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历来有所谓“天下三大行书”,先后次序分别是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北宋苏轼的《寒食诗帖》。这个排名,未必百分之一百人同意,但相信持否定意见的人也不会太多。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寒食诗帖》虽然不是工工整整,整幅的字大小不一,有的悬笔还故作夸张,一字占两字的空间,但还是一幅干净俐落的作品。前两幅却书写随意,字的大小不同、行列歪斜尤其次,就从表面看,两作修改涂抹的痕迹显著,或会被人觉得只是一幅草稿,或充其量是未完成作品,为何成为千古名作,排名还在《寒食诗帖》之上?

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了解一幅名作,除了欣赏作者的技巧以外,还须考究其创作背景。

《兰亭集序》瑕疵,反为成了不经意的自然的一部分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作品。先有《兰亭集序》的“文”,再有《兰亭集序》的“书”。文章记述了王羲之和友人一次在兰亭雅集的活动。活动的大概,文章的前半概括得很清楚,时、地、人、天气以至活动内容都一一列述,而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总结。试想,如果文章的内容就这样收束,有几高艺术技巧的创作者都不会写出什么震动人心的作品吧。

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但行文一转,由“夫人之俯仰一世”开始,作者刻划了他的感情怀抱:人生的喜乐,内容多样化,动与静不同,总有令人寄情之处。可是不管如何,人都不敌命运的安排,总要面对死亡的到临,这是令作者有“岂不痛哉”感怀的原因。

晋朝老庄思想盛行,很多人用这类思想试图参透、解释命运,但王羲之坦言“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种令人感到“悲夫”的人类命运无法突破,就只会延绵不绝,成为千古遗憾。文章由乐入悲,真正触碰到人的心灵的虚弱处。

王羲之在饮了几杯,挥毫创作的时候,内心世界应是荦确不平的。写这篇书法,没有想过要传世,只是把一时的感怀尽情抒述,所以也不计较下笔是否准确。全篇文字,修改、补充之处不少,例如“崇山峻岭”中的“峻岭”是补上的;修改之处也不少:“或因寄所托”的“因”字、“向之所欣”的“向之”、“岂不痛哉”的“痛”、“今之视昔”之后涂抹二字,接着“悲夫”的“夫”字也有改正。最后“有感于斯文”的“文”字更重笔重写。

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整篇作品,浑然天成、变化结构、转换笔法都随意挥洒,没有一个字可以挑剔。当中的多处修改,不是瑕疵,反为成了不经意的自然的一部分。据说王羲之在酒醒以后,过了几天,把原文重写数遍,但都没有在兰亭聚会时所写的好,可以说原创是匠心独运的佳构,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相同作品。

《祭侄文稿》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却是另一故事。论原作的涂抹修改,比《兰亭集序》犹有过之。整个作品有24行,看得到的修改之处就有9处,而且这9处修改,和《兰亭集序》不同。《兰亭集序》是文稿已定,王羲之的书法,是写错字的修改。颜真卿的作品,则显然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稿,所以写完觉得不妥,就即时删改,所以改写之处和原文有很大的出入,有些更着意涂黑,连原本写的是什么也不易看出。

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姪颜季明的草稿。文章追述常山太守颜杲卿(颜真卿兄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的事迹。写这篇文章时,颜真卿得知兄姪的尸体不知所终,只能寻获颜季明的人头,作者在得知噩耗时,如何感情如潮涌,可以想像得到。而书法也是气势磅礡,纵笔豪放,浑然天成。和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一样,颜真卿当然没有想到这件作品可以名垂千古。他不过是在感情极大的波动底下,把内心感受尽情用书法表达出来。全篇作品,就好像随著作者的思潮澎湃而出现,落笔可说毫不拘检。正因如此,写错的地方即时圈点修改,整行字有时略感歪斜,字体笔划亦浓淡疏密不拘。大概是愤怒时浓笔大字(如“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平静时幼行细体(“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特别写出了个人内心感情变化。

元人陈深赞赏这件作品“殆若天造”,原因是“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这里说“无意”,其实是艺术创作臻至化境的一种特殊状况。当然称得为顶尖艺术创作者,技巧已是出神入化,所欠者只是特有的创作环境和心理状态。王羲之和颜真卿,就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完成千古巨作。

为何草稿、未定稿都可成为书法极品?

宋朝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其实何止文章,放在一切形式的艺术创作中,都应该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