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积极废人」,是最近很火的一个词,它指的是在心态上积极,在行动上废人,晚上想好千条路,白天起来走原路,这种不断给自己希望,却又一次次让自己失望的人。

三年前,我刚进大学,每天晚上校门口的烧烤摊都有我和我朋友的身影,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很好笑:


我们总爱在晚上撸串的时候谈生涯规划,人生格局,都是看过几本书的人,吹牛来头头是道。


但第二天早上醒来,睡过第一节课,又会心照不宣的避开昨晚讨论的一切蓝图,冥思苦想的只有“中午吃啥?”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说起来,为什么现在这种“积极废人”的心态会成为常态呢?

我反思总结了很久,发现了这几个原因:


最小阻力陷阱

「最小阻力路径」是物理学的名词,它是说所有物体,都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运行的。包括人的本能,也总是会选择那个具有“最小阻力”的路径去做。

比如,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烧脑,但读《霸道总裁爱上我》网络小说就容易得多了,一般人周末躺在家一天就能读完两本。

思考明天怎么安排学习计划很头疼,但思考晚上吃什么就容易得多了。当代大学生,真的宁愿想一下午晚上吃啥都不愿意想想后天的考试怎么复习。

这就是“最小阻力路径”,它让我们习惯于去选择那些更容易,阻力更小的事情去想,去做。

而现在的大数据社会,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给我们想……

想好了晚上吃啥,也还能想想吃完去哪蹦迪,想好了去哪蹦迪,又能想想明星八卦,想好了八卦,还能想想最新的综艺,想好了综艺,又还能想……反正就是轮不到想怎么学习。

每次我爸说我没他年轻时勤奋时,我都很无奈:“啊那是因为你年轻时除了干活都没什么能想的啊!”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这样是很危险的,如果长期只想这些肤浅的事,我们就会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那么如何克服最小阻力路径的陷阱呢?

很简单,现在我告诉了你「最小阻力」的原理,所以你一定能意识到:“原来这是我的本能反应,我总会选择最容易的事情去做”。此时,你就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那么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有这种认知之后,刻意选择阻力较大的那个路径。

也就是说,当你意识到根据「最小阻力」的法则,你现在想看一本网络小说的时候,那你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一本需要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书,比如《白鹿原》来看。

当你意识到根据「最小阻力」的法则,你现在去想晚上吃什么的时候,那你偏偏要去想想明天的学习计划并列出优先级,等思考完这个问题后,再去想晚上吃什么。

听上去真的有点反人性啊,但是相信我,你一定要试试,效果会很显著。

等你习惯了这样反向思考后,你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别人都在deadline前一天救火时,你反而可以做一些快乐的事。乃至养成“延迟满足”的好习惯。


好啦,下面我还要说一个最最重要的点,很多人会沦为“积极废人”,都是中了下面这个招。


无本之木

讲真,没有人喜欢立了flag后被打脸的感觉,很多人放弃自己的计划,其实都是不知不觉的。因为……

「忘记了」

我之前在每天晚上睡前都会给第二天的自己立很多flag,什么明天要写一篇文章啊,学两个小时的python啊,早起晨跑啊……

结果第二天我直接睡到十一点,起来玩会手机,吃个午饭,刷会剧,回回微信又该吃晚饭了,吃完洗了个澡打会游戏又十点了,直到睡前安详的闭上眼,才似曾相识这个场景:

嗯?我是不是今天又没学习?

不是我懒也不是没动力,是我真忘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而且据我观察,还真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大家心照不宣的都特别健忘。

无本之木的意思,就是指没有根的树。如果我们给自己设立的目标都扎根不稳,那肯定是没办法在行动上开花结果的了。

但很奇怪啊,为什么我们对计划会这么容易忘呢?

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的误区,都是喜欢用时间来建立习惯。比如「我今天要背100个单词」「我今晚上要读50页书」……

但是,用时间建立习惯,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没有参照物提醒。

你想想,这个计划并没有和我当前的任何生活场景挂钩啊,虽然我计划过了,但如果我不做也没有影响我今天的生活啊,和我平时该干嘛干嘛也没什么关系?

因为时间是一个平常人不会去注意的东西,所以,用时间来做计划,就很难成为一个能让人想起来,并去行动的线索。

除非每隔一分钟就碎碎念一次“我今天要背单词我今晚上要读书……”,不然很容易就会把这事忘掉了。

虽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你可以——

1、把第二天要做的事记在便签里,再设置个定时提醒。

2、写在便利贴上直接贴在床头,第二天一睁眼就能看见。

不过想起来是一回事,啥时候去做又是一回事了……

所以这里再教给大家一个更加好用,更加能够激发你马上去行动的方法——


以50%旧换50%新。

这个方法的意思是:把一半的新计划,放在一半的旧动作后面。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我切身体会,新的计划很难融入旧的生活,所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新计划放在旧动作后面,慢慢让自己把他俩给联系起来。

我们没办法和陌生人一下子做朋友,但如果是你的老朋友带来的新朋友,虽然一开始还有点别扭,但还是可以慢慢成为朋友的。

教你一个万能句式:「我一……就……」——“我一经历A事,就去做B事。”

比如:「我早上一醒来,就摸过床头的书看十页」「我一打开微博,就去学习半小时」。

相比起「我今天要背30个单词」,「我一刷朋友圈,就先摸过单词本背30个单词」就会让人容易行动得多。因为“背单词”这个新动作,和“刷朋友圈”的旧动作产生联系了。

这个行为的意义,在于将新动作和旧动作进行挂钩,不断加深自己去做这件事的动机和印象。

给你分享几个我的以旧换新句式:

我早上一睁开眼睛(旧),就摸过床头的单词本背30个单词(新)。

我一开始刷微博(旧),就关掉手机去写完今天的文章,写完再刷(新)。

我晚上一躺在床上(旧),就在脑子里先复盘一遍我今天有进步的事(新)

真的很好用,但前期一定要先多暗示自己几次,可以借助便利贴、备忘录、闹钟等工具提醒自己,等过几天养成习惯后,就可以靠条件反射来约束自己去行动啦。


做明日预设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很多人浪费掉的时间,都是在反复纠结在接下来该做什么的事情上挥霍掉的。我以前经常纠结一个小时去想等会该干嘛,然后实际做那件事就用了20分钟……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明日预设」的方法,你可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脑子里先想一遍明天的学习计划。比如:

“明天早上八点起床后,先练十五分钟的瑜伽,再看十分钟的书,把今天上课的课后作业完成。”

这叫做「预设动作」,即提前在大脑中埋下一颗「预约学习的种子」,等到这个预设的条件达成时,就会自动触发你的下一个动机。

于是,当你第二天“八点起床”的这个动作发生之后,你自然就会准备去做“先练十五分钟的瑜伽”,做好瑜伽后,又会自动触发“再看十分钟的书”,如此你根本不需要再重新调用认知资源,重新想下一件事该去干啥,因为你已经提前决定好了!

而我亲身体会,这个预设动作在睡前做效果最好,一个原因是你可以回顾一天,做个总结:

我今天的学习效率怎么样?我做事节奏是什么样的?我又浪费了多少时间?

这样就方便你在第二天的安排中,改进优化。

另一个原因是,人的自我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而这个预设时间埋得越久,暗示性就越强,头一天就已经想好的事情,往往第二天就会非常自然的去做了。

另外积极废人还有一个成因,就是喜欢在行动之前过多的表达,也就是在做之前就喜欢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别人,试图通过立flag从别人那得到“哇,好厉害”的反应,再用这种快感,弥补自己其实懒得去做的真实想法……

当代“积极废人”:心态积极,行动废人,收好让你改变的4个诀窍

所以如果心中有了什么计划,真的不要轻易告诉别人,因为当你从别人那提前预支了认可和夸奖后,真正能去做的动力就很弱了。俗话说,闷声干大事。

写到这里,也希望你明白,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童年那个时间的富翁了,不再做什么都可以等,都可以拖,仿佛时间一直都使不尽。

所以我希望你,从现在起就开始做,一点点做,从最差的开始做,把时间用在琐碎的进步上,而不是一直都在尝试开始。


作者简介:柴桑,gap year 中的90后自媒体作家,知乎获赞 34w 干货答主,自学成瘾,间歇修行,始终思考。今日头条平台原创作者,专注思维提升与个人成长,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