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

在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裡,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常年安眠在異國的土地上。

毛岸英是在工人罷工的歡呼聲中出生的,那是1922 年的10 月,就在由毛澤東直接領導的長沙泥木工人大罷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楊開慧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毛澤東親自為其取名“岸英”,希望他能像“湘江邊蒼勁偉岸的大樹”一樣,成為未來國家的棟樑之材。毛岸英也沒有辜負毛澤東的希望,雖身為領袖之子,但他從來都是以普通一兵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那短暫而樸實的一生,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坎坷少年路,培育堅定革命信念

在毛澤東所有親人中,毛岸英無疑是遭受苦難最多的人,命運並沒有因為他是領袖之子而特別眷顧,相反卻給了他很多波折。8歲那年,楊開慧被湖南軍閥逮捕,他一同被送進了監獄,見識了牢獄的悽慘殺戮,也見證了自己母親的死亡。楊開慧的堅貞不屈,深深感染著毛岸英,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種子。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被親友從監獄中接出,不久,便同自己的弟弟一起被送往上海,安置在由黨的外圍組織開辦的大同幼稚園。在幼稚園裡,毛岸英和弟弟們度過了短暫的快樂時光。然而,由於叛徒的出賣,幼稚園遭到了破壞,致使毛岸英流落街頭,成為孤苦無依的孤兒。在這期間,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切身體會到中國貧苦大眾生活的艱辛,也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早熟許多。

1936 年底,毛岸英被送到蘇聯位於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諾爾第二國際兒童院,在那裡度過了五年時光。不同於兒童院的其他小朋友熱衷於玩耍,毛岸英熱愛看書,總是思考與軍事、政治和時事相關的問題。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發動閃電戰,蘇德戰爭爆發,戰事的蔓延催生了許多少年的從軍夢。當時在兒童院,能夠上軍事學校、上前線與法西斯一決高下,是許多孩子的夢想,當然也包括毛岸英。只不過當時的蘇聯有明文規定,凡是國際兒童院的孩子,一律不得應徵入伍。

這份文件並沒有抵擋住毛岸英參軍的熱情。1942 年5 月,毛岸英帶著昂揚的激情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想要上前線的願望。他寫道:“我不能看著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蹂躪您的國土,我要替千千萬萬被殺害的愛好和平的人們報仇。”終於,毛岸英的願望實現了,1942 年的下半年,在共產國際的安排下,毛岸英上了6個月的軍事速成班,隨後又轉到了伊萬諾沃雅士官學校學習。1943年毛岸英從軍校畢業,被授予中尉軍銜,那時的蘇德戰爭蘇聯已經取得絕對性勝利,戰場轉到了蘇聯國界之外,一腔熱血的毛岸英堅決要到前線去,並隨部隊轉戰歐洲戰場,參加瞭解放白俄羅斯、波蘭和捷克的戰鬥。

在蘇聯的近十年時間裡,毛岸英從一個兒童成長為具有高尚革命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懷的戰士,不僅學到了許多的軍事知識,更堅定了自己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也讓他對戰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撲下身子,紮根中國革命的土壤

1946年1月,24歲的毛岸英回到了祖國延安,回到了闊別18年之久的毛澤東身邊。父子在一起只吃了兩天飯,毛澤東便要毛岸英到機關食堂吃大灶。鑑於他常年生活在蘇聯,對中國的國情和文化、農民和農村並不是很熟悉,為了讓毛岸英補上中國革命這一課,毛澤東便安排他到當時陝甘寧著名的模範吳滿有家學種地,上“勞動大學”。

毛岸英愉快地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和安排,迅速整理好行李,步行去了30裡外的吳家棗園。在這裡,毛岸英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向吳滿有虛心請教各種農活,手上的水泡、身體的疲憊都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在實踐中,毛岸英對於中國農民和農村有了深刻的認識,也是在這一年,他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毛澤東又安排毛岸英去山西臨縣參加土改,他寫信報告父親說:“兩個月的收穫比蹲在延安機關學習兩年還多。”此後,毛岸英又陸續到冀中、山東搞過土改,但無論走到哪裡,他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而是撲下身子努力和普通群眾打成一片。身為領袖之子,毛岸英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權,對於親屬他也能做到“不近人情”。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毛澤東已故妻子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想要走後門,請毛澤東安排職務,被毛澤東拒絕後,楊開智又給在北京工作的向三立寫了封信,由向三立向毛岸英求情,卻遭到了毛岸英的拒絕。他在給向三立的回信中這樣寫道:“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於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於此:皇帝貴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飯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此外,毛岸英還向他們闡述了共產黨的“人情”觀,對於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人情”,共產黨要發揚光大使其更加有利於人民,但是對那些與人民利益相矛盾的“人情”,共產黨堅決站在人民利益方面,即便“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毛岸英的這種反對特權思想和作風的行為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

領袖之子,更是合格一兵

身為領袖之子,毛岸英常在日記中這樣問自己:“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去朝鮮前,他也曾問過父親,毛澤東說:“等你回來,爸爸給你個答覆。”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無歸期。

1950 年10 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立即向準備掛帥出征的彭德懷祈求入朝參戰,他的想法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卻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隨後,毛岸英隨志願軍部隊開赴朝鮮,到司令部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在志願軍司令部,很多人知道毛岸英的身份,所以最初大家和他相處總是有些拘謹。但時間長了之後發現,毛岸英性格平易近人,並非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神秘,他不管對誰,總是和藹可親、十分熱情,一點領袖兒子的架子也沒有,大家也就慢慢地和他熟悉起來。對待工作,毛岸英時刻以一名優秀的機要秘書要求自己,嚴謹自律,尤其是在遵守保密規定方面,對自己要求最嚴。雖然他是彭德懷的機要秘書,但每次取送電報,從不往機要室裡多邁半步,每當遇到譯電員翻譯電報,也從不問不看。白天,他和大家一起在彭總辦公室工作,晚上就和機要處的同事一起睡在用稻草搭的地鋪上。因為生活環境太差,每日吃粗高粱米,睡草蓆地鋪,毛岸英的身上長滿了蝨子,即便如此,他也從未想過搞特權,彭德懷曾多次提出讓毛岸英和他一起吃飯,都被毛岸英謝絕了。1950 年11 月24 日上午,機要處收到了情報處送來的“明天敵機要來轟炸志願軍司令部”的破譯電報。25 日上午,就在毛岸英和幾位參謀正在作戰值班室緊張工作時,美軍投下的凝固汽油彈擊中了作戰室,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 歲。在朝鮮戰場上的這短短34 天,毛岸英沒有做出如同邱少雲、黃聖教、黃繼光、楊根思那樣的英雄壯舉,也沒有獲得任何榮譽稱號和紀念獎章,但是作為領袖的兒子,他保持了樸實、普通一兵的本色,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獻出了自己壯麗的青春。作為志願軍中的一員,他是中朝人民心中最可愛的人。(本文節選自《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榜樣》)

毛岸英:“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