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坏学生”最知道感恩老师?

老师教学、班主任带班,其实就是和学生相遇、相识、相交、相知的过程,一般的班级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最能引起老师的关注。考试、升学制度促使整个教育体系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也一样。学习好的学生就被定义为“好学生”,老师对“好学生”当然特别喜爱、特别关照,他们也格外受科任教师的重视,而“好学生”的其他缺点和不足就容易得到老师的原谅与忽略,这其实有点“溺爱”的味道,这也多多少少透着不公平。

“好学生”总是享受班级最好的资源,比如他们会受到科任老师的喜欢,课堂被提问的机会多,“好学生”的试卷和作业也总是被先批阅,而且批阅得仔细,修改得详尽;“好学生”还会占据班级最好的位置,中等生和“坏学生”是望尘莫及的;“好学生”承担班级值日工作或其它劳动还可能比普通同学要少,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别的负担就要少些,这其实也是不公平的。虽然不公平,但实际上这些情况在各中小学是普遍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坏学生”最知道感恩老师?

“好学生”在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忍让中长大,就可能变得自私和小气了,等到这些学生升学或走向社会,有许多缺点和“短板”就暴露出来了,他们才明白当初老师的“偏爱”就像温热的慢性毒药,那时饮下的,药力在这时发作,他们往往吃了这个“亏”,转而对老师产生怨恨,还怎么可能感恩老师呢?

“坏学生”就不一样了,大部分老师对“坏学生”都不会轻意放弃,都特别“关照”,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和毛病,老师会经常批评、劝导、呵斥、责骂他们,甚至“修理”都是经常的,告状到家长那里,联手“修理”也是家常便饭,这部分学生当初对老师自然“恨之入骨”。

为什么“坏学生”最知道感恩老师?

但大部分“坏学生”虽然不爱学习,但他们情商很高,能力很强,等到他们长大后,混了社会后,特别是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后,知道老师当时的那些“惩罚”都是为了他们好,老师的“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和“良苦用心”才被他们理解,经常听到一些成人说:“当时要是某某老师不那样严管我,我就…… ”;“我之所以有今天,多亏了某某老师严管我”……这都是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感激,这部分人更知晓人情世故,因此,对老师更理解,更尊重,更加回馈老师。

班级最“安全”的是中等生,他们学习中游,也从没什么大毛病,老师对他们往往关注不多,这部分学生长大后,对老师的印象和感情也一般,师生最可能彼此淡忘,因此,他们一般也不会对老师特别感恩。

为什么“坏学生”最知道感恩老师?

学生的这些情况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示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教育,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的缺点不足,都需要批评指正,班主任要既能照看整片森林,又能照料每一棵小树,给他们剪枝,修杈,浇水,施肥。班主任千万不能有“只要班级无事我就不管不问”的想法,也不能有“哪个出问题找就找哪个,不出问题就拉倒”的“甩手掌柜式”的做法,那样是不能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的,那样将来学生也不会记得你,更不会感激你。

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是很长的,在一起朝夕相处,3年、5年甚至6年,几乎伴随学生整个青少年时期,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没有付出给学生很多的爱,没施给学生“点水之恩”,哪能指望学生将来对你“涌泉相报”?20年后师生由于长时间分别,彼此忘记,也很正常;如果学生对老师有长久的忌恨,个别的还有当街搧老师耳光的,想想都是很闹心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