醒,防疫更要防骗,明辨疫情电信诈骗,远离“非接触性”犯罪。

加强防护 识破诈骗 拒绝上当

KEEP FIGHTING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学生小A趁网课间隙在家中玩游戏,有陌生人私信称想要收购他的游戏账号。互加QQ后,对方表示两人不熟悉,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游戏交易平台上交易。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谈妥价格对方发来一个网站让小A登录进行交易。小A按照流程注册,根据提示把游戏账号卖了。交易完成后,账户内确实多了800元,但却无法提现,于是联系客服。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客服以其网站信用等级低、账户被冻结等为由,让其多次缴纳激活费、解冻费、提现费等各费用,短短半小时,小A不仅没赚到800元,自己的1500多压岁钱也都到了对方手里,游戏账号也被骗走。

●网上交易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要通过正规官方平台进行交易,不要轻信对方发来的链接或者客服QQ。

除此之外,不法分子还会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渠道添加学生们,将他们拉入所谓的“红包返利群”,然后在该群聊中发布“发100元红包返你500元”等不同金额的虚假高额返现信息,聊天群内的“托”也会立即展示自己成功收到返利的截图,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受害者进行转账后,不法分子会继续以“手续费”、“转账费”、“最后一次转账”等说辞为幌子,让对方转更高额的钱款。若受害者索要返利或要求退款,骗子则会将对方删除或拉黑。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学生被骗案件中占比较高的诈骗类型除了网购诈骗(包括游戏账户交易)、返利诈骗,还有冒充熟人诈骗、刷单诈骗等。受骗资金部分来源于学生春节得到的压岁钱,还有部分是通过家长手机完成支付。

近段时间,学生都在家上网课,触网时间比较长,建议家长、老师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 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软件、APP全部卸载。

●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 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

同学们注意啦,上网课的同时也要上好“防骗课”

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同时,

大家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陌生来电要警觉,网络信息要查证,可疑链接不乱点,资金转账要核实,防范诈骗从我做起,不让骗子有机可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