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当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我以前不知道自己原来不是纯事业取向的人。因为我发现,自己承压能力一般强,每当我自己的身体发出一些信号的时候,我就会从心理上感到长时、强压的工作痛苦。有的时候是抱怨,有些时候的半夜哭泣,做恶梦,甚至最后一根阶段,开始重新投递简历。

这段经历给了我什么启示?教训肯定是有的,比如说,付出和收获的比例,多做一个小时就多一个小时的经验;要学会自己去主动要求,比如说升值加薪,尤其是女性,一定要有勇气去为自己争取,不要等别人来给,在职场上,如果你没有主动争取,那么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那么被不如自己的别人压在下面,或者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就不要抱怨;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不是为工作服务的,也不是为金钱服务的,而是为幸福感服务的。

工作对我们的价值,一个是挣到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金钱保障,另外一个就是追求自我实现

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工作让你长时间筋疲力尽,痛苦压抑,那么不如另寻一份轻松惬意的工作来做,因为其实你并没有handle这种压力和强度的能力:当一个人感受到工作超压的时候,首先是自己去调节,迎难而上,第二步,是与上级沟通,找到平衡自己的付出和公司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说明你无法解决问题,一个问题你实在无法handle,要么离开,要么做到崩溃在离开,相信前者更加人道一些。

当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在毕业之后的这半年中,通过慢慢的学习,我终于知道原来是人要诚实地面对“并不是每件事情我都能够handle得优、并不是靠努力就能够做到一些”的现实。

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作为渺小的个人,你的专业知识有限,你的人生经验有限,年轻人膨胀的欲望和热情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还是不行,那么算了。比如说碰到一份高薪但是高压的工作,心理面不喜欢,身体接受不了,就不要强迫自己为了钱去牺牲快乐。现在职场版里很热乎的一个关于投行的帖子,追的都是年轻人,观众大部分都是典型的只看收入不看背后辛苦,所以可见,年轻人的盲目,对钱的盲目崇拜,对人生定位的盲目,对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的盲目,很容易让其迷失方向,对现状不满的概率极高,个个都极不安分。

当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最近在看原研哉的《设计的设计》一书,讲一个日本的“成熟文化”话题,说,“一个国家的高速成长期很像是一个人的青春期,而日本,已经经历过了青春年代,不论是经济或文化都会走入成熟期,处于成熟期的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幸福并不是只能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中找到。”原研哉的名字,与muji设计委员会,日本世博会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但是大师终究是大师,讲的话句很有意思。一个国家的审美意识和心理,与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一个不够富裕的国家,不会有一种相应的富裕的审美观,一种成熟的优雅的审美观,更可能出现在一个体制和经济相对成熟的社会。想到国人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的粗放型,我们对金钱的追求。我们对物质的追求。我们这个社会对成功的狭隘定义和追捧。完整地体现我这样的以为自己有着相当好的文艺和审美意识的年轻一代身上。

当我把生活、工作、审美意识、成熟度集合起来考量自己的时候,我看到自己身上那种浮躁和不安,这种特征是在这个时代中,一个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国家的年轻人身上的特征,这种特征,由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普遍缺乏信仰、人际逐渐冷漠、失去传统文化而急功近利地去逐利(美曰其名professional的商业化)的推波助澜。

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的年轻人,我并不想做什么批评。因为对于大环境,任何一个人都是无力的。和同代人之间讲得最多的是什么?上什么大学?去什么国家留过学?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工资如何?谁谁谁,找了一个什么样的男/女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开始买房买车?生了孩子,要去哪种学校、有哪里的户口/国籍、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存款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我与我同学/同事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挡也挡不住。当我在pwc的高中同学告诉我自己拿到了上海市户口、并且开始独立还房贷的时候,的确,要提出一些类似于“你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的话题是困难的,你只能回答“前段时间去香港出差”、“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遇到了某某神奇人种”等作为一种得体的对答,交流的砝码。虽然我自己不喜欢,但是你必须主动融入环境。是的,绝不是被逼的。

而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审美观。

当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我曾经想过一种惬意的生活,比如去乡下小镇整一个农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庭院里种上各种果树和花朵,池塘里养鱼和鸭子,找一个相爱的人过平静幸福的小日子。但我深知这只是我的想象,一个静止的美景,而生活是动态的细节化的,生活不仅仅是几只漂浮在池塘上的健康的鸭子就能够代表的,生活中,你会生病,会永远对老板付出的薪资不满,会食欲有时好有时差,会对电视上编撰的情感故事落泪,向最亲爱的人发脾气,等等。所以,接受现实,你身边的人,都在忙碌于房车、家庭、升职加薪;你所处的环境,社会是浮躁不安的,是不成熟的缺乏深沉的审美意识的,那么你身上永远都会有这些缩影。你又有任何不同之处吗?相信不会太多。

任何人都拒绝随波逐流,但是你没有办法避免落入俗套,要么就付出代价。

但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付出代价吗?可能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绝对不会比你想象的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