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如果是喜欢阅读小说演义的读者们,一定对一种物品不陌生,那就是蒙汗药,《水浒传》,著名的智取生辰纲片段,晁盖等人抢劫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蒙汗药可以说是立了大功,他们被骗喝下蒙汗药的药酒,一时半会就倒在了地上,挣扎不得,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晁盖等人将十万贯珠宝推下山去,无独有偶,宋江、鲁智深也都中过蒙汗药的毒。

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因此在水浒当中,蒙汗药成为了黑心酒店必不可少的物品,在其他的小说里面,无论是七侠五义或者是隋唐演义,都出现过蒙汗药的场面,这或许让人好奇,这个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蒙汗药究竟是啥?它的配方又是什么?

其实说简单也简单,成分就连小孩也知道,它来自于华南的农村地区,广西最为多,名字也是多种多样: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狗核桃……名字普通,而且十分常见。

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这些植物的统一学名,叫做曼陀罗花,生长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它很不挑剔,对栽培的要求不严格,也有较强的干旱能力,曼陀罗花呈现喇叭状,色因品种不同而呈白色、红色、紫色等,花萼筒状,稍有棱裂。

就是这种植物,却怎么能够做出蒙汗药来呢?实际上最初它并没有蒙汗药的概念,反而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不觉痛也。”

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由此可见,曼陀罗花有着麻醉的作用,而宋朝时期的司马光也在《涑水记闻》记载一则以曼陀罗花作为蒙汗药的埋伏案:“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根据现代的科学表明,曼陀罗花之所以能够让人失去意识,是因为它里面含有的生物碱主要成分东莨菪碱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这种物质也被广泛地使用到临床医学的麻醉当中。

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但是曼陀罗花会像小说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吗?民间倒是有误服曼陀罗花中毒的事件,但是无论轻症还是重症,都是至少在20分钟出现反应,包括头晕、眼皮重、不说话、站立不稳等症状。但是根本没有小说那样夸张,因此大部分人都知道曼陀罗花就是蒙汗药的成分,可就是做不出来。根据推断,很有可能它也是小说所杜撰出来的产物,毕竟现代的麻醉都没有曼陀罗花那样的效果。

古代的“蒙汗药”配方是啥?成分小孩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出来

而北宋的沈括在《补笔谈》中写道,如误服,一种叫“坐拿草”的叶子可以作为蒙汗药的解药。而有些地方解毒的方法更是简单粗暴,直接一盆凉水浇在脸上。根据《广西志》记载:“曼陀罗人食之则颠闷、软弱,急用水喷面,乃解。”

当然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小心误食什么植物,出现了中毒症状的话,及时去医院就医才是最正确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