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對於很多釣手來說,很多情況下很多細節方面沒有注意,導致經常空手而歸,水域有些什麼魚,什麼情況下適合下鉤,這是釣手必須前期判斷的,以下幾點,是作為釣手必須學會的四個前提:

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1、嗅氣味:釣手垂釣前,必須蹲在岸邊且面朝風向,嗅一下吹來的風是否帶有腥味,或掏一些水出來嗅嗅有無腥味,若腥味濃,也就可以證明魚比較多。

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2、聽聲音:釣魚的水域,必須安靜,這樣的話,就可以聽到魚兒吃草發出的嚓嚓聲,魚追小魚及魚躍出水面的響聲,都說明此水域有魚,宜垂釣;若是魚在水面浮頭嚼水,發出“吧嗒”的水聲,表示水底雜質多或氣壓下降,魚兒在水中陽氣不足,說明此水域雖有魚,但是魚不會吃釣。

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3、摸溫度:摸水中的溫度,垂釣的最佳水溫15-25℃,用手摸摸水面,若水溫冰冷,說明不宜垂釣,甚至可以用溫度計測溫度。

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4、看顏色:一般情況下,水色清澈,則魚不多;水色渾濁,魚兒不容易發現釣餌;清中帶濁是垂釣的最佳水色。根據不同的水色,可以判斷此水域大概的魚兒品種,深褐色,鯽魚多;淺黃色,草魚多;黃橙色,鯉魚多。無風時,若沒有一點波紋,說明水下無魚或有魚不吃食;或水面時有魚跳躍,或找出水花漩渦,這是水下有魚的信號,若小魚突然四處逃散,水面有隱約的波紋出現,便可斷定水下有魚。當發現水草枝葉殘缺不全,甚至“寸草不剩”,暗示水下有食草性魚種;若岸邊的草叢其他垂釣者踩踏的痕跡,說明此處水域適合垂釣。

釣手做好四點,能讓魚兒“願者上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