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熱衷上老年大學 院校資源不均衡成難題

在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需求日益得到保障的同時,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加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獲。今年老年大學秋季開學後,“上老年大學要熬夜排隊報名”“熱門課程報錄比例令人咋舌”“老人不畢業,新人進不來”等話題引發網民關注和熱議。

院校資源不均衡

發展老年教育,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學習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國家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

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助力老年教育發展。2018年12月28日,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老年大學的基礎能力建設,推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開展老年教育示範點位建設,促進老年大學教育資源向基層和社區輻射。2019年2月12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關於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擴充老年教育辦學數量,明確建立多部門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老年教育辦學機構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老年教育機構服務能力的發展目標。

記者從中國老年大學協會了解到,全國目前共有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7萬多所,在校學員800餘萬人。老年大學的教學方式較為靈活,既有固定場所現場教學,又可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授課。在課程方面,老年大學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記者登錄某老年大學官方網站,發現該老年大學設有九個系所,除聲樂、舞蹈、美術等大眾熟悉的系別外,還包括保健、計算機等授課內容。

以招生對象劃分,老年大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面向離退休幹部招生,另一類面向全社會老年人招生。根據院校屬性,又可分為公立與私立。據瞭解,目前盈利性私立老年大學的成立門檻較低,僅需向工商局註冊即可。通過媒體報道和實地走訪,中國商報記者發現目前,我國公立與私立的老年大學資源並不平衡。

“私人辦學很可能會出現亂收費現象”“如果是私人辦學的話,課堂可能會變成老年保健品營銷學堂”……在中國商報記者採訪過程中,有多名老年人表示,因對私立老年大學存在各種擔心,公立院校仍是她們的首選。

“有關部門對公辦院校的財政補貼力度很大,私立院校則需自負盈虧。辦學場地的租金、水電費、員工薪酬等開銷巨大,許多私立院校入不敷出,只能關門大吉。”北京市順義區某私立老年大學一位教務處主任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表示,私立老年教育院校較高昂的學費與老年人習慣節儉的購買行為相沖突,許多私立老年大學因招生難及逐年虧損而選擇倒閉或轉型發展,而那些得到社會扶持、學費定價合理的私立老年大學才能受到老年人歡迎並持續經營。

“為解決私立老年大學招生難問題,社會資本在辦學過程中可以將付費主體轉向老人子女,由他們購買服務並贈送給老年人。政府也應在滿足老人對於繼續教育基本需求的情況下,繼續加大財政補貼,為民營老年大學減免稅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滿足差異化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趙崢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

教學管理當加強

“本校規定,女性年滿45週歲、男性年滿50週歲,身心健康能進行正常學習的老年人具有報名資格。學員需先通過本校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報名繳費,如未成班級則退回學費。報名時,學員可選擇多個學科和多個班級。對於年齡超過80歲的老年人,提倡視個人身體情況慎重考慮。本校實行一年兩學期制,每學期為四個月,放寒暑假。在招生方面,分為春秋兩季,春季開學時間為3月1日,秋季開學時間為9月1日。如學員有在假期上課的意願,學校會視具體情況靈活決定。”哈爾濱市某老年大學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學校的報名人員很多,秋季學期招生報名人數近8000人,但因教室和教師資源有限,有相當一部分報名者無法入學。

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該校學制多為一年制,也有部分課程為一期制,每一學科又細分為初級、中級以及高級班。每班班額也不同,少則30多人,多則近百人。多數學員能夠正常畢業,如結業後學員不願畢業,則需通過考試升入高級班。高級班學員結業後,如有繼續學習意願,還可重新報名。同時,學習不夠紮實的高級班學員也可重新報名初級或中級班。

據瞭解,目前老年大學的師資主要包括專家學者、退休教師、兼職教師、實習學生以及自由職業者等。“除鋼琴、芭蕾等個別課程,大部分課程的學費每年不超過200元。授課老師基本上都是專業教師,本校也設置了人才庫,納入符合錄用條件的備用老師。”上述老年大學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在教學管理方面,也有學員提出實際問題。北京市海淀區某老年大學工筆畫初級班學員李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她的授課老師是一名從小學畫的老藝術家,其作品在故宮也有收藏。“我熱愛繪畫,又遇到了好老師。我雖然還在初級班,但也想旁聽中級班的課程,可是卻受到其他學員的阻攔。”李女士認為,學校應當參與協調,在不影響正常聽課的情況下滿足老年人渴求知識的願望。“課程選擇多由學員自己決定,但有些學員對所學內容並不瞭解,許多老年大學不允許轉班,這也是老年大學課程調整不靈活的一方面”。

“我觀察到,有學員來老年大學上課只是為了消遣和湊熱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佔用名額不說,還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還有人在上課時不顧老師的教學安排,拿出自己的作品請老師點評,一節課僅兩個小時,這種‘意料之外的事’肯定佔用教學時間。這些問題都需要學校和班級在教學管理上有明確的紀律和要求。”李女士表示,老年大學應當設置考核機制,留存適者,清除混日子的學員,為更多渴望學習的老人提供機會。

“期待更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儘快出臺,為學員提供穩定長期的學習平臺。”李女士說。

(本文轉自中國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