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要警惕私立學校野蠻生長


義務教育階段:要警惕私立學校野蠻生長


陝西西安,教學質量排名前五的都是私立學校,小升初搖號現場,堪比高考,都以上私立學校為榮,搖到了號,彷彿抓住了僅剩的救命稻草。

私立學校由以前的偏安於一隅,作為公立學校的補充存在,到現在如洪水猛獸一般登堂入室,穩坐當地教育的頭把交椅,應引起我們的警惕。

有的地方,奉行教育市場化,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大力扶持民辦教育,並收取不菲的費用。這種辦學模式,減輕了財政負擔,但實際上是政府在推責任。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必然辦教育會以營利為目的,將鉅額教育成本轉嫁到學生頭上,造成民辦學校各種費用,比公辦學校高出一大截,必然加重家庭負擔。

“公退民進”的現象愈發明顯,就難免有人要發難:怨不得別人,你們公立學校質量不行,辦的不好,那隻能去私立了。實事求是來講,公立學校因為其公益屬性,著實有著很大的難處,與私立學校競爭,就彷彿是被捆了手腳,而且還穿著小鞋的人,和一個輕裝上陣的賽跑,肯定是跑不過的。

平心而論,若論師資力量,公立不比私立差,私立學校的老師也是從公立學校高薪挖走的,若論硬件設施,有政府做背書,當然也不遜色於私立學校,薪資待遇,那的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這也是老師去私立學校工作的主要原因。但薪資只是表面,那究竟差在哪裡?歸根結底還是體制問題。

公立學校,雖說是一個學校,但儼然是政府的一個三級部門,更是是政府對老百姓的一個實體承諾,公立學校的公辦屬性,就決定了學校不能一身輕,上面婆婆眾多,安全,維穩,扶貧,投票,開會,幾乎只要國家要求政府部門有的任務,學校一個不落,而且還得保質保量。教學反而成了副業,搞得老師心力交瘁還不討好。

私立學校則不同,輕裝上陣,可以一門心思搞教學,公立學校不能幹的事,私立都可以,跨區域提前招生,免學費誘惑,高薪挖老師,上晚自習,提供住宿,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名聲在外,吸引更多的優秀的孩子來上學。

我以前就寫過,為了滿足不同階層的教育需求,允許私立學校存在,但決不能像外國一樣,私立學校是為培育精英,公立學校則是為了兜底,讓程度不好的學生有學校上就行。倘若這一觀念在全社會形成了共識,就失去了義務教育的初衷,極大的損壞了公平。若長此以往,公立逐漸萎縮,私立大行其道,最後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

義務教育階段,應限制私立學校的發展,同時也應該給公立學校鬆綁,改革,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但不能折騰,校內減負,把孩子逼進了培訓機構,使得老百姓對學校怨聲載道;縣管校聘,使得老師失去了安全感,惶惶不可終日,職稱制度改革沒等來,薪資待遇也沒提高,卻先失去了僅剩的穩定。改革,需要壯士斷腕,但不是斷自己的手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