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回报率,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回报率!

这两年,随着LPR持续下调,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理财收益率也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政府实行刺激政策,放水印钞,通胀预期增高。这一低一高,显然个人持有现金的话将面临缩水。

前两天,跟一位老家的朋友聊天,他提到老家那边私人拆借的利率还是很高,一般年化20%左右,甚至有更高的,主要是一些做生意的需要短期周转,或者是押了工程款一时收不回来需要现金周转。

这么高的利率,没有风险吗?原来,他们的金额一般都不大,考虑到风险,也进行了分散投资,每一笔金额都不高,再加上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风险基本可控。

但同样是在老家,我的另一位朋友,拆借了一些资金出去,刚开始还收到点利息,后来借款人无力还款,连本金也没收回。

这里就涉及到投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平衡投资的风险与回报。投资不能仅仅考虑回报,还要考虑风险,高回报可能会面临高风险,当然,低回报可能也会有风险,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是相对的。

如果风险可控,自然回报率越高越好;如果风险不可控,回报率无论高低都不能投资。像上面第一位朋友所说的,通过分散投资,每笔金额不大,而且选择的借款对象相对可控,那么这样的投资风险就比较低,获得高回报就有可能。小额多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由于每笔金额小,回报率很高,即便某笔借款血本无归,其他的收益也能弥补这项损失。

但如果金额较大,分散投资就不一定能找到那么多合适的愿意出高利率的投资对象,而且管控成本也比较高。这时候,获取稳健的、持续的投资回报,就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风险可控但利率稍低的投资对象。这也是大资金相对追求稳健,从而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高利率的私人拆借并不稳定,很多以短期拆借为主。也就是说,一年中可能只有几个月能获得高利率的回报,可能还有几个月由于没人拆借,资金闲置,平均下来,一年并不能获得预期的年化收益。这种不稳定的高收益,还伴随着高风险,很多时候可能不如那些能够提供稳定、持续的中低收益率的投资项目。

当然,私人拆借这种形式的投资,并不是主流的模式。股票、基金、房产投资等才是大众参与的投资项目。

然而,除了房产,股票、基金投资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并不赚钱。即便是我们选择了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明星基金,可能也不赚钱。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有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过去四年平均回报率25%,感觉这个回报率很高啊。但实际我们赚钱吗?

你以为的回报率,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回报率!


假如我们投了100万,第一年涨了100%,100万变成了200万;第二年亏了50%,200万变回100万;第三年涨100%,再变回200万;第四年亏50%,实际还是100万,加上基金管理费,当初投资的100万,四年下来不仅一分没赚,还亏了管理费。

而另一个普通基金经理人管理的基金每年收益10%,那么第一年底100万变成了110万,第二年底涨到了121万,第三年底133.1万,第四年底就是146.41万,不考虑管理费的话,与投资金额相比,四年投资收益是46.41%。

这是不是与我们的直观印象差别很大呢?明星基金经理四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25%,但总回报是亏损的;而普通基金经理人四年平均回报率只有10%,但回报率却有46.41%。

因此,追求稳定、持续的收益,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获取复利的价值,才能与时间做朋友,慢慢变富。而缺乏耐心,期望短期暴富,看不起中低收益,投资高风险、波动大的领域,反复折腾,投资收益忽上忽下,投资多年,不但分文未赚,还亏了本金,这是很多投资人的现状,值得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