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各地如何走出新路子

  在經歷了重點發展、基本均衡兩個階段後,我國義務教育正向優質均衡階段邁進,義務教育發展的重點如何由規模轉向質量,發展方式如何由提供物質保障、改善辦學條件為主的外延式發展逐步轉向以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學校管理等為主的內涵式發展?面對這些問題,3個月前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上,來自全國不同地域的教育局長們分享了各自區域教育發展的探索。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各地如何走出新路子

  用資源共享推進“人”的均衡

  目前鄉村學校、城鎮學校和城市學校在校舍和硬件配備上差別已不大,但師資水平的差距依然巨大,對此各地教育部門紛紛出臺了有關方案,大學區管理、集團化辦學等方式為“人”的均衡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經驗。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區教育局局長王媛在介紹學區化辦學、新優質學校集群化發展改革中談到,新區教育局以地域為劃分,形成了6大學區集群,有三大創新:變一對一為多對多、變橫向聯合為橫縱結合的合作模式創新,雙走校制、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創新,由學校人變為學區人的管理模式創新。該地以師生互動、課程共建、資源共享、文化互鑑形成了國學集群、俄語集群、陽光體育集群等,在這個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過程中以“一群一品”推動“一校一品”,兩個雙引擎項目達到了提質增速的效果。

  “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從組團互助、師資互動、資源互享的1.0版到規章同立、評賽同組、教師同研的2.0版,現在我們已經步入了課程共建、管理共體、多元共治的3.0版。”王媛說。

  對於教師流動問題,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副局長楊波在介紹本區域“人資共享”的經驗時指出,完善幹部教師交流補充機制面臨的問題重點是教師利益固化,難點是收入分配不公,教師榮譽機制缺乏統一的架構。

  針對以上問題,江岸區教育局推行崗位動態管理,實現“能上能下”,消除教師利益固化的“痛點”;突出“三出”原則,改革收入分配機制,突破收入分配不公的“難點”;大力表彰先進,講好江岸名師故事,來放大“亮點”。“三出”強調出工、出力、出績,按照這樣的原則進行分配。人資共享的關鍵在於交流,江岸區教育局不斷探索立足學區實現共享的交流,強弱結對的定向交流,以科學管理促進交流,通過中小銜接進行跨界交流。該區這幾年實現了區內1000多教師的全職交流。

  以改革創新激發“校”之活力

  “鄞州有三百多所學校,很大一部分是農村學校。隨著經濟發展,湧入鄞州的人很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對學校的有效評價和考核,通過評價來引領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局長王建平說。他認為評價改革能夠推動整個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

  學校評價改革如何進行?鄞州區教育局從三點著手,首先是“分類分層”,把全區所有的中小學、幼兒園分成五大類:優質的城區學校、近郊農村學校、邊遠農村學校、民辦學校、小規模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要生源的學校。其次做好“簡單考核”。由鄞州區教育局科室科長、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照上級相關要求,對各個學校年初的考核內容進行加、扣分。第三個關鍵方面是“捆綁考核”。對學校的考核結果就是對校長的考核結果,作為年底給校長髮考核獎的一個依據,同時學校考核獎與教師考核獎掛鉤。對集團化也進行了捆綁考核,讓集團化成為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的好辦法。

  “學校作為教育的基本單元和重要載體,激活辦學活力是影響教育內涵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以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突破口,堅持放活、管住、服務,釋放學校自主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區域的優質均衡發展。”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楊發君說。

  濰坊高新區依法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實現了“學校的事情學校辦、學校能幹好的事,政府決不干預”。堅持規劃引領,體現政策的連貫與發展的遞進,堅持專業引領,常態培訓、點對點指導、科研成果引進相結合,堅持評價引領,實施“紅線+底線+高線”三線評價機制。為學校自主發展破除障礙,堅持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建立“學校點餐、政府配菜”的新型服務機制。

  為促進區域教育發展,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從內部機構改革著手,將區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學校衛生保健所、電教館和教科所五個專業管理機構合併組建成教育發展中心。

  “區教育局負責統籌、制度設計、過程監督、意見收集等,區教育發展中心負責貫徹實施、過程管理,並提供專業分析或評估報告供教育局參考。教育局通過加強整個制度設計和資源配置指引,確保學校的整個辦學方向以及辦學情況的保障,教育發展中心通過教研、評價等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提升了學校的教育水平。”順德區教育局局長閔樂萍介紹道。

  以教育信息化促進辦學多元提升

  開闢現代化路徑,實現教育多元供給,推行開放型教育、智慧型教育、活力型教育是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近年來的探索方向。該區教育局副局長聶林丘介紹道,全區在推行“智慧型”教育中,全面升級區域內的硬件設備設施,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在江北實驗小學、涼水井中學、宜賓市六中等學校推進以信息化為手段的智慧型課堂,讓信息化深度融入學校信息化管理。涼水井中學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構建無邊界、無圍牆的學校改革創新案例入選《2017年中國教育藍皮書》。從2019年秋季開始,該區在10所學校,35個校點開展基於互聯網的鄉村公益課堂,每週開設音樂、美術、科學課等160多節,3300多名農村孩子受益。

  在區域教育硬件水平有所改善後,重慶市璧山區在內涵發展的路上,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質量的“核心要素”,將生長課堂作為提高質量的“主陣地”,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提高質量的“助推器”,近年來璧山區還承擔了全國的信息化工作會。

  重慶市璧山區教育委員會主任張忠談到:“我們期望通過教育信息化,優化資源建設、應用與共享機制,提升區域教育資源供給服務能力。提高網絡學習空間的開通率和使用率,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在網絡教學、資源共享、教育管理、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的應用。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教學中的深度應用,增強和改善教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優化教育管理與服務,深化教育大數據應用,提升現代教育治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