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愛得有所保留,怎會選擇妥協

愛得至深,便需抵抗這人間所有的世俗

一個小夥愛上了一個交際花,從對她的鄙夷到欣賞,從熱戀到痴狂,他們最初對愛情葆有最美好的幻想,也籌劃著三餐四季的美好生活。

但僅僅因為她是別人眼中詬病的“交際花”,在他們看來,她們這種人,怎麼會擁有愛情?她們不過只想從男人身上,一次次的榨乾金錢和慾望,然後帶著諂媚的笑離去罷了,便用世俗倫理將這對戀人活活擊垮。

故事的最後他們分開了,女主因病逝世,帶著她支離破碎的愛情葬進了墳墓,而男主後半生只能悔恨地度過下半生。是的,我講的便是《茶花女》,一個被世俗荼毒的愛情故事。

若不是愛得有所保留,怎會選擇妥協

愛在現實裡面溫軟,現實在愛裡面自由

很多時候因為家人或朋友的“好言相勸”,很多愛情便無關痛癢的消失了,靜謐得連哭泣都像是在犯罪,或許你只是想象中那麼愛他/她而已,但這無對錯,這是選擇。

愛到最後,終將淪於現實,而現實不是你有多愛我,而是你能多愛我。

如果你能愛得乾淨點,就不要單純為慾望而愛;如果你能愛得堅定點,就不要為貧富貴賤而愛;如果你能愛得勇敢點,那我也會選擇愛我的方式去愛你。

我覺得有一本書的書名,可以恰如其分的詮釋愛情至真的純粹,那就是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而我至喜歡裡面的一句情話,對愛情足夠尊重和炙熱,那就是開頭的一句:你好哇,李銀河!

若不是愛得有所保留,怎會選擇妥協

因為愛得有所保留,所以會選擇妥協

我們的社會科技和精神文明在不斷進步,但在愛情這方面卻顯得有些“滯緩”。

想想古代有些才子佳人,可以為了愛而選擇私奔。在當時私奔意味著眾叛親離,被詬病唾罵,而且兩人也需承受許多的悲歡,很多私奔因起貧富貴賤,或雙親禁令,而這不禁讓我想起,愛真的需要勇氣,需要奮不顧身的投入。

誠然現在,你還是希望他能夠有車有房,所以對於父母的苦口婆心會選擇接受;你還是希望她可以門當戶對,所以想到父母的養育恩情會選擇接納;彼此之間愛得不夠通透,便留下了罅隙。

而當他/她選擇毫不保留的愛你時,請承接和尊重這份愛,這是一顆赤忱和被看見的心,如果你還無法接受時,請不要怪他/她對你愛得有所保留,因為你本身便愛得不夠勇敢。

若不是愛得有所保留,怎會選擇妥協

最後,我還是想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話:什麼都不是愛的對手,除了愛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對於這篇文章有自己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希望您能夠分享出去,交互更多的靈魂,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