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看书就必须从第1页的第1行开始,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为止才行。但是阅读完全书之后,又仿佛什么都没看。

”在做阅读咨询时,大家经常会提到这个问题。


说到底,还是阅读理念的问题。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课本要仔细读,书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考试出题的地方。


对这一点,我记得特清楚,读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总是提醒我们要认真看书,即便是书上的插图和脚注也要一字不落地记住。多年的学校教育养成了我们一字不落的阅读习惯。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尝试各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来打破自己阅读慢的魔咒,发现多数快速阅读方法有一个共同点:提倡书是为我服务的,阅读一本书的目的是找到问题答案,没必要跟着作者的节奏走。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高效阅读》这本书以读者与书中内容产生共振(共鸣)为基础,创新出了“共振阅读法”。


作者渡边康弘认为,人的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而“共振阅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你平均用20分钟看完一本书,并且能让你在阅读的瞬间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制订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亮点可以用三个点来概括。


一、提高阅读力,首先要克服“不擅阅读”的心理。


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擅阅读,总是 “无论怎么做都没办法实现更快速的阅读”“完全记不住看过的内容”,“书的内容太难了,虽然都是用中文写的,但就是看不明白”。


不擅阅读的人有两个共同点:

1.认为阅读就是要一字不落地读,并记住这些内容,这样无形中就用了很多时间;


2.即便快速浏览,内容却感觉没记住,因为感觉内容没记住,又不得不重新回过头去读好几遍。


这两个点使得其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要多于他人,从而产生了自己“不擅阅读”的想法。


对此,我们必须对阅读这件事有一个新的认识。如果你想快速浏览一遍,就了解并记住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观点、作者的写作切入点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好比你去参加一个酒会,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你想要观察一眼,就知道这个人的品性、爱好、工作,显然不可能。


阅读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想通过一次性阅读就掌握所有信息,脑袋必定会“宕机”。


我们在进行第一遍阅读时,只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用眼睛看文字”这件事上即可。从第二遍开始,有侧重点地去阅读,将焦点集中在自己所关心的信息上。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整本书的都将存入到我们的大脑中。


二、共振阅读法,通过“5步共鸣”完成阅读。


“共振阅读法”的底层逻辑是让读者与书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出读者内心的声音以及被隐藏起来的才能。总共分为5个步骤,称为“5步共鸣”


简单来说,就是先确定阅读的目的,然后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接着随意地翻阅,再以“三幕剧”的结构去阅读,最后感应到书中的“能量”,并绘制出曲线。绘制曲线的时候,准备好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准备多种颜色的笔,不同的书读起来感觉不一样,笔记也使用不一样的颜色的话,一种读书乐趣也出来了。


步骤0:接触书本,明确自己的目的。

先从“记下书名”开始,依次按顺序在①~⑥的位置上记录信息。


①写下阅读的目的。

一边看书籍封面,一边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将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目的”一栏中。


②写下页数。

将书的“最后的总页数”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在三栏表格的右下方位置(包括书后的索引部分),再在左下方的位置,写上0或者1来表示最开始的页码,接着以大致三等份的比例,将分割的页码写在表格中间两条竖线的下方。


③写下作者的名字,绘制出画像。

在三栏表格的右侧上方,绘制作者的画像,或者是画一个“笑脸”的表情,也可以照着作者印在书的封面或者末页上的样子来画。只需要用30秒钟的时间快速地画一画就行了。


紧接着可以在其下方,绘制一个类似漫画里的“对话气泡”。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④随意翻阅,对书中内容进行大致浏览。

翻阅时速度要够快,以能发出翻页的声音为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也能感受到来自这本书的能量。


⑤将从作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简短地写下来。

在翻阅一番之后,暂时将书合上,回忆一下从作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

为了解决你的烦恼和问题,作者以书名为主题都向你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然后随机翻开一页,看看能从这一页上获得什么信息。把很快映入眼帘的一句话,当作是作者向你发送的信息,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样的内容呢?


无论什么内容都没关系。从那一句中展开思考,大胆想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将其记录在三栏表格右侧下方的“对话气泡”中。你能够想出的意思就是最佳的,不要试图去否认它。


⑥作者为什么必须写这本书?

接下来,试着去探寻作者必须写这本书的理由。在三栏表格的下方或者左侧下方,画上作者的画像或者一个“悲伤”的表情,同样也加上一个“对话气泡”。


然后重复之前的做法,先随意翻阅,感受来自书籍的能量,然后在整本书的前半部分随意翻开某一页。眼神停留在这一页上,以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句话为参考,想象作者必须写作这本书的理由,最后记录在“对话气泡”中。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完成步骤0的动作,需要花3-10分钟的时间,如果想要缩短时间,可以省略掉③④⑤⑥这几个环节。


步骤1:通过随意翻阅,让大脑“下载”信息。

一边保持缓慢的呼吸节奏,一边翻阅这本书。此时,双眼只需进行大致浏览即可。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步骤2:在三栏表格中绘制曲线。

①绘制线条。

左手拿书,右手拿笔。用我们的身体感知书的能量,然后将这种能量反馈到拿笔的手上,从三栏表格的“左下”开始朝着“右上”的方向绘制类似山谷起伏的曲线。


②在感兴趣的地方,标注6个以上的“↑”。

看着刚刚绘制出的曲线,找到6~8个感兴趣的地方,标注上“↑”符号。平均每一栏标注2个左右。


③写下页码。

预估一下标注“↑”的位置所对应的书中页码,然后写下来。在大脑中快速地想一下,这个标注“↑”的位置大概是书的哪一页。


页码即使是像56页、121页、228页……这样的随机数字也没有关系,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即可。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④确定优先顺序。

写好页码之后,我们还要确定其优先顺序。看着曲线和页码,心里想着哪个排第1位,哪个排第2位,像这样确定好各自的顺序。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步骤3:从曲线中感兴趣的那一页上摘出关键词。

在翻页之前,要再次看一下写在表格左上方的内容,确认好的阅读目的。


①按照确定的顺序,翻到相应的那一页。

并不是要仔细地去阅读文字内容,只需大致扫一眼即可。


②摘出“共振词汇”,将其记录到“共振地图”上。

在我们大致扫一眼的过程中,将映入眼帘的词汇记录到“共振地图”上。这些首先映入眼帘的词汇,就是作者与你展开对话的关键词汇。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步骤4:凭着感兴趣的关键词,带着问题去阅读。

先伸个懒腰,放松自己的身体并做深呼吸,以缓慢的节奏呼吸2~3次。然后保持这个节奏,开始尝试下面的内容。


①看着“共振地图”,找出自己感兴趣或者关注的点。

眼睛看着“共振地图”,重点放在步骤3所摘录的词汇上。然后,一边问自己“什么是我想问作者的内容”,一边寻找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重点词汇。如果找到了某个“共振词汇”,就要在“共振地图”上进行标记。


②用8分钟时间去阅读。

用8分钟的时间去阅读在①中所找出的那些“自己所关注的”或“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内容。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③调整呼吸,用5分钟阅读。

假设只剩下5分钟的话,想想自己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才能达成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再用5分钟的时间去阅读。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步骤5:基于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想法,制订出行动计划。


①制订行动计划。

用3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如何利用你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信息与想法,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行动计划。


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一周内”“三个月内”“1~3年内”的时间分割来思考,然后分别将其写下来。


首先,在制订第一栏中的“一周内”行动计划时,要将焦点放在“完成新的工作”或者“与他人见面”等方面。


接着,第二栏的“三个月内”行动计划,则要反过来花些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在”。


最后,第三栏“1~3年内”的行动计划,则应思考若将之前“一周内”行动计划中的某一项坚持下去的话,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②定好主题。

最后,我们还需要给行动计划拟定一个主题。人们无论是有了多么了不起的想法,最后总是会以“太忙了,以后再做”等理由而去拖延。


只有立刻就在“共振地图”上写下具体的行动计划,才可能为你的日常生活带来改变。一般一个计划72小时内不执行,就不会再执行了。总之,一定要制订一个现在就可以去做的行动计划。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三、共振阅读法,适用于阅读所有文字材料。


“共振阅读法”是通过一边绘制“共振地图”,一边与所读的书籍之间产生“共振”,来完成阅读的。就像我们与作者对话一样,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既然是共振、对话,那么也就不限制书的类型,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书籍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商业管理书籍、专业书籍、小说、漫画、绘本、外文读物、电子书、报告等都没问题。


作者写《高效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消除大家在“阅读”这件事上的心理阴影和无奈,成为你的最后一本“传授阅读方法”的书。


书中除了讲到了我和大家分享的3个亮点——如何克服“不擅阅读”的心理障碍、如何运用“共振阅读法”实现20分钟阅读一本书、“共振阅读法”的使用范围外,还讲到了如何养成随时随地都能快速阅读的好习惯,以及怎样通过选书和读书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


如果你和曾经的我一样,存在阅读一定要一字一句读、阅读速度总是提不上来的困惑,不妨读一下这本书。期待你阅读之后与我在留言区分享。


还挣扎在“一字一句阅读”中的你,一定要掌握“共振阅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