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人的消費也在不斷升級進程中,目前中國已悄然步入消費社會第三級。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中國消費社會等級劃分

在不同的消費社會等級中,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截然不同,智能手機市場其實也不例外,手機的發展也應該與時俱進。從近幾年中國品牌手機的發展態勢來看,華為無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小米的手機產品定位或許應該儘快改變。

第一級消費社會(2000年以前)

這個階段經濟剛剛起步,人口由農村開始向城市流動,這個階段的消費特徵是少部分富人炫耀性消費為主,大部分人解決完自身的衣食住行以後,並沒有太多財力投入到其它商品的消費中去。

這個階段手機行業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哥大,那時候手機只是身份的象徵,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的。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大哥大,富豪的炫耀性消費

第二級消費社會(2000~2015)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規模生產產生了大量的物美價廉的商品,此時居民收入增加有了一定的積蓄,為大規模消費創造了條件。

但此時消費者對商品的訴求是解決有無問題,大家購買了大量價格便宜,質量也都相差不大的產品,因此均質化嚴重,只是偶爾才會出現高級化消費。以汽車消費為例,十萬左右的車型熱銷就是典型的代表。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暢銷經濟型車型

在這個階段,人們買智能手機的主要目的也還是解決有無問題,性價比在這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以小米手機為代表,市場上銷量最多的手機都是3000元以下的機型,小米以貼合時代的性價比精準定位,曾經連續兩年拿下國產品牌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冠軍,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註解。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小米曾經是年輕人最喜歡的手機品牌

當然,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已經有較大規模的人口,在2010年以後就提前進入了第三級消費社會,因此以蘋果為代表的品質和高檔消費在沿海大城市率先開啟。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2010年的上海人已經相當富有


第三級消費社會(2015~2025)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逐步富裕,社會人口增速放緩,經濟發展速度也逐步放緩,中國從2015年開始就已經開始具備了這些特點,國家甚至放開了2胎政策以保持人口增速平衡,同時中國GDP增速由12%逐步下降到6%左右。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中國GDP增速逐漸放緩

這個階段的人們開始追求品質消費,追求商品的高檔化和個性化。人們購買手機首先看中的已經不是性價比了,性價比手機早在消費者的上一部甚至於上兩部手機已經體驗了足夠長的時間,消費者都是喜新厭舊的,與別人千篇一律的同質化手機已經吸引不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消費者開始喜歡創新的新花樣,喜歡定位精準的新體驗,並願意為此多掏一些錢。

這個階段以蘋果的獨一份iOS軟件生態和領先優勢很大的流暢操作體驗為代表,儘管蘋果的價格節節攀升,但是一直銷售地非常火爆,蘋果的部分機型甚至需要通宵排隊購買。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消費者排隊買蘋果手機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果粉們津津樂道的“iOS系統特別流暢”、“其它手機都是安卓,而安卓系統操作繁瑣又卡頓”、“安卓不如iOS體驗好”。無論目前果粉們堅持的這些認識還有多少可信度,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為什麼果粉忠誠度如此高,iOS真的居功至偉,這就是差異化的魔力所在。

相對比而言,一直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手機市場佔有率卻開始緩慢下滑,究其原因就是小米手機依賴供應鏈建立的性價比優勢已經不再稀缺,現在國產手機四大品牌華為、OPPO、VIVO、小米,哪個品牌的供應鏈能力不強大?這就導致僅依賴供應鏈技術沒有辦法建立自己手機獨特的對比優勢,與其它手機品牌同質化嚴重,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就開始下降。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2015年以後小米開始慢慢走下坡路

國內品牌中,華為手機則開始逐漸崛起,華為為什麼現在能夠成為國內銷量佔比最大的手機,這跟華為選擇的路線貼合第三級消費社會有很大的關係。華為手機也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長期高度重視研發的結果就是造就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中國手機品牌,很多特徵是其它手機品牌所不具備的。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P9是華為手機的一個分水嶺

華為目前與其它品牌建立的最大的差異化特徵主要是三個:自主設計麒麟芯片、最強的信號質量、強大的拍照能力,這三樣是華為手機能夠不斷前進的最重要因素。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麒麟系列芯片為華為賺足了口碑

另外,華為手機近些年還在一些小特性上,比如18個月使用不卡頓、流暢性提升、GPU Turbo、方舟編譯器等,或多或少地逐步提升著華為手機的用戶使用體驗,這些其它手機廠商不具備的小特性,也都為華為收穫了不少的粉絲。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18個月不卡頓解決安卓主要短板

另外有人可能會提到愛國營銷,這一點對華為的銷量不可否認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未必是華為主動選擇的營銷策略,在美國對華為進行打擊而華為有沒有倒下的那一刻起,華為就被中國全體愛國者抬上了這個位置,現在華為就是想下來也未必能下得來。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別的廠家就是想到這個位置上去,也是非常難以做到的,現在能夠得到中國大多數消費者認可的國產科技企業,必須要有能頂住美國全力打擊不倒下的實力,這種能力的稀缺性甚至超過麒麟系列芯片的研發難度,有特朗普的代言也是華為區別於其它企業的很大的一個差異性特徵,而且一時半刻還沒有企業能夠替代。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特朗普的代言絕對是稀缺的

此上種種因素,共同造就了華為手機品牌相對於其它高通系手機品牌的特殊的辨識度,在第三級消費社會中很好地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因此華為手機的逐步崛起是合乎邏輯的。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P40Pro

小米手機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導致消費社會二級三級並存的現象,一二線城市進入三級消費社會的同時,三四線城市還處於二級消費社會的後期。

因此小米的性價比路線在三四線城市中還是有一定市場空間可以經營的,小米如果保持現在的產品定位不變,在未來幾年依然還可以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受到的其它品牌的競爭挑戰也在加劇,比如榮耀。那未來的小米應該往何處去?

  • 發揮性價比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小米的性價比優勢雖然在中國第三級消費社會中逐漸過時了,但是海外還有很多國家正處於第二級消費社會的初期,最典型的市場就是印度。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印度人排隊購買小米領取免費禮物

小米與其在國內耗費大量精力進行網絡營銷和互懟,不如儘快將資源往印度市場傾斜,憑藉印度龐大的人口規模和不斷髮展的經濟,以及華為/榮耀被禁用GMS的時間窗,小米牢牢把握住印度市場,就能把握住小米未來十年的世界第四齣貨量手機品牌的位置。

海外還有沒有處於消費二級社會的國家?只要有心尋找,絕不僅僅只有一個印度,所以,面對國外巨大的藍海市場,小米實在沒有必要在國內網絡上消耗過多的精力了,因為三級消費市場的消費者已經被充分教育多年,現在進行過度的網絡營銷其實有害無益。

  • 進一步發揮MIUI優勢

MIUI雖然只是基於安卓核心的一個UI界面系統,但是MIUI在剛剛誕生時,憑藉清爽的操作界面,符合年輕人審美的主題風格,收穫了很多年輕粉絲。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MIUI1.0在2010年發佈的時候,在當年中國的手機UI屆確實是相當有辨識度的存在,MIUI甚至是當年小米手機區別與其它品牌手機的最大差異點和競爭優勢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小米那5年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時期。

十年過去了,中國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已經時過境遷,同時MIUI的競爭優勢也已經被大大弱化,小米曾經的這個亮點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光芒四射,重拾MIUI過去的輝煌可以說是小米手機的當務之急。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MIUI最新版本

但是MIUI的前進方向到底在哪裡呢?方向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做出其它品牌手機做不出來的特性,具有小米顯著風格的特性。最近的MIUI12推出了過渡動畫和獨立窗口特性,算是小米在MIUI上比較好的一種嘗試。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MIUI12的過渡動畫

但是我們要牢牢記得,我們正處於第三級消費社會,小米模仿iOS的過渡動畫和與華為EMUI類似的獨立窗口功能,到底能不能打動中國這批見多識廣、身經百戰的挑剔消費者,我覺得非常困難,除了能夠愉悅一下米粉以外,既不能打動iOS用戶也不能吸引華為手機用戶轉去買小米手機,這就是現實。

但是小米試圖在MIUI上做出一些嘗試的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希望小米能夠持續投入人力進行探索,早日做出別人都沒有,讓人看了眼前一亮的優質體驗特性,這將成為小米未來提升競爭力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另外需要提醒一點,MIUI的安全性能力需要儘快加強並最好獲得國家級認證,這一點對未來的手機系統非常非常重要。

創造小米手機的獨特競爭優勢

小米要想在三級消費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希望在高端手機市場有所作為,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是必由之路。

其實一億像素就是小米手機的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先不論一億像素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提起國產手機品牌,一億像素就是小米獨一份的特徵。美中不足的是一億像素是由三星原創的,小米沒辦法做到全球唯一。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小米首發一億像素

如果小米基於當前的一億像素更近一步,比如獨立研發出1.5億像素甚至2億像素,並且將自己的相機優化到DXO評分130分以上,超過華為P40Pro真正霸榜DXO,同時又有非常好的拍照體驗,如果這些小米都做到了,那小米才是真正具備了一項別人都沒有的差異化競爭特性,才望高端手機市場走出更堅實的一步。

除了拍照,還有沒有其它別人都沒有的技術可以研究呢?不僅有,而且實在太多了,比如電池、比如新形態的顯示技術,小米敢不敢做手機裸眼3D?所以,在差異化技術研發這條路上不是沒有事做,而是要做的實在太多,小米需要將精力盡量從網絡上抽回來,儘快把精力都投入到這方面的研究上去,這些才是小米未來能夠進入高端並站穩腳跟的最為關鍵的要素。

華為手機的未來

未來手機想要長盛不衰是非常困難的,第三級消費社會的消費者最大特徵就是喜新厭舊,手機廠家必須不斷推出自己獨特的創新特性,才會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華為手機在過去幾年做得還不錯,那未來華為是否能夠持續推出創新技術,持續讓消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呢?

華為未來的那些新技術

華為在過去幾年以麒麟芯片、強大的5G性能、領先一代的拍照技術三大基礎能力,和每一年都推出的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技術,比如超級文件系統、18個月不卡頓、GPU Turbo、Link Turbo、固定時延引擎、方舟編譯器、不斷提升的系統流暢度等等,保持了消費者對華為手機的新鮮感,並且持續保持了華為手機區別於其他品牌的競爭優勢,這就是華為手機過去成功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穩定時延引擎使得華為手機流暢度不輸蘋果

那經過這幾年的不斷輸出,華為的彈藥庫是否已經打空了呢?以我對華為的瞭解,趙明說的技術過剩並不是吹牛,華為未來的創新性新技術,再持續輸出個三四年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在過去幾年,華為的主要精力除了不斷提升芯片設計能力以外,在系統層面還是聚焦於解決安卓已有的短板上,比如卡頓問題、比如流暢度問題等,沿著這個思路,安卓手機相對蘋果手機還有哪些短板未被解決的?比如安全性、比如用戶操作便利性、再比如界面的美觀性,華為的EMUI系統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EMUI10.1已經發布

另外,除了解決已有體驗痛點以外,華為2012實驗室還有更多新的技術儲備,有材料方面的、有電池方面的、有顯示方面的、也有摺疊屏甚至其它屏幕模式等等,單單我見過的好多華為專利,都足夠華為在未來幾年持續抓住消費者的興趣點。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背面環觸控操作

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華為還是會持續不斷地輸出一些創新性的體驗提升特性,持續地保持消費者對華為手機的新鮮感,在這一方面華為沒有太多可擔心的。

華為手機HMS生態建設持續艱難

華為未來幾年重中之重還是在於HMS軟件生態的建設,HMS成功則華為破繭成蝶成為實至名歸的全球第一手機品牌,HMS失敗則華為只能依賴國內市場和海外一些邊緣市場,長期處於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二第三位置上徘徊。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HMS是重中之重

那麼華為HMS到底是會成功還是失敗?其實大概率會處於成功和失敗兩者之間的位置上,一方面HMS在中國收穫大量用戶是確定性事件,同時海外一部分GMS滲透率不高的市場,比如土耳其、印度、非洲、拉美很多國家,華為HMS如果經營得當也可以收穫幾億用戶數量。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HMS和印度自主操作系統Indus OS達成合作

但是另一方面,歐洲和美國這些高端發達國家市場,GMS滲透率已經非常高,YouTube、Gmail這些應用的用戶粘性也非常強,HMS想要虎口拔牙難度非常之大,大概率只能吸引到很少比例的用戶使用。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Youtube海外有20億激活用戶

因此大概率HMS未來幾年的用戶量會持續地緩慢增加,但是一直又很難打入發達國家的價值市場,處於這樣的一種中間狀態,海外增加的這些用戶,基本可以保證華為海外一定的出貨量,讓華為手機在第二第三位置上徘徊。

華為的未來靠手機嗎?

華為HMS海外拓展難度之大華為心知肚明,華為未來的突破之路在哪裡,華為或許已經找到了答案。我們可以看看最近華為都做了些什麼,華為從EMUI10.1開始大力宣傳華為手機和各設備間的打通能力,比如手機和智慧屏投屏、手機和平板共享屏幕、手機和筆記本共享操作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手機與筆記本的生態共享

甚至華為手機和汽車也要共享計算能力和攝像頭、傳感器資源,華為推出了HiCar功能: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手機和汽車融為一體

並與30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協議,支持120多種車型,華為為了推進這件事情,甚至主動去獲得了世界最頂級的系統安全認證: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華為HiCar支持120多種車型

華為花費如此多的精力推動手機與各種設備的融合,其實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建立屬於華為的物聯網生態,利用的就是鴻蒙操作系統的微內核和分佈式能力,現在鴻蒙已經明確進入了電視、汽車、手錶、家用路由器等產品,手機暫時沒有官宣,但是沒有鴻蒙的分佈式能力,華為手機如何跟汽車共享軟硬件資源?

我們當前看到的其實只是華為棋局的冰山一角,要問未來什麼操作系統才是最大的操作系統,其實既不是個人電腦操作系統,也不是手機操作系統,這兩個操作系統都是給人使用的,用戶數量最多能夠達到50~60億的規模。

而未來的操作系統,則不僅僅是給人使用的,還要給動物、植物、機器人、工廠設備、工業產品使用,其連接數量保守估計會達到幾千億的規模,華為就算只在其中拿下三分之一的份額,這個操作系統的連接數量也會超過一千億,用戶量將百倍與Windows和安卓,而承擔華為這個戰略目標的正是鴻蒙系統,我們再重溫一下鴻蒙的這幾大特性:

中國消費社會已升級,華為手機危/機並存,小米手機或許方向錯了

鴻蒙的特性是為物聯網量身定製

華為在萬物互聯的生態上已經默默準備了數年時間,也許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當物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時候,萬物互聯使用的網絡是華為基站提供的5G連接、物聯網芯片使用的是華為海思的芯片、物聯網海量數據使用的是華為的存儲、大數據的AI計算使用的是華為昇騰生態服務器、而把這所有一切都整合在一起的則是華為的鴻蒙物聯網生態,華為真的幹成了這件事情的話,在千億連接的鴻蒙生態圈,幾十億連接的手機生態真的只是其中佔比百分之一的一個小生態罷了。

觀其行而知其意,華為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全都能夠指向這個戰略目標,HMS生態華為或許會做成一鍋半生不熟的夾生飯,但是華為未來的物聯網鴻蒙生態卻早已經巨輪起航。

所以,未來也許華為的手機業務會持續不慍不火,但是華為卻會一直前進下去,因為華為早就找準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抓住未來十年中國第三級消費社會的黃金機會,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體驗需要,希望中國品牌手機再創另一個十年的輝煌,讓手機進入中國品牌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