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受增長動力減弱、貿易保護主義、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等影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同步放緩,發達經濟體中美歐經濟觸及復甦拐點,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分化加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素,需要特別警惕國際貿易體系改革風險、各類政治風險、債務高企風險以及市場劇烈波動風險。

1、發達經濟體增速下滑

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減弱。2018年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主要得益於減稅政策的正向作用。在減稅刺激下,個人消費支出、私人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個人消費和私人投資依然會支撐美國經濟擴張,但由於減稅刺激效果邊際遞減,兩大動力緩慢走弱,經濟增速將隨之放緩。減稅刺激、貿易保護、美聯儲加息等政策疊加,將對經濟增長將造成負面影響。減稅導致財政收支不佳,財政赤字和負債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長期增長不利。加徵關稅的滯後衝擊逐步顯現,“搶進口補庫存”行為不復存在,存貨投資明顯回落將拖累經濟增長。隨著美聯儲加息總次數增多,金融條件收緊對經濟的抑制效果顯現,企業投資擴張受到融資成本上升滯約,居民對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地產需求及耐用品消費逐步減弱。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美國經濟增速、物價水平及製造業PMI

美國經濟減速但不失速。2018年二、三季度或為美國經濟本輪擴張高點,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將迎來擴張拐點,經濟初步展現疲態或始於2019年下半年。儘管如此,美國經濟可能不至於失速,通脹溫和、就業相對穩定、房地產市場和居民債務水平表現良好,都意味著當下的擴張週期將刷新歷史記錄,同時也表明其已至尾聲。經濟發展的相對優勢是支撐美國經濟延續擴張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創新驅動模式增強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福布斯》發佈的“2018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百強榜單”中,美國有51家公司上榜,有8家公司佔據榜單前十名。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報告顯示,美國的年研發投入已經達到4960億美元,佔全球總研發投入的26%。另一方面,靈活的政策調控有利於平滑經濟波動。美聯儲12月的FOMC會議暗示2019年或放緩加息節奏,市場對加息導致經濟快速下滑的擔憂有望得到緩解。預計美國經濟2018年增長2.9%,比2017年加快0.7個百分點,2019年增速將放緩至2.5%。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歐元區投資者信心指數和製造業PMI

歐洲經濟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三季度歐盟實際GDP增速為1.9%,較2017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態勢明顯減弱。從經濟增長動力看,消費和出口的拉動作用不及2017年同期,投資的拉動作用則有所提升。預計2018年歐盟經濟增長2.1%,較2017年下降0.3個百分點。2018年末歐元區製造業PMI創2016年3月以來新低,投資信心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經濟景氣指數普遍走低,預示著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2019年內需仍是歐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隨著歐央行退出寬鬆政策且可能在2019年首次加息,內需的拉動作用將有所減弱。儘管歐盟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但由於貿易環境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2019年出口的拉動作用難以明顯回升。加上英國脫歐負面效應顯現、政策刺激空間有限、民眾不滿情緒上升、政治風險猶存,預計2019年歐盟經濟增長1.5%,較2018年明顯放緩。

日本經濟維持小幅增長。2018年前三季度日本GDP同比分別增長1.7%、1.4%、-0.3%,三季度負增長主要受自然災害影響,四季度工業生產轉好、消費和進出口增速反彈,表明經濟仍維持小幅增長態勢。預計2018年日本經濟增長1.1%,較2017年下降0.6個百分點。展望2019年,一方面,消費稅率上調對日本經濟衝擊有限,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擴張有利。另一方面,私人消費和私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夠強勁,出口仍受外部環境影響,勞動力不足矛盾日益突出,日本經濟增長缺乏韌性。隨著東京奧運會賽期臨近,基建投資拉動GDP的作用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放緩。預計2019年日本經濟增長1.0%。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日本經濟增速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日本出口增速和貿易差額

2、新興經濟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外部環境對新興經濟體干擾明顯增大。2018年新興市場製造業PMI持續走低,金磚國家中,南非的製造業PMI多個月低於榮枯線,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埃及、土耳其、墨西哥、馬來西亞的製造業PMI都已跌破或持續低於榮枯線。預計2018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4.8%。2019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受外部環境干擾明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對以資源生產加工和出口為主的國家有顯著影響,貿易保護主義和國際市場需求放緩則會放大這一影響。另一方面,隨著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趨勢在2019年扭轉的可能性較小,新興經濟體仍將面臨貨幣貶值和資金流出壓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不利於經濟平穩增長。預計2019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4.6%。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亞洲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

發展模式不同導致新興經濟體內部分化加劇。2018年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表現有所分化,以金磚國家為例,印度的經濟增速最高但金融市場較為脆弱,巴西的經濟增長雖好於2017年同期但面臨較大貨幣貶值壓力,南非則陷入了經濟增速放緩、資金流出加快、貨幣貶值加大等多重困境。2019年新興經濟體內部分化或進一步加劇,經濟發展模式不同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出口主導型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通常對外資依賴度高,容易受貿易政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內需主導型經濟雖然對內部政策和市場需求要求較高,但在應對外部衝擊時韌性更強,經濟發展較為穩健。未來,新興經濟體在平衡好外需與內需的同時,有必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構建內需主導型經濟增長模式。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亞洲主要經濟體股市情況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亞洲主要經濟體GDP增速

3、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四方面突出風險

總體判斷,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8%,2019年增速下滑至3.6%。其中,發達國家2018年經濟增長2.4%,2019年增長2.0%;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2018年經濟增長4.8%,2019年增速為4.6%。

相比於2018年,2019年全球經濟發展存在更多不確定性,四方面風險最為突出:

一是國際貿易體系改革風險。當前,多邊貿易體系改革愈發成為共識,但在如何改革方面存在諸多分歧,尤其在是否遵循現有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觀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觀點明顯不一致。貿易體系改革能否成功,將直接決定貿易摩擦長期走勢,對全球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影響。

二是明顯增多的政治風險。中期選舉後“跛腳的特朗普政府”面臨更大政策落地難度,“脫歐”協議草案投票推遲意味著英國“硬脫歐”風險加大,2019年歐盟機構領導人換屆選舉結果或不利於歐洲一體化鞏固,持續升級的地緣政治衝突或將帶來更大風險。政治事件疊加帶來的政治經濟風險不容忽視。

三是持續發展的債務風險。國際金融協會(IIF)發佈的全球債務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全球債務規模達到247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全球債務與全球GDP的比率超過318%。其中,美國政府債務與GDP比飆升至101%,加拿大、法國的非金融企業債務創歷史新高,新興經濟體的家庭負債增速明顯加快。從債務風險爆發的危害性和可能性來說,2019年發達經濟體債務風險爆發的危害性更大,而新興經濟體爆發債務風險的可能性正在增大。主要經濟體央行縮表很可能引爆部分國家的債務風險。

四是市場動盪風險。2018年四季度開始,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原油ETF波動率指數明顯上升,市場恐慌情緒不斷加大。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大、全球流動性收緊、全球債務規模擴大等都將加劇金融和商品市場動盪。股市、匯市、大宗商品等市場價格的急劇下跌很可能觸發金融危機。

何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2019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