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連續10周下降,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更便宜豬肉在路上!

2019年全年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之下,由於生豬養殖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大量的生豬死亡。農村常住人口大量的減少,很多家庭到了鄉鎮上或者城市裡居住生活,即使住在農村的家庭,在比較經濟效益的影響下,很多家庭放棄了養豬。這就造成了生豬供給的大幅度減少。

豬肉價格連續10周下降,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更便宜豬肉在路上!

但豬肉的需求在2020年1月需求大量增加,因為為了籌備過年,尤其南方家家戶戶需要熏製臘肉。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生豬的運輸呈現了非常困難的狀態。這就造成了生豬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供需失衡造成了各地的豬肉價格全面呈現出了大規模上漲的趨勢,根據豬肉不同部分的價格,上漲幅度在100%-200%。

由於以下原因,豬肉價格開始下降並會更加便宜。

1. 中央儲備凍豬肉的持續投放和進口豬肉增長也保障了豬肉市場供給。今年以來,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已投放17批次中央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達到33萬噸。另據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一季度中國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

2. 豬肉消費的減少。由於昂貴的豬肉價格,而肉類有較大的消費替代性,人們轉而購買魚肉、牛肉、羊肉等,特別是魚肉相對而言比較便宜,但也導致魚肉價格的上漲。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熱門即使不購買其他肉,也會減少豬肉消費的次數和質量。

豬肉價格連續10周下降,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更便宜豬肉在路上!

3. 生豬產能方面。隨著非洲豬瘟的防控效果越來越好,各地政府鼓勵各地豬企復產。受豬瘟影響很小的生豬企業由於獲利頗豐,也加大了投資的力度。自去年10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連續6個月恢復性增長。今年一季度末與去年底相比,全國生豬存欄增加了1000多萬頭,增長3.5%,能繁母豬存欄增加了300多萬頭,增長9.8%。

4. 糧食生產形勢好。目前,我國小麥從南到北大多處於抽穗揚花灌漿期,整體長勢好於去年,也好於常年,再有一個多月就收穫了。小麥產量佔夏糧的90%以上,今年夏糧豐收有較好基礎。目前,春播進展順利,進度達到三成左右。早稻插秧基本結束、面積增加,扭轉了連續七年下滑的勢頭。這些年,我國糧食生產年年豐收,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比較便宜,飼料就不會大幅上漲,養豬成本不會增長太快,豬肉價格才會有在原來價格上下跌的空間。

5. 涉農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全面恢復。飼料、獸藥、屠宰、水產品加工等養殖上下游企業,以及農資重點企業全部恢復正常生產,產能達到常年同期水平。這也能確保豬肉的穩定供給。

但也有對於豬肉價格恢復正常價格不利的因素:餐飲業的復工,學校的逐漸復課和職工食堂的重新開放都會加大對豬肉的需求。

雖然豬肉連續10周下降,為什麼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

豬肉價格連續10周下降,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更便宜豬肉在路上!

1. 漲多跌少。前期豬肉價格漲得太高了,而每次跌得很少。例如原來市場豬肉價格不過十多塊一斤的,由於非洲豬瘟的出現,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供給緊缺,去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豬肉硬是從十多元一斤,漲到了高峰的三十多塊一斤。現在兩三月過去了,豬肉一斤下跌不過幾塊錢,對於老百姓來說,一點一點地回落,確實是沒有感覺有太大的變化。

2. 部分商販利用信息差,延遲了豬肉價格的下跌。有的商販為了追求最大利潤,雖然進貨成本降了,但消費者不是馬上知道,還是按照原來價格銷售。這就與現在的餐飲店,由於肉價上漲而提高了價格,但肉價下降並沒有調低價格,對於餐飲店反而增加了利潤。

3. 就是豬價下調不均衡。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生豬補欄供給不同。例如南方沿海地區,由於經濟發達,飼養成本較高,加上環保治理的因素,生豬產能供給緊缺,豬價相對來說會比較高一些。而北方地區生豬養殖較為集中,生豬產能比較充足,豬價回落空間也會比較大一些。

豬肉價格連續10周下降,消費者感覺不太明顯,更便宜豬肉在路上!

總結:隨著政府的各項鼓勵政策,養豬企業為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不斷地擴大規模,一些農村家庭的復養,豬肉價格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由於生豬養殖的時間較長,從小豬到能繁母豬,再生下小豬到出欄,至少需要一年多。在今年內要恢復到未大幅上漲前的水平不太可能,估計到2021年第二季度是豬肉最便宜的時候。

我是“我笑看風雲過”,簡單通俗講經濟!每日更新,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和關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