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口糧六成靠自種 進口糧食約佔一成 進口糧食並非因缺糧,多重因素導致進口需求短期擴大

走進廣州市某生鮮超市糧油區域,大米類商品琳琅滿目。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到產自國內黑龍江五常、廣東江門、韶關等地的大米,還可以挑選產自日本、泰國等地的進口大米。雖然進口大米平均價格水平更高,一袋4.5公斤重的日本越光品種大米價格達到149元,但也有顧客願意買單。

“廣東人約六成口糧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另外三成是從國內糧食產區調入。”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吳津偉介紹,廣東人多地少,但仍保持有不錯的糧食生產能力,目前進口糧食約佔一成,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消費多樣化的需求。

不過,受疫情影響,我國糧食生產局部受到一定影響,糧食進口短期需求出現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1—2月經廣東口岸進口糧食340.3萬噸,比2019年同期增加23.2%。

走一線

各大超市在售進口大米佔一至兩成

嘉吉中國區穀物和油籽交易董事總經理周密告訴筆者,穀物部分我國自給自足並有剩餘。考慮到消費者對口味和風味的需求更細分,我國也進口泰國香米、日本大米、越南糯米,以及歐洲小麥等不同的品種。儘管進口糧食整體價格水平較高,但隨著國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高,近年來亦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東北大米平時吃得多了,這次買袋泰國香米換換口味。價格是會貴一點,但還能接受。”消費者梁阿姨說。

筆者梳理發現,在廣東多家大型超市,在售的進口大米佔比普遍在一至兩成之間。

“我們的東南亞大米在廣東賣得最好,佔比超過兩成。”盒馬鮮生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國內也有大米直採基地,主要是在東北地區,產品有黑龍江直採的五常大米、吉林的小町米等,備貨充足,大米價格也因此較為穩定。此外,盒馬鮮生在3月中旬的時候就與進口大米的主要品牌達成了備貨協議,備足未來半年的貨量,以應對疫情帶來的糧食供需變化。

百佳永輝超市在售進口米品牌佔比也有15%,此次國外疫情暴發後,價格暫未出現上浮。企業負責人表示,會在門店端、物流段、外倉端等不同環節,做好米麵糧油等民生商品的貨量儲備,並定時覆盤,滿足門店的商品需求、價格穩定。

廣州華潤萬家門店進口大米佔比為19%,華潤萬家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供應商供貨正常,貨源充足,價格波動不大。“接下來華潤萬家將按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備貨,消費者們無需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的問題。”

探需求

多元化糧食產品帶來調整餘地

據統計,今年1—2月經廣東口岸進口糧食340.3萬噸,比2019年同期增加23.2%,各類型企業進口均有所增長。廣州港南沙糧食通用碼頭分公司方面透露,該企業今年一季度共接卸外貿進口糧食53萬噸,同比增長87%。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我省地方儲備糧規模1075萬噸(原糧),可滿足全省常住人口半年口糧消費需求。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7—2019年,每年經廣東口岸進口大米依次為261萬噸、207萬噸及167萬噸。去年經我省口岸進口大米即使全部用於我省口糧消費,也僅佔我省全年口糧消費的13%。

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糧食經濟研究員鄭文慧指出,隨著膳食結構升級,口糧消費佔比有下降趨勢,可選擇的品種趨於多元化,調整餘地也就更大了。

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由於國內外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糧食進口短期需求出現增長。

一方面,今年疫情的蔓延及防控確實對我國部分地區糧食生產進程造成一定影響。“東北地區水稻理論上應於2月20日前後完成水稻種子下放,從疫情發展和實際備產情況來看,部分地區一季稻播種受到影響。”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玉米作為酒精、膠囊等醫用物品的重要原材料,前段時間對酒精等醫用物品需求激增,也加大了玉米加工企業供貨的壓力。與此同時,根據中美雙方簽署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專家預測,隨著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工作正式開展,從美國進口糧食尤其是大豆將呈現增長趨勢。

看趨勢

全球向中國出口裝運數據都平穩

“油籽作物價值更高,長途運輸成本攤薄比例更低。在我國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大規模進口油籽作物,比如大豆,菜籽,是更為經濟和環保的選擇。”周密介紹,消費者對動物蛋白的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作為主要蛋白飼料原料的大豆進口量增加到每年約9000萬噸的水平。

“在全球經歷了連續5—6年的糧食豐產之後,現在主要農產品的國際價格都處在低價區間。”周密表示。來自海關的數據印證了這種說法。今年前兩個月主要進口糧食價格均有所下跌。其中,稻穀和大米的平均價格為3754元/噸,同比下跌11.5%;大豆、玉米平均價格亦分別下跌了8.7%、2.3%。

“目前公司原糧儲備充分,足以滿足新糧產出前的生產加工需求,集團所有糧食加工的工廠現已全面復工,全力保障市場供應。”益海嘉裡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米麵油等民生物資的生產企業,會密切關注疫情期間市場發展動態,做好市場供應。

為了確保國內糧食市場供應穩定,廣州海關加快進口糧食通關速度,推行“零延時”“零滯留”“零等待”通關服務。對船舶裝載進境散裝糧食進行評估,符合條件的直接靠泊檢疫,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和行政成本;同時還建立了綠色通關機制,設立實驗室檢測“綠色通道”,對需等待實驗室檢測結果才能放行的貨物優先安排人員查驗、抽樣,送實驗室優先安排檢測,縮減環節和時間。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大宗農產品整體價格偏低,但仍能吸引到額外的需求,目前全球向中國的出口和裝運數據都比較平穩。”周密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