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毛病都是想出來的,要培養正念、正思維

煩惱毛病都是想出來的,要培養正念、正思維

日思夜想、胡思亂想、想出焦慮、想出糾結,左思右想、前思後想、想出痛苦、想出麻煩,想入非非、胡思亂想、想出煩惱、想出毛病,幻中逐幻!空花泡影不除,妄想此心難降!我們的頭腦有個最大的慣性,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想、想、想,不管是有用沒用,和自己有關無關,都會停不住地想。有的人更是特別愛“上腦”,以“想”為享受,不知不覺地陷入“想陰”。你看那些總是皺著眉頭、目光迷離、若有所思的人,基本都屬於這一類,外號“上腦怪獸”。

可以說,絕大多數多身心的毛病,都是想出來的:想得太多了,就患得患失,破壞了心靈的安寧;想得太多了,就面容無華、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想得太多了,就萎靡不振,寢食難安;想得太多了,就內分泌失調,長痘痘生疙瘩;想得太多了,就疑神疑鬼、恐懼不安,乃至產生抑鬱;想得太多,百病從心生,罪業也由之而起。“心生便是罪生時”,妄想是最壞的東西,想多了,使我們背離真實,使我們原本的清淨心蒙上了灰塵。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在《信心銘》中說,“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妄想本來就是虛幻的空花,我們卻以幻為真,時時都跟著它轉,搞到頭昏腦脹。如果你是這樣,菩提一葉建議你花上一天時間,跟農民伯伯去地裡幹活,保證你手腳痠痛但神清氣爽,因為在體力勞動的時候,念頭自然就少了,這正是最好的休息。《心經》上說“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陰,我們修行就是要破除五蘊之陰,其中一個就是“想陰”。

煩惱毛病都是想出來的,要培養正念、正思維

一個心胸開朗、思想單純、心安理得的人,一定容光煥發。而一個心思重重、患得患失、表裡不一的人,就面如敗灰、眼神散亂。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首先就不要胡思亂想,要做到“善護念”,時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這麼說,我們就不需要思想了嗎?當然可以想,“想”是我們生活工作中必要的工具,但必須如法地“想”。佛說“八正道”,其中就有“正念、正思維”。

什麼是正念?唸佛念法念僧念菩提。什麼是正思維,正大光明地思想,發心正、有主題、有目標,絕非胡思亂想。我們無論是為自己的事業、工作或者修行,發心都須無私無我、利益群生,並且在想的時候就集中精力、清楚明白地想出一個結論,然後就去行,做出一個結果來,避免無用的空想。反之,如果我們是私心自用、想入非非的妄想,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晦澀暗淡的心態,活得很疲累,對於修行而言,更是一大障礙。

佛陀在《楞嚴經》中說到如何斷除“想陰”:“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惟一精真。”當我們通過禪定修習,達到“想陰盡”的時候,妄想雜念就斷除了。無論是醒是睡,寤寐一如,時刻都能保持清明的覺知,看世間一切萬物,就好像鏡子映現一般,了了分明,又沒有一點粘滯。

煩惱毛病都是想出來的,要培養正念、正思維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至人用心若鏡”。“想”就是分別、分別即妄想;真正的用心就如同鏡子一樣,美女來美女現,恐龍來恐龍現,沒有分別取捨、如實地照見。這就是從“想”到“覺”的提升:對身心內外的一切境界,都清明瞭知,又能保持一念空明,不打妄想。正如《維摩詰經》所說:“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禪師們對於妄想是深惡痛絕的,在禪堂上對答,如果你稍一思慮計較,大棒子就招呼上來了,伴以一聲大喝:“思量即不是,想你個頭啊!”這一棒下來,絕對讓你頭破血流,思維短路。此時如能迴光返照,瞥見你自心的靈光覺性,那這一棒子可就受用無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