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写在前面的话

万里长江水云阔。

在中国版图上,万古奔腾的长江宛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汇浩荡大海,连结起绵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港,一边是船行如歌大江流的壮丽,一边是集卡车穿梭不息的码头美景。

从沟通大洋的“顶水点”、中国内陆的“出海口”到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航运始终肩负着国家的期盼与希冀,更践行着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到2020年,武汉新港将全面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港担当,不负中央领导嘱托,不负全省人民热望,不负大武汉的城市荣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武汉港的快速发展,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突破成就,是无数武汉新港人戮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

心无旁骛,聚焦港口,做大航运,在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良将如潮,更需要工匠如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需要更加脚踏实地,传承匠心,更加奋发有为,凝聚起坚强的航运力量,谱写航运中心更宏伟的发展新篇章。

为抒写新港人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讴歌新港人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的扎实工作作风,进一步弘扬港口人的工匠精神,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推出“最美新港人”系列报道,武汉新港融媒体中心将走进基层一线港口人,走进码头,走上轮船,走进集装箱,寻找一个个平凡而伟大、为新港工作日夜辛劳的港口人,记录他们在烈阳下滑落脸颊的汗珠,定格他们冒雨坚守岗位的身影,记录他们勇敢追梦的姿态,定格他们孜孜以求的风采,传递不懈进取的正能量。


阳逻港一期码头岸桥操作手——殷林

沿狭窄的铁梯,爬24级台阶,换垂直电梯升到30米高空,到达一个不足3平米操作室。

坐在操作椅上,弯着腰。空中定位、着箱起吊、装车回移,仅用1分33秒,一个重达30吨的集装箱就从集卡车上转移到轮船上。一连串的动作轻快平稳,如行云流水,在空中滑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阳逻港一期岸桥操作手殷林,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十余载,吊起千万吨集装箱,成为中国内河最牛的金牌岸桥操作手,做到了全部安全零事故。

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初心不改,十年弯腰2万小时

岸桥操作手最大特点,就是每天弯着腰工作,殷林就有了一个绰号“弯腰哥”。

殷林坐在操作室黑色椅子上,身体向前屈成60度角,左右手各握着一个手柄。操控几吨重不停晃动的吊具,让它的锁头伸进集装箱四角上鸡蛋大小的锁孔,又快又准地抓住集装箱。完成起吊一个30吨重集装箱到落地,用时控制在1分半钟左右,过程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殷林做到这一步,用了15年时间。

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2003年,来自洪湖的殷林从武汉航运学校(现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舶驾驶专业毕业,一年后学校通知他被阳逻港一期录用,他十分欣喜,便暗自许下诺言:我这一辈子就和港口连在一起了。那年,他才19岁。

殷林是和阳逻港一同成长起来的。2003年以前,阳逻港这里还是杂草丛生。2004年2月9日,武汉国际集装箱公司运营的阳逻港一期开港运营,这是阳逻第一个码头,殷林也算是阳逻港一期的首批工人。

殷林最初安排在理货员岗位,具体负责港口来往货物的清点和记录。然而年轻的殷林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对门吊(货场吊装)操作产生了兴趣。殷林向领导递交了转向门机操作技术岗位的申请。

公司将殷林安排进入操作部学习RTG(场内吊桥简称)技术,短短一个月时间殷林便考取了特种设备起重机操作证,随后成为一位门吊操作手。

由于工作表现优异,操作技术精湛,2009年,殷林从36人的严格选拔中脱颖而出,开始操作难度更大的岸桥起吊机。

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

岸桥操作,和一般的机器驾驶还不一样,因为所有工作视线都在下面,需要低头作业。坐在驾驶室,只有弯腰60度,才能俯瞰全貌,才能看清操作设备。

殷林一天弯腰时间超过10小时,10年的岸桥操作,殷林弯腰工作的时间累计长达2万小时(没有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时间)。由于长时间弯曲身体,年仅35岁殷林患有严重的颈椎病。

如今的殷林已经是阳逻港一期码头上红人,他的技艺在中国内河港口属于数一数二的水平,在内河岸桥操作技术工人比武中多次名列前茅。2012年,殷林荣获第十五届“武汉市五一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曾经有其他码头公司邀请他加盟,被他拒绝了,他的话很简单,“我在这里成长的,我喜欢这里”。

曾经上级找他谈话,提拔到管理岗位,也被他推辞了:“一线更适合我,一线更需要我。”

殷林说,他喜欢岸桥操作这个岗位,会一直干下去,直到身体不允许时。

工匠精神,练就“一勾准”绝活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殷林用实际能力诠释了自己的岗位,“如切如蹉,如琢如磨”。

10年间,殷林练就了一门绝活——“一钩准”,绝在于他极高的“着箱准确率”,下手常常就“一抓准”,既省时又减少了对货物的碰撞,人称岸桥操作“百步穿杨”。

2009年,殷林开岸桥时间不久,就给自己确定了练出“一钩准”的操作目标。为此,每次作业完毕,别人去歇着了,他仍留在车上操纵“把子”反复练。半年后,几吨重不停晃动的吊具,让它的锁头精准伸进集装箱四角上鸡蛋大小的锁孔,毫厘不差,这一目标终于实现了。从此,在工人中传出了殷林“一钩准”的美称。

独门神技是如何炼成的?殷林憨厚地笑着说,只要自己坐在操作台椅上,抓住手柄,就什么都忘了,只想到怎么把箱子“啄”起来。

在集装箱班轮航运中,船东、货主最关心的就是班轮能否按照预期的时间到达港口,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装卸任务。如果货物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造成的损失要以每天几万美元来计算。港口的装卸效率和保班能力,在整个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东、货主在选择停靠港时,首先考查的是效率指标。而桥吊在整个船舶保班作业中又处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方面,殷林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和感受。

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殷林还练就另一门绝活——“无声响操作”。

桥吊是大型机械,很多司机作业中磕磕碰碰的现象司空见惯,既容易损坏设备或集装箱,又造成安全隐患。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殷林提出了“无声响操作”的标准,并亲自练习示范。“无声响操作”要求集装箱吊装作业时,从抓箱到落箱几乎没有声音。

一个集装箱加上吊具,至少也有二、三十吨重,把这样一个大“铁家伙”从地面吊起,再从几十多米的高空放下来,特别是有时还要放到20多米的船底。这种铁碰铁的活儿,要不出声响,简直不可想象!

但是殷林决心很大,他跟同事说:有人曾创造操作气锤打鸡蛋,汽锤碰到鸡蛋,鸡蛋却丝毫未伤的技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练成“无声响操作”?他通过操作车运行速度和吊具升降之间的变化来控制,熟中生巧,第一个掌握了这一操作技术,而且带出了一支能熟练掌握这一“绝活儿”的队伍。

宁波有家船公司在阳逻停靠时感慨的说:殷林的“无声响操作”简直就是“行云流水”。

最美新港人①——“弯腰哥”殷林:1分33秒吊起一个集装箱

近期,光谷一家公司的精密光电设备在阳逻港装船频频起运,每台设备数百万欧元。为防止振动,集装箱上专门安装有感应器,对操作流程规范化提出极高要求。殷林施展“柔术”,缓慢接触,轻拿轻放,货物提升时谨小慎微,平稳的操作,精湛的技艺,获客户点赞为“大师级专业水平”。

据统计,殷林一个小时平均完成45个的集装箱装卸,平均每季度完成1.05万个集装箱装卸,一年完成4.2万集装箱装卸,10年来完成42万集装箱装卸,15年来他自己装卸的货物已经达到超一千万吨,没有一起货物损坏事件,没有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先后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中国内河纪录。

采写: 汪文汉 罗慧芳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