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来意大利旅行前拍的最后一组片子是下面这套。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那时候我费劲巴列地瘦了四斤,胆儿肥了,大摇大摆穿起来奶油色套装,并往其中塞了巧克力色/大地色内搭、腰带和鞋,临出门前还扯了我妈的包来配,企图树立个温柔且温暖的“秋季的姐姐”形象。后来照镜子实在被自己给齁着了,就用宝格丽的鎏光蛇影腕表Serpenti Seduttori来往回拉拉,我为这组图片写下文案:铁汉柔情。

评论里即时有人搭腔:再配个Serpenti的戒指啊。

我一边心里回答“再配个戒指就又多了”一边十分惊讶于Serpenti整条系列深入人心的程度,因为这肯定不是我头一次戴宝格丽被认出来,仅仅是两周前写沛纳海那篇时,就有小一半儿人前来砸场:姐手指上的两个宝格丽搭在一起也太美了吧。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Serpenti Viper戒指

还有夏天那次,无论距离多远、是不是真的拿得准,只要隐约看到正红正绿的宝石感色彩和一笔蛇形的意思,宝格丽的名字就已然在我们胸中缓缓升起了。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这点我认为的确是做产品的巨大成功之处,就是如何创造出一个象征着自己品牌的、图腾式的形象,并让它红遍大江南北到哪怕任何其他品牌不服、想要试着做个同形象挑战一把时,也还是在给她们反向宣传。

Serpenti之于珠宝圈就是这样的存在。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片子拍完后的第二天我就出发来欧洲度假了,此行主要目的地是意大利,定位在艺术之旅上,但因不可免俗地怀抱着“来都来了”的鸡贼之心,也顺道在法国轻微停留了三日,第n次重走了凡尔赛宫、橘园和卢浮宫。然后一路向南,顺序包圆意大利北部,此刻正住在与乌菲兹美术馆一街之隔的佛罗伦萨老街旁,平均每天被石板路崴断脚约五次。

也因为同行者是美术系毕业生,所以我们沿途的话题从拿建筑和艺术的风格打岔,逐渐过渡到观察和讨论路人以及城市的风格上,在这些个扯闲天儿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法国&意大利的认识和感受其实也早就变了。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法国街道和宫殿

法国当然是美的,它拥有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好几座;那些在户外排列着的咖啡馆座位以及巴黎人的做派轻易就把观看者拉回到新浪潮时期的旧街道;这里每个花园都被极其对称的修剪以满足视觉效果,市民也十分上心的打理自己小阳台上绿植以呼应城市风情。我住的airbnb,阳台门儿一拉,把手掉了,留言给房东他不管,与此同时还要叮嘱我别忘了给阳台上的绿植浇水。他那个绿植,不是我说,真是养得太不怎么地了,无非是摆在了别人可以望见的地方,借用我妈曾点评我的话:驴粪球外面必须光;

这里从不缺少被整个世界抬头仰望的大师和星星们,他们的故事动人,上百年过去依然还会被无数人视为灵感来源去完成无数次的重复、效仿或者致敬,不管观众是不是已经疲惫、想看点儿新的了,而不仅仅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加减点儿有的没的。

作为游客,身处法国(或者具体说巴黎)时,我的神经会绷得很紧,生怕自己穿得不够精致细腻来配合这座城市,影响了其他游客眼中的巴黎回忆。我说的那种精致,是以凡尔赛宫内外为典型代表的精致、也是街道上普通建筑的外墙装饰、还可能是公寓阳台一隅冒出来的小丛色彩和行走在路上的一套套看起来貌似大同小异实则千变万化细节充沛的黑白灰们。

它们都叫我当心,在法国,effortless chic是假,刻意精致才是本质。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意大利街巷

所以三天之后脚踩实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时,我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瞎穿了!因为拥有古罗马文化的根基,整个意大利的街道建筑特别有看头,相较于法式精致它们更加朴素简洁,色调大多清淡柔和,所以哪怕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交错排列亦毫不突兀,极具整体观感,走在路上眼睛使不过来,有夕阳时大家都当街站定,对着拱形门廊举起相机。

在欧洲,建筑与光影的关系是老生常谈说不腻的经典,但意大利人似乎更加善用这样天然的街道背景,为自己的着装加入巨大仪式感。从米兰、博洛尼亚、拉文纳、佛罗伦萨一路走过来,我在大街上撞见了男士们身上几百套各自不同的带点灰调的蓝色套装,和棕色正装皮鞋或loafers,要知道黑色只有一种,但棕色却千变万化。

昨天我从佛罗伦萨老街的桥上往圣母百花大教堂方向走,迎面撞见一位意大利奶奶,她穿正红色西服及裙套装,内搭白色衬衫,在颈部打了个大蝴蝶结,因为微微闪光的挺括材质带有天然的褶皱,所以蝴蝶结恰好停在唇边不塌,有现实生活中不常见的华丽。我顾不得礼仪,盯住衬衫光泽死死看的时候,发现奶奶本人也在欣赏我随风飘起来的灰蓝色礼服裙角。

在这里,每个人都大胆撞色,不会撞没关系的,瞎撞也可以,都说得通。再不济的,也要把自己在其他城市不敢穿的衣服分批分次地给周身上,因为在我心里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缤纷闪耀的随性和真的不在乎就是最棒的意大利风格。

甚至昨晚在餐厅吃好饭喝好酒要买单走的时候,服务生坚持要送我们两个柠檬色也是柠檬味的shot,我用学到的意大利手势跟他比划不喝了不喝了喝太多了,他则回馈了经典的、在意大利可以用于一切场景的手指嘬在一起手势,问我说为啥不喝呢,必须喝。趁着这杯收尾小酒的力道,我一觉睡到天明,然后坐窗边写下这些文字。

基于这样轻松的旅途见闻和人文氛围,我突然就对临行前自己对宝格丽这块儿Serpenti Seduttori腕表的演绎不那么满意了,甚至对整个品牌的认知都变了。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浅浅来看,宝格丽是知名的意式珠宝代表,以前我一直把它跟明亮艳丽的色彩、瞩目的体积感、黄金和极度闪亮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感觉必须得礼服和大piece珠宝同时加身,才能展现霸气个性,才是宝格丽。但这次怀着并非工作的原因来意大利深入住了住,觉得只把宝格丽看成搭配红毯和华服的珠宝是我有点狭隘了;

或者换个角度说,在我们眼里略显drama的服饰的确就是意大利人的平凡日常,她们为生活着盛装。

所以对那些喜欢宝格丽、喜欢手表的女性来说,我希望大家能把Serpenti Seduttori看作是一只适合每天佩戴的、跟各种穿搭都配得上的日常腕表多过一只珠宝表。毕竟Serpenti整个大系列这几年变动算是非常明显了,那天我跟朋友俩人分别站在米兰和佛罗伦萨的宝格丽店面外对着陈列柜中的珠宝和腕表点评了一番,她:我觉得在胳膊上绕上三五圈的那种蛇表真的平常戴有点过于drama了,可能都得被你们时尚从业者给消化掉,但新款真就是简洁了好多挺日常的了,我可的。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事实上,从每片儿鳞片都波光粼粼使用宝石半宝石、打造那种栩栩如生宛若一条真蛇的款式到今天简单一笔有个蛇的概念,要么将蛇头轮廓直接打造成表盘形状要么将鳞片转化为表带上的几何形状排列。我认为宝格丽一直在跟着大时代的口味快速调整,这种调整,不是胡闹、瞎调,而是在自己已拥有的古典渊源中增添更为当下大众审美所接受的contemporary气质,很聪明的。

譬方说她们保留住了这个品牌“蛇”的图腾形象,不断翻新创意但从来不会让作品失去闪耀和缤纷这两个巨大特色;还有她们对于瑞士专业制表的那条底线架得挺高,以前总有人吐槽“珠宝品牌做手表都是捎带手的,都是珠宝表,没啥技术含量”,这种陈词滥调也真是有点过时了。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我个人觉得宝格丽不但是严肃制表(老从日内瓦钟表大赏上抱走诸如“最佳复杂功能”、“最佳男/女装表”这样的奖项),而且它还为传统的严肃制表吹来一股清新的风,让这个行业并不仅仅依靠吃老本来延续。像Serpenti、Octo这样的作品,在设计上是拥有极大创新的,以往这种跳脱于常规而存在的款式我看都不看的,但怎想试了以后才发现手表这个东西啊,看实物和真正上手的感觉差太多了,我戴Octo也一样帅爆了!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这张照片只为证明我想赢这件事,大家看看,这么好的血管,不扎一针可惜了

所以说到这儿,我就还真希望大家可以多留意一眼异形表(特别是女表)。相较于圆形的低调传统,异形表盘更暴露个性也更容易出彩儿,何况今年市场上的异形女表特别繁荣,在已经面世的诸多选择中,你唯一需要提起警惕的,是“异形”在你的手腕上到底会不会完美贴合这件事。而这一点,也恰恰是Serpenti Seduttori做得怡人舒服的细节。

好啦~最后,在意大利热情又轻松的气氛感召下,我so far大胆尝试了放在北京绝不会穿出门的颜色搭配或者服装款式,并真的走上街头产出高龄街拍,很羞耻。但既然脸已经豁出去了,怎么能不放放自己照片呢?我来发一发: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旅行中学到的意大利风格

就祝大家在这个假期,跟我一样,可以投入地放轻松:真吃美食、大口喝酒、有跳不完的舞,打破自己的心理防线,潇洒一点。其实人生很简单的,总结起来只有三件事:锻炼身体、要求进步、学会去爱。

人生太短,时间宝贵,烦恼啊它真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