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我們家1987年就從農村搬出來到城裡住,已經足足有28年了,那天村上有位親戚專程大老遠到城裡來邀請我們全家人到他家參加他小孩的婚禮。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許久沒有在村上喝喜酒了,一想到村上的喜酒,我就想起了那肥而不膩、香噴噴的扣肉,以及那酸咪咪、滑溜溜的酸茶叉燒,還有那特有的粉絲加木耳加瘦肉等一起大鐵鍋炒出來的地方風味小炒。我這隻饞貓,爽快地答應了母親!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回到村上,由於很久沒有回來,村容村貌變化很大,可是再怎麼變化,我們的小車也駛不進村裡了,只有把車停在大榕樹底下。一路上,我們不時地打聽親戚家怎麼走?找到家後,一進前院,幾個大鍋大勺又煮又炸,雞鴨魚肉飄出陣陣香,讒得人口水直往下淌。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上布(方言),是到村裡喝喜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封包登記處登記。在這裡,不管你封包包得多麼好看、多麼華麗,或者寫上再多的祝福語,新郎、新娘也不會是第一個看到封包的人,因為封包一但到登記處,全部被逐個拆開。一個負責登記、一個負責收錢,他們都是這對新人的家屬。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在當地農村,還有個講究,不管你在外面工作多久,只要父母親還在村裡住,即使在外面結婚請喜酒了,還得回到村裡再舉辦一次喜酒,宴請父老鄉親們大吃大喝一餐。這次喜酒,就是這對新人在廣東打工認識後走在一起的,這次還帶回來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雙喜臨門,這下可把老人家給樂了。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還有,但凡村裡有人辦喜事,親朋好友或鄉里鄉親都會提前一兩天前來幫忙,力氣大的男同胞們砌起幾個爐灶架起大鐵鍋炒菜、女同胞們則洗洗碗筷、青菜和辣椒等一些稍微輕鬆的活兒,喜宴其實這一天就開始吃喝起來了。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打包,也是村裡人吃喜酒的一項特色,凡是坐在同一桌吃飯的人,都可以把吃剩下的菜打包拿回家。打包也很講究,不是隨隨便便就打包的,由一些比較有資歷的年長婦女負責把扣肉和雞鴨肉等一些肉類一塊塊得“分田到戶”,所以大人們最喜歡和年輕人坐在一起吃飯,因為年輕人一般都不打包回家的。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臨走前,為了答謝親朋好友的到來,酒足飯飽之後,新郎、新娘還為來參加的親朋好友們準備了一份小小的回敬禮品,小禮品包裡裡外外都帶著囍慶的字樣,當然這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因為裡面有小孩子們最愛吃的“成雙成對”糖果、餅乾以及煮熟了的雞蛋等。

【合山尋城記】鄉村喜酒

鄉村的喜宴雖然沒有大城市喜宴辦在大酒店裡富麗堂皇,洋派十足,但是卻有鄉村喜宴那特有的喜慶,熱鬧、質樸,原汁原味的鄉土味。

事實證明婚禮自己操辦也很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