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一,发现

前几天带上部分今日头条海南的自媒体人一起去走村串巷,来到海口著名古村美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同属建群村委会的儒林古村,只见村门口石坊上有一“石屋”介绍,竟然引用了三个古代诗人的诗句。其中就有北宋欧阳修手下副主考官,也算是苏东坡老师安徽籍的大诗人梅尧臣。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难道,这位著名诗人也来过海南?好奇,不由让我停顿了脚步,并开始探古抚今。

海口羊山火山岩地貌区,历史上曾是黎族与临高人世居。但自唐宋以后,一大批闽南人迁琼,其中就有许多大姓的名门望族后裔开始驻村。所以,这带的乡村,以“美”字与以“儒”字命名的乡村,就成了最显著的人文。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大凡以“美字”命名的村多半历史上是临高人的后裔,但随后而来的闽南人也渐渐入驻了这样的村;而以“儒”字命名的村,基本上是闽南人的后裔。这些先祖都系汉族闽南族群,将农耕文化带进海岛,以耕读传家的精神,尊孔兴儒,并以“儒”与本族姓氏来命名村。

如,羊山地区,可常见的“儒张村”、"儒王村"等基本上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中原文化及先祖的尊敬。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我现在所到的这个儒林村,从村名上来看,就知道,这个村是林氏宗族聚居的村。

在琼北地区我至少发现三个“儒林”村。

除永兴镇两个外,还有云龙镇南渡江36溪畔一村,皆是唐光化二年(899年)从福建福清县太平乡平原里安乐村,携家眷渡琼任琼山县知事,后来累功升迁琼州府同知林裕公之后,其墓就改现葬在永茂岭。而岭下守墓族人的村也叫儒林村。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林裕公乃“唐九牧”之后裔,一千多年的历史下来繁衍生育,成为海南林氏著名的迁琼始祖之一。其后裔也人才辈出,贡生、举人、进士成群。今见,此村村民撰写的这块牌匾上的牌记,就知,林氏后裔文化之底蕴。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牌记文字:

“石屋:石头砌成的房子。多为僧人或隐士所居。前蜀贯休《怀白阁道侣》诗:“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宋梅尧臣《送潘士方之建昌》诗:“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元任士林《不碍云山堂赋》:“石屋无扉,阴云覆足。”。

我现场给随行的网友们读完介绍后,感慨颇多,真可谓自古儒林出儒臣!

二,考证

儒林村的石屋牌匾,引用了三位古人的诗句。其中,最有名的是北宋大儒梅尧臣。

有关北宋这位有”欧梅“并称的大诗人梅尧臣的履历与作品,我就在此不多叙。只是觉得不解,儒林村民为何引古人诗句来喻村?难道美梅村名称中的“梅”与北宋大儒梅尧臣有关?

我必须来考证!

先来看看村民引用梅尧臣《送潘士方建昌》一诗全文: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链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再来读读蜀贯休《怀白阁道侣》与元朝任士林《不碍云山堂赋》的诗句,方发现,原来村民所引用这三位古人的诗句的背后,竟然是来民国时期一位老先生楹联典故释注文。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这位老先生,是民国诗人成惕轩,他善长楹联并出版过几本楹联的书,其中有一本《楚望楼联语》书中,就有赠萧先生天石对联:

天台采药偕仙眷;石屋谭经契道心。

儒林村民所撰写的牌匾,皆是出自用这幅对联中的诠释语而成。

成先生对联上联: 天台采药偕仙眷。

浅注语典故:《绍兴府志》:刘晨、阮肇,剡人,于东汉永平中入天台山采药,经十三日不得返,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绝,呼晨、肇姓名,问郎来何晚也。因相款待,行酒作乐,被留半年,求归,至家,子孙已七世矣。

成先生对联下联:石屋谭经喫道心。

浅注内容:石屋:指石头砌成的房子。多为僧人或隐士所居。前蜀贯休《怀白阁道侣》诗:“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宋梅尧臣《送潘士方之建昌》诗:“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元任士林《不碍云山堂赋》:“石屋无扉,阴云覆足。” 谭经:亦谈经。

果然,儒林村民的牌匾内容,出自此楹联下联的注释典故释文。

儒林村民,能用此典故来为乡村的石屋古迹做牌匾,已属容易,佐证了我多年所说,“海南的历史文化在乡村”的论据。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三,结论

既然,石屋牌匾内容已考证清楚,那就基本可以断定,北宋大诗人梅尧臣与本地美梅村的“梅”字没有直接关系。美梅村以吴姓为主,乃唐代迁琼始祖户部尚书吴贤秀之后裔。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吴贤秀是唐代的名臣,与大书法家颜正卿是同党,与诗人韩愈是朋友,因党伐之乱而避祸,从福建逃来海南隐居,从此,繁衍了海南最大的吴氏一门。

美梅村最早名叫“美眉村”是属临高人世居村,到了明朝后,吴氏入驻,渐渐发扬光大,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村中出了一个贡生,名吴汝功。此人虽官只有八品,但开堂办学、修路搭桥,造福乡里很有名望。海南中学,他与民国大儒王国宪都是发起创办人。特别是步入皓首白眉,仍然手执履杖,为公益奔走,故在民国11年获得孙中山题字赠的寿牌坊一座。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耆年硕德”寿坊,如今,依然完好无损耸立在美梅村荔枝树林丛,成为美梅村这座古村历史文化的标志,而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据说,美梅村,原名“眉”改“梅”亦是吴汝功老先生之意。

吴汝功老先生,没有在功名中追逐,而是回归故里成为一介布衣,自然,沿袭文人墨客崇”梅“敬”梅“习俗。梅花在寒冬腊月中傲然开放耸立,自然是历代文人修身养性的最高禀性的象征。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海口美梅村的“梅”字,难道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关?

我想,美梅村中的这个”梅“,肯定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无关系。虽然,梅大诗人,曾专门写过一首有关海南的椰子的诗:

魏公番禺归,逢子芜江口。 赠以越王头,还同月支首。 割鲜为饮器,津浆若美酒。 我独愧先生,馔致崇师友。 应知愈饥渴,况是怀思久。 (见宋代·梅尧臣《李献甫於南海魏侍郎得椰子见遗》)。

但,那个椰子是朋友赠送的,他一生中并没有来过海南。这位曾与欧阳修齐名并都对苏东坡有恩的老师,在学生苏轼被贬在谪儋州时,梅大诗人也早已过世三十年了。

但儒林村石屋牌匾与美梅村村名来历的考究一事,却让我深感有趣并体会到海南乡村旅游之丰腴。也就映衬了那句老话: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